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贴吧流行过这样一个GIF图片:两个帅哥相互调情,引人遐想。
很多人把它当做自己的签名档。

不久后,贴吧里出现了另一个GIF图,这次不再是引人遐想了,直接就可以尖叫了。
显而易见,这两张图明显是同一个出处。
这是波兰2011年的电影《自杀空间》
光看电影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很酷?
而且电影里还有这样的镜头,真是满足了颜控和腐女的胃口。
于是,当年本着好奇的心理找出了这部电影并看完了。然而却发现,这不是一部关于帅哥男同的电影,而是一部关于少年迷失自我最终自杀的电影。
<h1>自杀空间Sala samobójców(2011)</h1>
影片开头,剧院内表演歌剧歌剧。
镜头慢慢转移到一边的看台,最终停留在一家三口上。
镜头分别在父亲,母亲,男生上停留。中间穿插每个人的生活,来介绍这部电影的三个主角。
父亲是公务员,时值经济危机,父亲整日忙于工作。
母亲是服装设计师,需要处理大量的订单,也几天不曾回家。
多米尼克,也就是男主,是个高中生,身材高挑,相貌俊美,讨厌电子乐,将要面临高三期末考试。
开头歌剧的氛围基本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黑暗、沉闷、压抑。
到了毕业舞会。女孩子们在舞会的party上非常疯狂,怂恿了男主和班里的帅哥亲嘴。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两个动图。男主对那位帅哥产生了好感。
后来在跆拳道课上,帅哥和男主厮打在一起时,男主不经意间射出来了,被帅哥发现并且嘲笑了他。男主感到羞愧又愤怒。
后来帅哥把跆拳道发生的事放在了社交网上,大家都在开着恶意的玩笑。这是埋下的祸根。
在男主恼羞成怒之际,一个粉色头发的女孩主动联系了男主,她把男主带到一个网络虚拟的空间。
她称之为“自杀空间”。因为这里的人,都是以自杀为目的,聚集在这里的。
渐渐地,男主被女孩带跑偏了,开始怀疑这个世界。
怂恿之下,把自己关在房间10天不曾出门。警察破门而入,发现男主正在割腕自残。
而男主的父母到了医院才知道这10天家里发生了什么。
家庭的疏忽,父母不关心,这也是男主自残的原因之一。
父母很担心,叫来了第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想通过特别的沟通方式,慢慢了解男主并帮助他。但父母总觉得这样太慢,就换成了第二位心理医生。新的医生到了家里就直接开药。
女孩称如果吃药自杀会减少很多痛苦,但她自己已经3年没出房门了,所以她想让男主帮她带药。
男主为了讨好女孩,向心理医生那里要来了药品。两人约好了在一家酒吧里见面。
到了夜晚,男主如约来到了酒吧。然而没有找到女孩。男主觉得被骗了,将一半的药倒进了马桶里。
但是他又停下了,看着手中的药片良久,吞了下去,接着又伴着啤酒吞下更多的药片......
恍惚中,他推开厕所的门,看到一对情侣,他喝醉一般主动上前跳舞,拍照,学父母讲话。这一切怪异的行为都被那对情侣拍下并传到网上。
在“自杀空间”里大家都说男主消失不见很久了,女孩也觉得奇怪。此时,男主的网络角色出现了,声音的却是男主的母亲。母亲告诉大家,多米尼克自杀了。
大家听了相继离开了“自杀空间”。
画面转到了女孩的家里。粉色头发女孩3年后第一次走出家门,在空地上压抑的叫喊着。
后来,男主的父母离婚了。实际上,在男主自杀之前,他们已经出轨了。
影片的结尾,是那一段网络的视频,视频里少年撕心裂肺的喊着“妈妈”。
整部电影非常压抑,沉重。
有的人认为父母不负责任,两人都出轨,放任孩子不管,是父母的错;
有的人认为同学之间不该开恶劣的玩笑,是那个渣男的错;
有的人觉得网络深不可测,千万不要迷失自我;
有的人讨厌那个女孩,自己胆小连门都不敢出,居然在网上怂恿他人自杀......
这些理解都没错,在影片里都有体现:父母不负责任,同学关系恶劣,沉迷网络世界,受骗心智不全。
在我们生活中,是否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家庭的问题,同学的问题,网络的问题。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关注身边的人,鼓励及帮助,不要出现影片中的悲剧。
男主为雅酷朴·盖尔秀,他凭借此片获得波兰众多奖项的男主角奖。
该片入围2011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被誉为“波兰近20年最残酷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