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善于阅读的孩子更成功!全面解析美国“2R”阅读法

作者:合家文化语言训练营

---成功的孩子都喜欢阅读---

一个善于和乐于阅读的孩子,成长中的“成功”事件几率是不善阅读孩子的5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总结认为,在学术成就取得过程中,对阅读的喜爱更胜于社会属性。当孩子们经常热情满满地阅读,通常只是为了纯粹的阅读乐趣时,他们会潜移默化地掌握各种信息处理的方法,从而更容易获得信息。阅读的影响也会渗透到其他学习的领域,他们内化了拼写、语法和词汇的基本技能,他们更善于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阅读?

研究表明,一个三岁的孩子,如果每天父母为他读书,他的词汇量比没有父母阅读的孩子提前两个月,他们看到各种事物都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3-5岁的孩子,如果父母每个月都带他去一次图书馆,那么它的词汇量与同龄儿童相比也要超前两个半月。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阅读研究主任里查德·安德森教授,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儿童的课外阅读并与美国的儿童阅读,并对二者做了比较。这项研究表明,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美国孩子的阅读量是中国孩子的6倍!

我们的孩子差在哪里?该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

---美国孩子受益于科学清晰的分级阅读---

研究了几年儿童语言发展,我发现美国孩子之所以能长期在阅读上保持优势,主要原因是美国学校有着一套非常成熟的阅读体系:分级阅读。

在正式开始学校的阅读教育之前,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对儿童进行阅读水平测试,这不仅可以让家长清晰了解儿童的阅读水平,也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薄弱点在哪里,主要关注几个方面:

Accuracy Rate(单词阅读准确率)

Self-Correction Ratio(有多少个自己更正了的读错的词)

Fluency Score(包括感情、语调在内的阅读流畅度)

Reading Rate(阅读速度Words Per Minute)

另外,美国的阅读教育体系还有一个法宝,就是给儿童选择合适阅读书目的标准,这个标准比较科学,也很系统化,主要有五个概括标准:

▪ 阅读封面和图片,看是否感兴趣?

▪ 泛读里面的内容,是否感兴趣?

▪ 大部分字是不是认识?

▪ 是不是自己熟悉的文章类型?

▪ 自己能否给这本书做总结?

对于文字的认知,也有几个更简单的判断标准:

▪ 0-1个不懂的词语:此书太简单

▪ 1-3个不懂的词语:这本书是完美的选择

▪ 4个不懂的词语:可以挑战一下

▪ 5个不懂的词语:这本书太难了

前期的儿童阅读能力测试再加上这些择书标准,美国的分级阅读让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水平提高很大。除了前期的阅读水平测试、中期的选择合适书籍,后期也就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是美国孩子必学的一种能力,同时,阅读后的语言表达也是特别重要的。美国儿童很多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正确阅读方法和演讲的训练,让孩子在阅读后讲讲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在训练方法上,美国学校从不要求学生跟读、背诵,但会在朗读和流利阅读上花费很多功夫。

---解析美国孩子的“2R”阅读法---

美国从幼儿园到学校,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教学方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分级阅读法、Phonics流利阅读法,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兔比特特别推崇的“2R”(Reading Response)阅读方式,在美国,孩子读完书后,引导孩子多多少少完成“2R”思考几乎是是父母和老师必做的功课。

什么是Reading Response阅读法呢?顾名思义,就是阅读反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但这个“读后感”可不是我们学校里那种简单的写个“读后感”小文,而是一套很科学的阅读方法体系,美国从幼儿园到知名大学都很喜欢用这种方法,足以看出“2R”的碾压效果。今天兔比特就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3-10岁儿童“2R”阅读的主要五阶段方法:元素、总结、感受、反思和表达。

1、元素

方法:美国的家长和老师在孩子进行阅读前,会提前做一些功课,就是拟定需要在reader response中回答的问题,比如故事大概内容是什么?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谁?这些人在故事中都做了哪些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情节?......最开始不必设计过多和过于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但要有阅读逻辑,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参与?事情是怎样的?”让孩子在阅读前了解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也可以在孩子阅读完成后通过说、写和画的形式回答问题。

目标:让孩子学习泛读,重点关注一些故事元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时可以熟悉和积累常用词汇。

参考问题:

▪ Do you like or dislike the story?Why?

你是否喜欢这本书/这个故事?为什么?

▪ Would you please retell the story?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

▪ Can you tell me about the characters in this story?

能否说说故事里的人物都有谁?/他们都做了什么?

▪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author?

你是否同意作者的看法?

▪ What,if anything,did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你从这本书/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吗?

回答参考:

▪ 我认为......

▪ 我觉得......

▪ 通过......我明白了......

▪ 通过......我学会了......

2、总结

方法:

▪ 先进行结构分析:每段文字都讲了什么?事情的原因是什么?中间经历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了?有什么特别的情节吗?为什么觉得它特别?

▪ 再提炼主题思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同意吗?有哪些细节支持你的观点?引导孩子去故事里寻找答案,例如,一段能够表现主人公性格的对话、让你联想到自己生活的一个场景,或者让你学会如何处理某件事的故事经过等等。

目标:让孩子学会分析故事结构,关注故事细节,学习用论据证明论点。也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说说不同于作者的观点和这么认为的原因。

参考回答:

▪ 我认为这个故事讲了这样一个道理......

▪ 故事中有个情节特别有趣,......

▪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比如......

3、感受

方法:主要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和思辨能力。陪伴孩子阅读后,可以进行这个阶段的互动,一些问题就很合适,例如:你觉得这是一个让人开心/难过/气愤的故事吗?为什么?几个主人公你喜欢谁/讨厌谁?为什么?有哪些情节让你感觉不舒服吗等等。除了表达,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反馈内心的感受。

目标:引导孩子正确认知事物概念、词汇意思、句型句式,敏感的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绪、思想变化等,并寻找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 我觉得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因为......

▪ 我很喜欢故事中的......因为他/她......

▪ 那个情节让我很不舒服,因为......

4、反思

方法:这是阅读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让孩子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故事。例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你会怎么办?你觉得他做的对吗?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做一定是对的吗?等等。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尽量听孩子说自己的观点,但要说出明确的理由,不过多评判,只在价值观错误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目标:让孩子学会通过不同角度看问题,在阅读后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习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梳理故事,提升孩子对道理的理解和认知。

5、学会表达

方法:其实这个阶段已经隐藏在前四个阶段中了,表达观点的过程就是孩子梳理思考的过程。对于3-5岁的孩子,可以通过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引导孩子回答,例如: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发生在什么地方?谁是故事的主角?配角还有谁?他们经历了什么?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们成功了吗?等等。对于6-10岁的孩子,可以加入更多逻辑和感受问题,也可以让孩子在纸上列出来回答。例如:这个故事每段都讲了什么事?最后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能否列出3个喜欢的理由?能否说出另外2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觉得以后故事会怎么发展?等等。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孩子讲讲故事中的事件发展过程。

目标:让孩子用逻辑性较强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态度,学习组织语言的能力,并养成先思考再表达的习惯。

关于“2R”阅读法,兔比特今天就先和大家介绍到这里,想了解更多阅读和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合家文化语言训练营”,让中国孩子都能掌握高效阅读方法,拥有强大的语言能力。

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