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作者:谈心社

张云龙没有想到,自己能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走这么久。

他好像是一个来做客的路人或旁观者,仅仅好奇地张望了一下,就被拉到台上。

还有很多事他没弄明白,比如他给自己这趟综艺之旅的表现打六十分。

他认为自己不算幽默——被人津津乐道的“人间清醒”式金句,其实是认清自己位置后的自嘲。

类似的歪打正着对于张云龙来说,并不陌生。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踢足球十三年、入行八年,包括踏入综艺,都有意外的成分。

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获得认同,都是困难的,和自己较劲的。

无论是踢球或演戏,还是唱跳,他的乐观和自洽贯穿始终。

这不是所谓的“人间清醒”,而是知道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就像站在球场上,各司其职,才能轻松上阵。

演戏可以不执着于角色大小,人生也不要那么多分数。

只要更好的角色还在路上,更舒适的人生还在脚下,目前在最佳状态里,一切都还来得及。

以下是张云龙的自述。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观看视频↑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我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以来最大收获,就是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一个认知过程就是,整个过程当中就没有不困难的事。唱歌跳舞都特别困难。连跟大家去交流去沟通,都好困难。那种感觉就是,没有一刻是轻松的时候。

箭在弦上,有时这个舞台结束了,当下舒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但马上就要发布下一场的规则,给你放松的阶段很短。

最大的压力就是怕拖别人后腿,没自信这个事骗不了自己。我自信一点也没有,你看台上都是一些什么人,随便拿出一点东西就碾压我。

我能给自己打60分,及格。原来说二公是我的极限,没想过走这么远,就算到现在,我上台表演前依然还会很紧张,控制不住,还是要更加刻苦的去训练。别人可能5分钟学会的东西,我可能要学五天,必须就用时间去堆。

当初接到这个邀约之后就想去聊聊,也没想过会上,就是想去尝试一下、去感受一下,玩一玩可能就走了。

因为我在里面年龄算很小的了,大家都很让着我,paul哥、言大哥、淇哥,有一个算一个,对我都很包容。

还有好多人都真心帮我,比如炫哥,教我唱歌费老劲了,还得鼓励式教育。他特别懂得因材施教,给我讲乐理我可能不大懂,他又给我讲画面,引导我“唱这个歌词时候你想什么”,可能我是对画面比较敏感的人。

包括刘迦也是。特别感谢刘迦教我跳舞。我学习舞蹈,从中午一直练到下半夜一两点,他都在陪着我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而且特别有耐心,真的是一个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以前看过一些节目,觉得我也行,现在发现我不行,唱跳太难了。你得兼顾动作还在兼顾队形,你还不能走出光区,包括有各种临场发挥,其实是件特别综合的事情。

真的是需要去投身在里面,下很多功夫,做很多功课,才能了解每一个行业的不易。就像拍戏的时候演一个基层工作者,下到基层,你跟他们去聊、去实地感受,你才能知道,哇,这太难了,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是容易的。

前几日发了个微博,说我跳舞就等于咸鱼打挺。粉丝给我很多鼓励的留言,我说那我也是一条有梦想的咸鱼,梦想还是要有的么。

但不会去想逐梦一下歌手这回事,这上面不需要我再去发光发热了,接下来就好好去演戏。

在这个综艺上,我希望呈现一个完美的谢幕。

哥哥这个节目,让我学到了很多。

我以前认为的江湖,在现在看来可能就是一个小水坑,真正的江湖,我在哥哥的节目里面好像看到了。

更广阔的一点空间,就是江湖,人情世故可能一辈子也学不完 。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在唱跳方面,其实和刚入行的时候我对演员身份的理解一样,那个时候,声台形表对于我全都是困难。

可能是家庭氛围影响我的。

家人对于我考电影学院这事,一开始是不相信,后来就支持了,觉得反正我也考不上,人家都考几年也考不上。我身边的人相对都很清醒,不会盲目地鼓励你怎么怎么样。

像哥哥这个节目一样,我身边的工作人员,觉得你可能也就二公就该回来了,所以大家的预期都给得很低,我身边的包括我家人也是这样,没有说你最棒。所以导致我看事情也很客观,有点自知之明。

说白了,我的工作就跟大家上班赚钱一样,养家糊口,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都说演员能体验很多种人生,真的是让你过上很多不同的人生。你演一个相对于比较好的角色,杀青了以后,他真的会留下一点东西在你本我的性格里,我觉得这个是挺好玩的一件事,不知不觉的角色会影响你。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有的演员可能天生自带天赋和使命感,但我当初去学表演那个时候属于走投无路了,不知道干嘛。也没觉得表演是梦想或者什么的,没有说我的整个生命为了表演,没有。

没那么严重,也没那么严肃。

表演是慢慢喜欢的一个过程,因为了解它,觉得挺有意思。有的角色他跟你生活了三个月或是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决定不了他离开的时候能留下多少。

两年前还曾经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想去寻求一种转变,寻求另一个可以让自己释放的空间,现在两年过去再回来看,这想法完全被我推翻了。

别释放,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现在看戏份和主角真的不重要了,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深不深刻是最重要的,包括这个角色赋予你的发挥空间,如果角色精彩,观众就会印象深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雷佳音演《心花路放》,他就演一个地痞流氓,有一段他用两个字,就把那场戏演活了。

还有像《天下无贼》里面,范伟老师的那场戏那么短,就成为经典了。

但也不是说戏份不重要,“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这句话,某些时候我不赞同。给你一个1秒钟的戏你来演,就当个1秒钟的背景版,你怎么演。

戏份在某种程度上是挺重要的,它决定你的发挥空间,不能说你演一个龙套,然后你去跟主角比,那不现实。

伟大的表演都是天赋和灵感的产物,我从来就不是天赋型演员。接到角色的时候,还是会准备一个月左右。先调查这个人物的背景、原生家庭,当时的历史那环境是什么样,如果有原著的话看看原著,再看看相关类型的片子。

时间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你是有很多发挥空间的 。

现在很期待能演一个运动员,想要再找回一下当初做足球守门员的那种感觉。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也许是和足球的关系改变了我。

踢了13年的足球,来来回回有一年时间,做决定说放弃了,我不再踢球了。后来选择了表演这条路,然后等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我觉得,啊,我也许已经跟它和解了。

我们有一个球队在北京,夏天就会踢球。当你喜欢的东西变成饭碗,就不会快乐,如果变成一味生活的调剂,你会特别快乐。因为压力没那么大了,也就没有得失心了。

以前会特别失落,毕竟运动员都有竞技胜负欲,你会觉得要有一个赢家的,那为什么不是我。

现在不用。

33了,从双鱼上升双子了,有时候一天都有八个想法,上一秒决定的事,下一秒就说哎,不大好啊,然后再过两天:嗯——当初想法是对的;然后又变,总变。

比如说一个特别后悔的决定,人不应该立flag。

我曾经说过特别大言不惭的话,刚入行的时候,说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一个机会在荧屏上,就可以大放异彩。

如今回看给了我快10年的机会,我也还是这个样子,高不成低不就的,所以再也不要立这种flag。

当张云龙不再人间清醒

我大部分时间是糊涂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做事的时候就会轻松一点。

而且糊涂也很难得啊,为什么要时刻清醒呢?

比如人生里任何赛道上的排名,除了有一些场合要把这个拿出来说一下,好像那代表你很优秀,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排名而已。

就像当时报考电影学院我那时候是男生组第一、全年级第四,有过一段时间觉得好开心,但进了学校之后发现,变成倒数第一了。

你表演也不行,台词也不行,因为以前你是运动员,完全没接触过这些,和别人相比,你是一张白纸。从那以后才知道,原来心态可以转换地这么快,从最高处跌落是这种滋味,后来在班里也是一直努力,让自己先变成倒数第二再说。

成功这个词,现在看就有点激进、过于功利。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也许比什么都好。

我想接个好剧本,好好拍戏 ,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活动,不考虑火不火这个问题。

我的理想排名是,如果排名100的话,最好让我排到二三十,三四十。

不是看开了,就希望整个人生就是这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