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对曾静案要“出奇料理”,矛头却直指背后的吕留良(一)

作者:肖靖读书笔记

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下达御旨“近来年羹尧、妄举胡期恒为巡抚。妄参金南瑛等员。骚扰南坪寨番民。词意支饰。含糊具奏。又将青海蒙古饥馑、隐匿不报。此等事件。不可枚举。年羹尧从前不至于此。或系自恃己功、故为怠玩。或系诛戮过多、致此昏愦。如此之人、安可仍居川陕总督之任。朕观年羹尧、于兵丁尚能操练。著调补浙江杭州将军。川陕总督印务、著奋威将军甘肃提督兼理巡抚事岳钟琪、速赴西安署理。。。”本来雍正最信任的名将年羹尧此刻已经失去了皇帝的宠信,丢掉了川陕总督的职位。提拔起来继任年羹尧的新人叫做岳钟琪。岳钟琪战功素著,在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中立功,受封三等功。此刻接任年羹尧的职位,可以说是名至实归。要知道川陕总督这一职务,自从康熙十九年起,就形成了定例,非八旗人员不得出任。雍正帝打破这一惯例,破格授予一个非八旗出身的汉将做川陕总督,可以看出雍正对于岳钟琪的特别信任。可是担当此重任之后,岳钟琪也是喜忧参半,因为在朝在野的流言蜚语渐渐多了起来。

雍正对曾静案要“出奇料理”,矛头却直指背后的吕留良(一)

飞黄腾达,出任重官要任,可谓人生一大快事。但情况往往也不能一概而定,有的人才浅位高,不能胜其任,坐高位形同居火炉;有的人才位大,然而木秀于林,谤议随之而来,岳钟琪就属于后者。出任川陕总督,“督三省天下劲兵处。”以非八旗出任方面大员,羡慕嫉恨的话语不免就多了起来。议政大臣、署理直隶总督、汉军旗人蔡珽就上奏称岳钟琪“不可深信”。岳钟琪入京,路过保定的时候,菜珽自来熟的告诉岳钟琪:怡亲王对你十分恼怒,皇上番邸旧人傅lai告诉你要留心。怡亲王允详是雍正最信任、最铁杆的兄弟。说允详看岳钟琪不顺眼,等于是拐着弯说皇帝看你不顺眼,最好有点自知之明。这无疑令岳钟琪惶恐不安。

雍正对曾静案要“出奇料理”,矛头却直指背后的吕留良(一)

不过像菜珽这样打小报道,笑里藏刀的人并不在少数。在经典文字狱“曾静案”发生前,雍正帝就说:“数年以来,谗锺琪者不止谤书一箧。”可见朝野内外对岳钟琪议论纷纷者不在少数,形成了一股奇怪的风气。

当时社会上形成了这么一股对岳钟琪不利的风气,说起来理由很荒唐,竟然是因为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既然背上了“岳”这个姓,那么便要继承祖宗的生平遗志。岳飞抗金,如今满人也是女真后裔,岳钟琪按道理就应该反清,为汉人报仇。先不说岳钟琪在清朝当官,在爱新觉罗的荫蔽下高官厚禄飞黄腾达。再说岳飞距离岳钟琪都有五六百年之久了,别人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都换了多少任皇帝了 ,岳钟琪有啥理由去为了五六百年前的事情去反清呢?

雍正对曾静案要“出奇料理”,矛头却直指背后的吕留良(一)

然而不管岳钟琪自己如何想,这种说法在民间朝野却越来越有市场,成都有人传谣言说岳钟琪将要造反。岳钟琪赶忙上奏折给雍正解释。雍正是个英明有主见的帝王,对于流言蜚语毫不在意,他担忧岳钟琪心中忧郁,下达御旨说道:“数年以来,谗锺琪者不止谤书一箧,甚且谓锺琪为岳飞裔,欲报宋、金之仇。锺琪懋著勋劳,朕故任以要地,付之重兵。川、陕军民,受圣祖六十馀年厚泽,尊君亲上,众共闻知。今此造言之人,不但谤大臣,并诬川、陕军民以大逆。命巡抚黄炳、提督黄廷桂严鞫。”可见雍正对于民间的谣言还是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他的判断也很准确,做出了保护岳钟琪的举动,并派官员调查肃清谣言源头,以示自己对岳钟琪的绝对信任。

雍正对曾静案要“出奇料理”,矛头却直指背后的吕留良(一)

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六月,民人卢宗汉在成都街道大叫:“岳公爷带川陕兵丁造反”,并说成都四门设有黑店,杀人等。 卢宗汉是神经病患者,处死了事。(岳钟琪因此越来越不安),向雍正请求辞去总督职位。雍正对他好言安慰:“菜珽、程如丝等鬼魅所为”,要他继续供职,“愈加鼓励精神,协赞朕躬,利益社稷苍生,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理大清于磐石之固,造无穷之福以遗子孙也。”雍正正在考虑对准格尔部用兵,又暗示岳钟琪,要跟他协商此事。以安岳钟琪惊恐的心理。

正当岳钟琪在雍正一遍又一遍的安慰示意绝对信任的情况下渐渐心安的时候,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拜访将岳钟琪放下的心又提到嗓子眼来,清朝著名文字狱“曾静案”也就此拉开帷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