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新言“雍也”二十二

作者:萝卜读古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新言“雍也”二十二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新言“雍也”之二十二,萝卜/摄影

孔子说,齐国治理治理,治理好了,能达到鲁国的治国水平。而鲁国治理治理,治理好了,能达到当年周朝开国时的(王)道水平与国家格局。

言下之意,当下齐国不如鲁国,鲁国不如周朝治理最好之时的王道水准!

当年周武王灭了商纣,周朝分封开国元勋姜尚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于齐地。分封另个开国功臣,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也就是后人称的“周公”于鲁地。

古人曾有推论,说因为姜太公太能打仗,尚武、尚奖惩,所以他的属地,后来的齐国治国有霸道之气。周公不仅是个大儒,而且宽厚仁慈,所以后来的鲁国,重礼教,讲信义,有大国气象,格局更大。

在孔子他老人家的语境里,其实齐国、鲁国即使有姜尚、周公这样杰出的领导,也始终没有达到孔子认为治理好的标准。而孔子把它们两国治理的解决方案早就了然于胸,好像易如反掌能“治大国如烹小鲜”!

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大致就是,虽然孔子有自己治国的“解决方案”,有大智慧与大格局能轻而易举地“一变”“一变”,但究其一生,貌似其从政之路,并没有真正能把治国的局面打开。

有形之路的不顺,并没有阻止孔子“无形之圣”的影响,他的思想与思维方式不仅没有衰微,恰恰相反,被认知与传播的是更加广泛!他在思想文化上的“至于道”,让其大放光彩,孔子过世之后的N多帝王,也屡屡为他的学问买单!

孔子只是嘴皮子上的功夫,言语上的巨人吗??看看后来各朝各代,对其思想应用的大行其道吧!其实,对于孔子的各种误读与偏见,都是从读者“自己”开始的!怎样对孔子更尊重些?怎样更能读懂那个了不起的孔子?

当然,最重要的功课是从读《论语》开始!

哪怕读读萝卜的“论语新言”也算不错!

哈哈哈!

萝卜/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