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有座深藏不露的城,它那里的美食,不动声色的就征服了世界人民。
不仅价格实惠,品种繁多。
最关键的是它还特别好吃。
有些人肯定已经猜到了。
它就是沙县小吃,与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麻辣烫一起称为“中国小吃界的“四大巨头”。
那沙县小吃,凭什么让人们如此喜爱。
今天,瞧妹就和你们扒一扒,它究竟用了什么魔力征服了全世界人民。
01平价美食的杠把子
首先不得不说到它的定价了,“一元进店,两元吃饱、5元吃好”。
与现在随随便便点份外卖都要花上二十大洋的物价,沙县小吃还真是便宜又好吃。
花上几元,就能吃饱。
深夜下班回家,走进街边一家沙县小吃店,点上一份热腾腾的拌面,齐活。
一口飘着香气的面下肚,顿时拯救了饥肠辘辘的胃。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沙县小吃,抚慰了“打工人”和“干饭人”的胃。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多么昂贵的美食,一份简简单单的面,就是最好的美食。
沙县除了好吃,还能解决你的美食纠结症。
不知道吃啥,吃沙县,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好吃不踩雷。
生活拮据,伙食费不够了,沙县小吃安排上,准能让你吃饱又吃好。
沙县小吃不仅好吃实惠,还能招商引才。
就连外国人都忍不住大呼,沙县小吃不仅便宜,还那么好吃。
为了沙县小吃,重新回到中国。
难怪沙县小吃大江南北开了花,全国门店超8.8万家,62个国家都有它的门店。
这种便宜又好吃的美食,谁能不爱。
02品种繁多,总有一种能满足你
每个地方都会有一种当地的美食,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沙县小吃却不能仅仅称为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
它可以说是每个地方的特色。
无论你走到哪,你都能在街边找到沙县小吃的店。
它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在大江南北都留了它的身影。
沙县小吃,能受到这么多人喜爱,其实除了它价格实惠与好吃。
跟它的品种繁多,满足南北不同的口味也分不开。
沙县小吃的门口,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大的字“饭”和“面”。
不管你是爱吃面还是爱吃饭。
沙县小吃总有一样,能满足你。
全国各地沙县小吃最常见的有馄饨、蒸饺、面食、炒粉,炒饭、套饭、炖汤、卤味。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沙县小吃的全部。
我给你报一下菜名。
扁肉、面条、清汤面、酸菜面、拌面、线面、春卷、炸春卷、花椒饼、光饼、月饼、起酥饼、葱肉饼、韭菜饼、菜头饼、白糖饼、糖水饼、水晶饼、口香饼、杏仁酥、面葡珠、蝴蝶包、糖包、肉包、小笼包、烧卖、甜烧卖、芋饺、饺子、锅贴、油条、油饼、煎饼、董糖、蓼花、酥糕、甜粑、咸耙、蝴蝶菜粑等。
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
还有这些,去了沙县,你一定不要错过。
沙县馄饨。
沙县馄饨,在沙县本地又叫扁肉。
一个一个小馄饨皮薄如纸,极具弹性。
煮好的馄饨被端上来,清香扑鼻,白底的浓汤,小混沌一个晶莹剔透飘在汤碗上,让人忍不住食欲大开。
咬上一口,鲜香满溢,脆嫩爽口,嚼劲十足。
真是太满足了。
烫嘴豆腐。
烫嘴豆腐食材虽然很简单,但味道却不一般。
由新鲜豆腐、干黄花菜、花蛤干和每家独特的秘料做成的。
用小火慢慢熬成老汤。
这样煮出的豆腐一点都不老,每一口豆腐都有豆香,汤也极其鲜美。
一口豆腐,一口汤。
舒坦,真是太满足了。
豆腐丸子汤。
用白豆腐和猪肋条肉,辅以鸡蛋清、淀粉、大葱、酱油做成的豆腐丸子汤。
豆腐丸口感软嫩细腻,汤也极其鲜美。
冬日喝上一口豆腐丸子汤,整个胃都暖了。
还有沙县芋饺。
别小瞧了这看似普通的沙县芋饺,做法可是很讲究了。
芋饺的皮料,是用当地特有的食材芋子煮熟捣烂,然后把木薯粉掺入揉,这才能做出外韧内软的芋饺。
芋饺的馅料也很有讲究,是要包入笋干、香菇、猪肉丁和葱末,这样最后煮出来的才会咸香可口,吃一口口齿留香。
听瞧妹介绍了这么多,是不是已经又饿又馋,已经忍不住想要去吃上一碗沙县小吃了。
03沙县小吃背后奋斗的故事。
沙县小吃除了好吃,背后的故事也很传奇。
沙县小吃,除了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沙县美食,不得不说做出这样美味沙县小吃的人们。
沙县的人们人多地少收入低,为了生活,沙县人民迫不得已做沙县小吃来养家糊口。
早期的沙县小吃,都是没有门店的。
沙县人民都是挑着扁担去卖小吃,
一口煤球炉、两口精钢锅,扁担一调,就走街串巷开卖了。
没有钱,设备简陋,最开始,沙县小吃处于小吃行业最末端的。
但是做沙县小吃的人们不服气,开始下苦功夫向其他小吃学习,不断的改良沙县小吃。
功夫不负有心人,沙县小吃慢慢地从一个地方美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国民美食。
不怕吃苦,勇于奋斗的沙县人民,用“扁肉”作砖头,用“拌面”作钢筋,建起了一座高楼大厦,也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沙县人民的生活开始富起来了,家家户户开上了小轿车,住上了新房子。
也让沙县小吃红遍了大江南北。
而在沙县“12.8”小吃节上,沙县小吃被拍成电视剧项目也正式被启动了。
不久沙县小吃的电视剧就会和我们见面。
04沙县小吃背后的传统文化
很少人知道,沙县小吃还有一美名,它堪称古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县小吃源最开始的起源地并不是沙县,而是由中原人民多次南迁到沙县。
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民间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
如今不少沙县小吃,都可以看到过去传统文化的印记。
沙县的板鸭,就可以 在《周礼.官冢宰第一》和《 礼记.内则第十二》中找到出处。
和书中记载的腊肉做饭很相似。
而在《周礼》中也可以找到与沙县“冬酒” 和“酒酿”相似的做法记载。
沙县面食和豆腐,也不是沙县独有,都可以在中华民族食谱中找到出处。
而经过后代人不段改良和创新,沙县小吃如今成为了当今人民热爱的国民美食,在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沙县小吃就是这样,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它已经在你心底深深扎下跟。
好久不吃就会想念, 时不时就会想吃上一顿。
你不想来份沙县小吃吗?
作者:余小念
责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