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伊犁河野钓

作者:gagezhake

野钓印象

嘎格扎克(吴尔明)

伊犁河野钓

高高蓝天白云飘,阵阵凉风来的好,

吹散浮躁和热浪,休闲垂竿河边跑。

六月份,已进入盛夏的天气更加炎热。

这一天,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天气格外的好。偶有一阵微风吹来,带来了一丝惬意的凉爽,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澳东、董源、春亮、尔耿我们兄弟几个,趁着闲暇带着钓具驾车前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去野钓。

伊犁河围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平原绕了大半圈后,就拐向西边流向了哈萨克斯坦。伊犁河的支汊河流在这里纵横交错,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湖泊苇塘泉眼,自然形成的沟渠就像是蜘蛛网一样随处可见。

因为有了这些特殊的自然环境,因此,这里的水资源特别的丰富,是鱼类和各种水禽野生动物繁衍生息的天堂。“举目是蓝天,踏脚是乐园,垂竿看欢流,喜悦满心间。”更是历年来伊宁市和周边众多垂钓爱好者的乐园。

但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就如一夜之间从天上跌落到了地下。简直是换了人间似的,说起来就令人惋惜痛心。

和近年来一样,我们也只是朝着大概的方向行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地方。途中如果看到有一片芦苇荡或沟渠,我们便会停下车来甩上几竿试试有没有鱼。有时候我们也会到前几天钓上过鱼的地方再看看,如果有鱼便一直会钓下去。

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即便是有,也只是三、五条指头大点的小鲫鱼。因此,一般情况下出外野钓,我们抱的希望都不大。

因此,每次出来垂钓无非是借着空闲远离红尘喧嚣,欣赏一下伊犁河边的美丽风光,放松放松身心。

当然,如果运气好的话,能钓上几条小鲫鱼,回到家里熬个鲫鱼豆腐汤或者油炸小鲫鱼作为下酒菜,再邀来三、二位老朋友小酌几杯,也就会感觉非常的惬意和满足了。

要知道,一些年来因为伊犁河两岸的次生林、灌木丛大多都被人砍伐开垦成了农田。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湖泊苇塘沟渠被排空填埋,就连星罗棋布的泉水泉眼也未能幸免,随着这片塞外绿洲的逐渐消失,湿地的蓄水功能也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

至于伊犁河更是惨不忍睹,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不仅仅是严重滞后,甚至可以说就根本不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

上游各县和农垦团场各自为政,纷纷抢夺水资源,对伊犁河水的利用随意性太大,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修水库建拦水坝,开挖人工支流,任意的截流引流在伊犁河的上下游都司空见惯,河谷民众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导致河水大幅的减少,枯水期水量甚至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

由于伊犁河和两岸的次生林灌木丛、湖泊沟渠等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和破坏,以前从末出现过的沙漠化戈壁化现像开始急速向两岸腹地漫延。

“遥远传说多美丽,如今河水在悲泣,动物和鱼去哪了?只把记忆留梦里”。传承了千万年的水美鱼肥的历史,仅仅在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就此中断。

以前只能在内地江河湖海才可一见,成群的在伊犁河戏波逐浪翩跹的钓鱼郎(鱼鸥)景观也不见了踪影,众多野生动物和水禽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塞外江南终于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甚至于到了后来有谁要说伊犁河里有鱼,准保会被众人看做是脑子发霉了。

可怜的是,由于伊犁河两岸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如此的糟糕,令人堪忧和绝望。和以前相比,近年来也就成了伊犁广大钓鱼爱好者最悲催最沮丧的年份。

伊犁河野钓
伊犁河野钓

伊犁河上翻波浪,水好鱼肥美名扬,

塞外江南谁不知,可怜如今成梦乡。

想一想就在不太远的以前,那简直是钓鱼人的黄金年代,说起来依旧是记忆犹新、心花怒放。

当年,我可是个铁杆钓鱼爱好者,瘾大的比吃饭都重要。每天如果不到伊犁河边去甩几竿子,心里面总像是掂记着什么,甚至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

一到下午下班我就像是脚底下抹了油,比被狐狸追赶的兔子跑的还快。

那个时候伊犁河边不通公交车,更没有出租车和私家车,甚至就连私家单人摩托车都没有。每次为了赶时间,回到家里后都是急急忙忙的对着水笼头喝上几口凉水,然后将渔具绑到一辆旧的、除了铃铛不响到处乱响的26型飞鸽牌自行车上,一溜烟的赶到大桥附近的伊犁河边,随便找个流缓水湾处就开始垂钓。

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我至少能钓上八、九条200一300克大的小鳇鱼和几条白鲦,等回到家后正好能赶上吃晚饭。

至于狗鱼那就更多了,说句现在的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相信的话:“想钓多少钓多少!”这是真的。

那个年代伊犁河里的狗鱼真的是太多了(伊犁河的狗鱼大约60一80克大,长的像泥鳅,因此从内地来的人都将其称之为泥鳅。和阿勒泰额尔齐斯河里的3、5公斤大的狗鱼是两码事)。

如果是在傍晚,在河的浅滩处看到成群结队的狗鱼,顶着细小的浪花往上流窜游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因为狗鱼味腥刺多貌丑,老伊犁人是不吃的。甚至于如果你将钓获的狗鱼带回家去,被人知道了,都会被笑话的。

有一次我打算在伊犁河边住一夜,夜钓。其实,像这种夜钓以前是经常性的,有时候是一个人,更多的时候是二、三个人一起。因为,在伊犁河边夜钓,钓上大鱼和钓的鱼多的几率希望会更大。

像往常一样,我先把自行车藏到河边长满野草的干沟里,然后再分几次将渔具食物和大衣举过头顶,游到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河心岛上。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渐的暗了下来,刚才火红的晚霞还将伊犁河染成了一条红色舞动的彩带,转眼功夫夕阳就要落到河水的尽头,燃烧的像一团火的天界线里去了。

就在我准备抓紧时间赶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将所有的排钩下进河里去时。“嗡”的一声,我的头就像是被人用木棍敲击了一下,懵了!

因为,我在来的时候匆忙之中,忘了带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饵料蚯蚓了。

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我即便是:“天灵灵地灵灵,天王爷爷快显灵……!”的祷告一万遍也没有用了。这表明我还没有开始向河里甩钩,就已经被告知垂钓活动结束了!

我所有的希望和垂钓的乐趣、包括钓上大鱼的种种幻想就像美丽的彩色气泡一样迅速的破灭了。

更糟糕的是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岛的四周是滚滚奔流的伊犁河,结果鱼也钓不成,回又回不去。我就像个二愣子一样呆呆的坐在河边,眼巴巴的望着浪花翻卷向西流淌的伊犁河百感交集,责怪着老天爷对我太不公道太残忍了,懊悔怨愤自责顿时充满了整个胸膛。

特别是在看到湾流和缓水处有很多鱼就像是讥笑、逗你玩似的接二连三、争先恐后的跳出水面,然后在初升月光的照耀下炫耀一下银灰色的身子后“卟嗵”的一声又跌落进河水里,“哗啦啦”的激起了一阵阵白色的水花。

甚至有一些大鱼更是露出长长的青黑色的鱼鳍,在离岸边不远的水面上肆无忌惮的挑衅似的来回游弋,然后“轰隆隆”的搅起一大圈的漩涡后消失了,更令我沮丧到了极点。

实际上,从傍晚的时候开始,这些大大小小的鱼就像是在聚会似的就没有消停过。因为这时候天色暗淡就像患有色盲症,看什么都是黑白色的,而且看不清楚,所以也分不清都是一些什么品种。但是从露出水面的鱼鳍大小上来判断,我可以肯定,最大的鱼至少也在八、九公斤以上。

垂钓就爱忆从前,鱼多肥美是当年,

往日不忍再回首,总在河边泪涟涟。

看着近在咫尺旁若无人,紧贴着岸边来回游弋的大鱼,我想起了在英也尔乡沿着伊犁河畔的整个一长条蜿蜒地带,几乎都是连成一片一片长着高大浓密芦苇的湖泊,周围的次生林和灌木丛等植被生长的非常茂盛。

这些湖泊水很深,植物茂密食料丰富氧气充足,而且进出水口基本上都是和伊犁河水相连,非常适宜各种鱼类的繁衍生息。因此,这里也是伊犁河里的鱼,春夏季发水时出入觅食摆籽和繁殖的最理想之处。所以这里的鱼也特别的多,而且又大又肥。

实际上,那些年在伊犁河的两岸周边像这样的湖泊和湿地比比皆是,构成了伊犁河畔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伊犁扬名世界,成为塞外江南、中亚湿岛等美名的环境和条件的基础。

当地的一些维吾尔族农民就掌握了一套用自制的钢叉叉鱼的本领,每年的春夏季便会结伴进到湖里去叉鱼。多的时候一趟就可以捕捉到三、四十条,甚至更多的鲤鱼草鱼鳊鱼等等,据说最大的一条就有30多公斤。

因为整个夜空没有一丝的云彩,月色明亮星光灿烂。夜色反到不像刚开始时那么的黑暗,周围的景物都笼罩在银灰色的光影里。

我向河的对面望去,越过空旷的河滩和后面一连片的次生林和灌木丛,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些灯光与夜空中众多的星星相辉映,忽明忽暗的闪烁着,怎么看都像是在嘲笑着我。

不知从什么地方时断时续的传来了狗的吠叫声,与就在湖心岛的某个灌木丛里受惊的野禽偶尔发出的“叽叽咕咕”声,还有一些不知名虫子的鸣叫声汇合到一起遥相呼应,打破了夜色的寂静。

虽然是盛夏天气,但那个年代的气温要远比现在低的多,而且就像顺口溜段子“早穿棉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一样,白天热早晚凉。那种凉可不是凉爽,严格的说应该叫寒冷,可以冷到骨头逢里去。从紧贴着宽阔的伊犁河水面吹过来的潮湿的风,总是让人身上起了一层层的鸡皮疙瘩,感到一阵阵的发冷。

一晚上我都紧紧的裹着军用棉大衣,躺在用干草铺就的石滩上难以入眠。耳边听着伊犁河水奔流和浪涛拍击河岸的“哗哗”声,偶尔还有就像是往河水里丢进去了一块大石头的大鱼跳跃的“卟通”声,望着没有一丝云朵的星空,满天的星星在闪烁。

我就像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书里的一句话说的:“虽然生活窘迫,他却仰望星空。”只不过我却是忘带饵料独自被困在河边,无奈沮丧的眺望着遥不可及的夜空。我甚至能够清晰的看到人造卫星缓缓的穿梭在宁静深邃的星空中,这时候各种奇思幻想和一种空荡迷茫的感觉掺杂在一起,在我的头脑里不断的翻腾,十分的活跃。

最多的还是在幻想。如果没有忘记带饵料,这时候还不知在河边会忙成什么样子。那些在皎洁的月光下跳跃和向我挑衅游弋的大鱼,也不知有多少早已经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我甚至在头脑里演示了一番与上钩后拚命的上窜下跳挣扎着的大鱼,你拉我拽在伊犁河里激烈搏斗的场景,激动的嘴里还发出一连串的吭哧声。结果想着想着,我就会莫名其妙兴奋的手舞足蹈,并且朝着眼前的伊犁河放声大笑起来。

“昨天鲜花春满园,弹指飞雪又严寒。”尽管那个快乐的充满了希望的年代,是那么的令人向往流连那么的激动人心,并且是再不情愿。如今也已经像是告别了春暖花开到了寒冬腊月的节气,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十足的奢望或者叫做痴人说梦。

对钓鱼爱好者来说,如今,伊犁河两岸的自然生态环境却变得如此的糟糕,令人堪忧和绝望。

湿地在何处?鱼类更难求,

野外要垂钓,堪比在梦游。

我们沿着伊犁河岸和周边来回驱车一个多小时了,却连一个像样一点的小芦苇塘都找不到。

即便是好不容易寻觅到了一条边上长着芦苇和野草的排水沟渠,停车试竿。结果也是等了半天就像是在清净的游泳池里甩钩,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而且,在路边上经常可以看到七、八个人,可怜兮兮的围着一块巴掌大的芦苇塘,两眼死盯着纹丝不动的水面紧张的垂钓。偶尔会有人犹如钓上了一条青鳇鱼,惊喜的大喊大叫起来。其余的人则纷纷扔下手中的鱼竿飞奔过去,一边“啧啧”的羡慕赞叹,一边传看着比指头稍大一点的鲫鱼,更有一些人掏出手机抢着在拍照。

这要是放在以前简真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天还是那个蓝蓝的天,地方还是那个地方。

只是不见了曾经草绿花红的草场和伊犁河两岸绵延百公里,苍萃茂盛的灌木丛和次生林,多了遍地的垃圾和人们为了微薄的蝇头小利而开垦出的农田。

不见了宽阔的,汹涌奔流浪花翻腾充满活力的伊犁河。只剩下了犹如病怏怏行将就木的老妪,狭窄乏力缓缓流淌的伊犁河,看起来就像是巍巍天山流出的几滴无奈悲伤的眼泪。

令人非常的伤心和慨叹,很多年了,从伊宁市至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头湖。百多公里的地方残存几许的芦苇荡、沙枣林次生林和灌木丛里,居然听不到一声鸟的鸣叫声,见不到鸟雀的一丝踪影,更不要说其他曾经遍及伊犁河畔的水禽和野生动物了 。

回想起以前伊犁河两岸风光无限,鸟语花香水美鱼 肥,更有成群结队的野鸭天鹅白鹤沙鸡野鸡狐狸獾子野兔剌猬野猪蛇,等等。各种野禽和野生动物嬉戏觅食,活跃在这片桃花园般神奇的土地上,就叫人欲哭无泪痛彻心肺,一股悲摧之情涌入心头。

实际上,现在每次出来钓鱼虽然被虚幻的希望支撑着,但心中总是带有一丝悲情,一路的叹息。

一条紧挨着稻田,约三米宽一米多深的排水渠,两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和野草,这是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来到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垂钓点。尽管这里离伊宁市大约有40多公里远,不过听澳东、勃科他们说,这里也是他们以前来过的地方。

说起来令人心酸,就像是打仗时的节节败退,我们现在也已经由近到远,由自行车换作了汽车,由原来的在伊犁河里垂钓,逐渐的转向了芦苇湖,并且最终被迫转向了农田边上的排水沟渠,甚至是一些臭水塘。

更可怜的是,以前是用自己做的排钩等土办法,到伊犁河去钓鲤鱼草鱼鲇鱼鳊鱼等大鱼,甚至是青鳇鱼(鲟鱼)。如今却携带着昂贵的炭素或玻璃钢材质的各种高档鱼竿,驾驶着汽车像无头苍蝇似的沿着伊犁河周边四处乱窜,寻觅着芦苇荡和排水沟渠,去钓从前根本就放不到眼里的小鲫鱼。

甚至每当看到眼前有一片芦苇并且有一片水汪汪的模样,我们都会比范进中举还要兴奋和狂癫。更可笑的是如果偶尔钓上了三、五条半个巴掌大的鲫鱼,那简直是比钓上了大鲨鱼还要俱有轰动效应。一旦发到微信里,追问垂钓点的钓鱼爱好者发来的信息,甚至比伊犁河里的浪花还要多。

所有的原因只有一个,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伊犁河里已经没有鱼可钓了,甚至当年多如河滩上戈壁石子的狗鱼也了无踪影。

浪花翻处水欢流,又见鸟鸣群鱼游,

风光再现伊犁河,垂钓高歌人不愁。

我正在垂钓时还发现了堪称“奇迹”的事。

在这个生长着浓密高大芦苇和野草的排水渠边,居然有几只“蚊坚强”来骚扰人。

因为,如今农村大量的和无节制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凡是到农村田地里来过的人都能看到无论是在沟渠水塘,还是田间地头,到处都随意的丢弃了很多大大小小农药的塑料包装袋和瓶瓶罐罐。

而且,就在我们来的路上和穿行在农田边上的小道上时,空气里就弥漫着浓烈的农药和化肥的味道,呛的人咳嗽不止。

因此,以前农田周围春夏季常见的蚊子蜻蜓蝴蝶等等,基本上都被消灭殆尽了。从前像这种生长着高大密集芦苇的沟渠和湖泊边,蚊子多到别说是钓鱼,就连边都沾不上。

我在想这几只“蚊坚强”和我在旁边稻田的水里发现的一群蝌蚪,可能和人类一样已经适应了农药化肥的药性吧。但是,鱼类可能还没有产生抵御这些化学物质的机理。从农田顺着排水沟渠流入湖泊和河里去的化肥农药,也应该是和湿地大面积消失,鱼类丧失了繁衍生息的条件和环境一样,成为导致鱼类几近灭绝和杀死鱼卵鱼苗的元凶之一,我想。

前几年我们在野钓时,还发现经常能钓上长的畸形和身上生长着烂斑的鱼,而在以前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而且电击,撒药,无节制的不分季节的用细密眼网轮番劳作,无论大小老幼一个不剩统统打尽,竭泽而渔式的滥捕乱捞行为长期以来从未间断过,更为严重。

就拿伊犁河来说,因为野生鱼类越来越稀有,更为贵重,市场需求更高。因此,实行禁渔的规定虽然施行了多年,但是在伊犁河的下游一些死角河段大规模的捕捞活动就从来没有中断过,甚至比以前更严重。市场里作为河珍的伊犁河里的鱼,依然在公开的叫卖。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去了几年。

去年九月份的一天,应金光之邀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八乡的一个农家乐赴宴。我在从二乡徒步前往途中的一个农田边,发现了很多年都未见到过的二只白色的蝴蝶在草丛中追逐翩跹,当时就像是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一般,欢喜激动感慨的情感充满了心间。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好兆头。

最近和尔耿电话聊天,他讲前二天和巴图、春亮带着钓具到伊犁河边去转了一圈,这也是今年开春以来的头一次。

尽管天气还寒,农田里的冰雪没有完全融化,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一片一片的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就像是耐受了一冬的蜜蜂追寻着早春的花香,虽然看不到鲜花却抱着无限的希望来碰运气,在伊犁河周边的一些排水渠和芦苇塘边上还是聚笼了不少的垂钓者。

不过,听尔耿和春亮他们说,这二年他们出去垂钓收获开始逐渐的多了起来。尽管还是在一些排水渠和芦苇塘里垂钓,但钓上的鱼已经明显的比往年多了,而且也开始钓上鲤鱼草鱼等比较大的鱼了。去年就有好几次钓上了三、四公斤大的鲤鱼和草鱼,这已经是有很多年没有过的事了。要知道,这可是在伊犁河周边的芦苇湖和沟渠里的野钓,意义非凡。

更令人欢喜的是伊犁河边又重见很多年都消失了的野鸭、白鹤、天鹅和钓鱼郎等水禽。

这应该是和政府近年来重视和下大功夫抓环保,进行环境治理,人们普遍开始有了环保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暑光总是在眼前,只要坚信有蓝天。”就像苏联老电影里的一句台词:“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环保和伊犁河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伊犁河再现以前水美鱼肥情景的希望就会不远了,塞外江南的美名终将会实至名归,广大垂钓爱好者也一定会有一个真正能够释放好心情的乐园。

这一点,我是充满了信心的。

(网络配图,致谢!十自拍)

2015.8.16.伊宁市。

2021.3.25,重新整理,成都。

伊犁河野钓
伊犁河野钓
伊犁河野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