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1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2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3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4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5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6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7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8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9

毕节发现的植物化石

图10

毕节煤多,植物多形成植物化石的几率就大,可以说,毕节是植物化石的“宫殿”。

我们发现的植物化石有数百个品种,其中有二亿五千万年前的鳞木、薄皮木、辉木、芦木等蕨类植物,也有数千万年前的松柏、水草、苔藓等。其中有杆、有叶、有根、有皮、有花、有果等。

叶子化石有几十种。一般说来,叶子容易腐烂,不容易形成化石,但毕节叶子化石却不少,可能是植物化石多,叶子化石相应也多起来。

图1,苏铁类叶子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大新桥办事处小河村谢家湾。

苏铁是常绿木本植物,树干粗壮,圆柱形,为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科,它的化石在石炭纪地层中已有发现,至三叠纪末和侏罗纪初最为兴盛。

图2,羊齿类叶子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大新桥办事处小河村谢家湾。

羊齿植物是蕨类植物,羽片状叶,生活在二叠纪热带—亚热带雨林中,性状有藤本攀援型,也有灌木型和小型乔木型。

图3,蕨类植物叶子的背面,发现于七星关区何官屯。

化石背面布满孢子,孢子是这种植物的种子。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是草本,地球上高大的木本蕨类植物曾经十分繁盛,由于气候和地质变化,仅有少数木本蕨类活下来。

图4,芦木叶子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灵峰寺。

芦木是楔叶植物的一属,木本,高可达20-30米,茎分节,节和节分明,中石炭世至二叠纪分布于世界各地。

图5,仙人掌类叶子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

我们发现的树杆化石也有几十种。

图6,薄皮木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大新桥办事处。

薄皮木化石出现在泥盆紀晚期沉积中。

图7,鳞木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何官屯镇街上。

鳞木是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树木之一,出现于石炭纪、二叠纪,乔木状,与许多热带沼泽植物共同繁殖在热带沼泽地区,形成森林,是石炭纪、二叠纪重要的成煤原始物料,也是古代素食动物的口粮之一。

图8,辉木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何官屯镇。

辉木是一种蕨类植物,生长在距今约二亿年前的二叠纪,高10余米。生长茂盛,是成煤植物。有八角辉木,六角辉木。八角辉木纹呈八卦状,有的庙里把它们的化石当作神木加以供奉。

图9,木贼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长春镇清丰。

木贼出现于晚泥盆纪,盛于侏罗纪。在低洼沼泽环境下演化出类似竹子一样快速生长的植物类型,可高达15m,直径达25cm以上,二叠纪后随着气候变干,大部消亡。

图10,松柏类植物化石,发现于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

(乌蒙新报 文/图 孙贵川 赵凤普 巩兰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