天天看点

言慧珠如何攀登梅派艺术高峰(4)

作者:早安京剧
言慧珠如何攀登梅派艺术高峰(4)

所谓“炉火纯青”即“化境”也。“化境”一词在语言学中,本义是指艺术修养达到自然精妙的境界。所谓艺臻化境,妙造自然,浑然天成。古今学者,对这个“化”字,都有精辟的论述。明代李贽主张,“穷极而工”之美不如“造化无工”之美。当代文学泰斗巴金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无技巧”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技巧达到了“大而化之”的境界。这是艺术的真境界、高境界。这也就是梅大师的境界。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经过长期的十分艰苦的“修行”,包括演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言慧珠把梅派艺术的形成,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并指出梅兰芳早期的艺术创造也是以继承传统为主的。这样就为他自己宗梅同样设定了三个时段,即继承阶段、求变阶段和自成风格的阶段。虽然这三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互为渗透、互相交织、互相生发和互为因果的,但由于侧重点不同,主攻方向也就不同。一九四三年之前,言慧珠虽然向徐兰沅、朱桂芳等前辈学演了大量梅派名剧,但由于梅兰芳蓄须明志,息影舞台,使她无缘一睹先生在舞台上的风采。从她在马思南路87号拜师以后,一直到梅兰芳重登舞台,言慧珠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学梅定为于“复制”阶段。凡艺术都有一个“悟入”的过程。先学走路,后学跑步。一切艺术概莫能外。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句名言:“先工而后写。”意思是说:学画必须先学工笔,后学写意。从来没有工笔还未过关,就能画好写意的。在绘画界,学习工笔白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临摹好的范作,二是用毛笔对山石花木等实物作白描写生,力求画得准、画得美、画得有力度,锻炼坚实的造型能力。同理,京剧界有句老话:“练死了,演活了。‘一个演员如果不先过“练死了”这一关,是不可能在舞台上把人物“演活了”的。

“惟先渠法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清, 王概)言慧珠的艺术道路,符合这一规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言慧珠大红大紫的年代。她以功成名就之身,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一块海绵,一切从零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梅派艺术。无论有人怎么说她“复制”、“死学”,她至死不悔。这种循规守矩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继承的。艺术的发展和流派的传承,必须不断涌现一批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而杰出人物的成长,除了名师的悉心传授,本人的勤学苦练外,学习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言慧珠之所以在继承梅派艺术方面取得很大成就,首先是她继承了老师的学习态度和治学精神,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言慧珠的治学精神,不但我们今天的中青年演员应该继承,艺术院校尤其应该继承。艺术讲求规范,规范产生美。而后取灵动。如果不顾艺术发展规律而讲求什么“速成”,其结果只能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由于言慧珠对艺术的追求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才有可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迎来她艺术上的“黄金岁月”,逐渐形成她融乾、坤旦行之优长的表演风格,并呈现出炉火纯青的势头。据《绝代风华 言慧珠》 原作 费三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