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有座深藏不露的城,它那裡的美食,不動聲色的就征服了世界人民。
不僅價格實惠,品種繁多。
最關鍵的是它還特别好吃。
有些人肯定已經猜到了。
它就是沙縣小吃,與蘭州拉面、黃焖雞米飯、麻辣燙一起稱為“中國小吃界的“四大巨頭”。
那沙縣小吃,憑什麼讓人們如此喜愛。
今天,瞧妹就和你們扒一扒,它究竟用了什麼魔力征服了全世界人民。
01平價美食的杠把子
首先不得不說到它的定價了,“一進制進店,兩元吃飽、5元吃好”。
與現在随随便便點份外賣都要花上二十大洋的物價,沙縣小吃還真是便宜又好吃。
花上幾元,就能吃飽。
深夜下班回家,走進街邊一家沙縣小吃店,點上一份熱騰騰的拌面,齊活。
一口飄着香氣的面下肚,頓時拯救了饑腸辘辘的胃。
不知有多少個夜晚,沙縣小吃,撫慰了“打勞工”和“幹飯人”的胃。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并不是多麼昂貴的美食,一份簡簡單單的面,就是最好的美食。
沙縣除了好吃,還能解決你的美食糾結症。
不知道吃啥,吃沙縣,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好吃不踩雷。
生活拮據,夥食費不夠了,沙縣小吃安排上,準能讓你吃飽又吃好。
沙縣小吃不僅好吃實惠,還能招商引才。
就連外國人都忍不住大呼,沙縣小吃不僅便宜,還那麼好吃。
為了沙縣小吃,重新回到中國。
難怪沙縣小吃大江南北開了花,全國門店超8.8萬家,62個國家都有它的門店。
這種便宜又好吃的美食,誰能不愛。
02品種繁多,總有一種能滿足你
每個地方都會有一種當地的美食,但嚴格意義上來說,沙縣小吃卻不能僅僅稱為一個地方的特色美食。
它可以說是每個地方的特色。
無論你走到哪,你都能在街邊找到沙縣小吃的店。
它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在大江南北都留了它的身影。
沙縣小吃,能受到這麼多人喜愛,其實除了它價格實惠與好吃。
跟它的品種繁多,滿足南北不同的口味也分不開。
沙縣小吃的門口,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大大的字“飯”和“面”。
不管你是愛吃面還是愛吃飯。
沙縣小吃總有一樣,能滿足你。
全國各地沙縣小吃最常見的有馄饨、蒸餃、面食、炒粉,炒飯、套飯、炖湯、鹵味。
但這些其實都不是沙縣小吃的全部。
我給你報一下菜名。
扁肉、面條、清湯面、酸菜面、拌面、線面、春卷、炸春卷、花椒餅、光餅、月餅、起酥餅、蔥肉餅、韭菜餅、菜頭餅、白糖餅、糖水餅、水晶餅、口香餅、杏仁酥、面葡珠、蝴蝶包、糖包、肉包、小籠包、燒賣、甜燒賣、芋餃、餃子、鍋貼、油條、油餅、煎餅、董糖、蓼花、酥糕、甜粑、鹹耙、蝴蝶菜粑等。
是不是已經眼花缭亂。
還有這些,去了沙縣,你一定不要錯過。
沙縣馄饨。
沙縣馄饨,在沙縣本地又叫扁肉。
一個一個小馄饨皮薄如紙,極具彈性。
煮好的馄饨被端上來,清香撲鼻,白底的濃湯,小混沌一個晶瑩剔透飄在湯碗上,讓人忍不住食欲大開。
咬上一口,鮮香滿溢,脆嫩爽口,嚼勁十足。
真是太滿足了。
燙嘴豆腐。
燙嘴豆腐食材雖然很簡單,但味道卻不一般。
由新鮮豆腐、幹黃花菜、花蛤幹和每家獨特的秘料做成的。
用小火慢慢熬成老湯。
這樣煮出的豆腐一點都不老,每一口豆腐都有豆香,湯也極其鮮美。
一口豆腐,一口湯。
舒坦,真是太滿足了。
豆腐丸子湯。
用白豆腐和豬肋條肉,輔以雞蛋清、澱粉、大蔥、醬油做成的豆腐丸子湯。
豆腐丸口感軟嫩細膩,湯也極其鮮美。
冬日喝上一口豆腐丸子湯,整個胃都暖了。
還有沙縣芋餃。
别小瞧了這看似普通的沙縣芋餃,做法可是很講究了。
芋餃的皮料,是用當地特有的食材芋子煮熟搗爛,然後把木薯粉摻入揉,這才能做出外韌内軟的芋餃。
芋餃的餡料也很有講究,是要包入筍幹、香菇、豬肉丁和蔥末,這樣最後煮出來的才會鹹香可口,吃一口口齒留香。
聽瞧妹介紹了這麼多,是不是已經又餓又饞,已經忍不住想要去吃上一碗沙縣小吃了。
03沙縣小吃背後奮鬥的故事。
沙縣小吃除了好吃,背後的故事也很傳奇。
沙縣小吃,除了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沙縣美食,不得不說做出這樣美味沙縣小吃的人們。
沙縣的人們人多地少收入低,為了生活,沙縣人民迫不得已做沙縣小吃來養家糊口。
早期的沙縣小吃,都是沒有門店的。
沙縣人民都是挑着扁擔去賣小吃,
一口煤球爐、兩口精鋼鍋,扁擔一調,就走街串巷開賣了。
沒有錢,裝置簡陋,最開始,沙縣小吃處于小吃行業最末端的。
但是做沙縣小吃的人們不服氣,開始下苦功夫向其他小吃學習,不斷的改良沙縣小吃。
功夫不負有心人,沙縣小吃慢慢地從一個地方美食,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國民美食。
不怕吃苦,勇于奮鬥的沙縣人民,用“扁肉”作磚頭,用“拌面”作鋼筋,建起了一座高樓大廈,也為自己闖出了一條緻富路。
沙縣人民的生活開始富起來了,家家戶戶開上了小轎車,住上了新房子。
也讓沙縣小吃紅遍了大江南北。
而在沙縣“12.8”小吃節上,沙縣小吃被拍成電視劇項目也正式被啟動了。
不久沙縣小吃的電視劇就會和我們見面。
04沙縣小吃背後的傳統文化
很少人知道,沙縣小吃還有一美名,它堪稱古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縣小吃源最開始的起源地并不是沙縣,而是由中原人民多次南遷到沙縣。
它的曆史源遠流長、在民間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
如今不少沙縣小吃,都可以看到過去傳統文化的印記。
沙縣的闆鴨,就可以 在《周禮.官冢宰第一》和《 禮記.内則第十二》中找到出處。
和書中記載的臘肉做飯很相似。
而在《周禮》中也可以找到與沙縣“冬酒” 和“酒釀”相似的做法記載。
沙縣面食和豆腐,也不是沙縣獨有,都可以在中華民族食譜中找到出處。
而經過後代人不段改良和創新,沙縣小吃如今成為了當今人民熱愛的國民美食,在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沙縣小吃就是這樣,雖然看起來很普通,但是它已經在你心底深深紮下跟。
好久不吃就會想念, 時不時就會想吃上一頓。
你不想來份沙縣小吃嗎?
作者:餘小念
責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