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到底有多大的危害?3月12日上午,在崂山区人民检察院,崂山区数十家酒店及餐饮企业负责人聆听了涉案的昔日同行吴某某的忏悔发言,还听取了一堂多部门送上的“立体式”普法课。随后,吴某某走出检察院,为五家餐饮企业送上了宣传页,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知识——这也意味着,全国首例用劳务代偿履行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案件开始执行。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昔日售卖熊掌和眼镜蛇,如今当众忏悔

3月12日,检察公益诉讼野生动物保护专题普法活动暨适用劳务代偿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惩罚性案件执行程序启动。“由于当时法律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希望业界同仁能以我为戒,自觉依法依规经营,拒绝售卖野生动物菜品。”启动仪式上,崂山区一家单位的经理吴某某做了表态发言。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这家单位先后购入3条孟加拉眼镜蛇3条、穿山甲1只,还购买了4只熊掌。”据检察官介绍,法院依法对这起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作出刑事判决,曾经售卖过蒸熊掌的吴某某被判处缓刑并处罚金。今年1月,青岛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又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判决吴某某赔偿因其破坏生态行为而造成的野生动物损失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并同时承担惩罚性赔偿。其中,部分惩罚性赔偿要求被告以提供生态环境公益劳动的代偿方式来承担。这起案件,也成为了《民法典》正式实施后,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的首例适用劳务代偿方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类似“刑附民”公益诉讼,一年多已提起15起

检察公益诉讼,是由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定程序提起的,对于个人或组织违法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案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据崂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介绍,公益诉讼制度出台之前,破坏生态环境资源或者损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可能只会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久而久之,很多人会形成了违法犯罪之后可以“一罚了之”“一判了之”的错误认识。但是现在有了公益诉讼制度,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将面临行政、刑事和民事的全面追责。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今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实施,生态保护原则成为了《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和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可以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惩罚性赔偿。“简单来说就是,损害生态环境、侵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要赔钱了。”检察官告诉记者,上述两个条款被称为“绿色条款”,成为了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到现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已经提起了15起和野生动物有关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崂山区30多家酒店餐饮企业齐上普法课

吴某某满是悔意的表态发言结束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崂山区人民检察院、崂山区司法局和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专题普法活动,宣讲内容涵盖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餐饮行业常见法律问题、违法行为成本等多个方面。30多家崂山区酒店和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听取时普法课,频频掏出纸笔记录。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分别从刑事、行政、民事等多个方面进行立法保护。通过依法打击和普法宣传,逐渐形成了野生动物保护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崂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臧雪梅称,检察官办案时注意到,个别酒店、农家乐等菜单上仍有“野味”的身影,架网捕鸟的行为也时有发生,非法收购、出售野生动物制品的行为依然存在。“在座的都是崂山区餐饮行业的代表者,为崂山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希望通过大家带动整个酒店餐饮行业合法经营、规范经营,自觉抵制非法买卖野生动物行为,为崂山生态保护、也为我们自己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努力和贡献。”臧雪梅对在座的酒店和餐饮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提出了希望。

执行:她给饭店上门发放普法宣传单代偿

根据今年1月的法院判决,这家单位要赔偿破坏生态行为造成的野生动物损失83000元、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907500元;同时,还要承担惩罚性赔偿99050元,其中74126元限期缴纳,24924元以被告指定二人每人提供六十日生态环境公益劳动的方式承担。上午10时许,宣讲结束后,吴某某在有关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向崂山区5家餐饮企业实地送达了野生动物保护普法宣传单,完成了其首次惩罚性赔偿中的部分劳务代偿。依据方案,吴某某还将继续向崂山区辖区范围内120家餐饮业商户发放宣传单,广泛宣传禁食野生动物主题,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知识。记者了解到,崂山区司法局将会同检察机关,分别对劳务代偿的开展情况进行记录、反馈和监督。劳务代偿结束后,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在结合各方评价意见和监督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是否终结劳务代偿的决定。

全国首例:卖过蒸熊掌的她,如今在青岛上门给饭店送法律宣传单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将以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为契机,不断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和民间公益组织的沟通协作,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替代性劳务赔偿机制建设,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及保障措施。”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李文庆介绍,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推广“青岛经验”,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遏制不法行为与预防警示教育的双重作用,督促同类案件被告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预防同类型损害发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刘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