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手足口的“表兄弟”近期来袭 有娃的赶紧预防起来

作者:日常恶魔

红网时刻5月25日讯(通讯员 李娅)发烧、厌食、流口水,嘴巴里长痘、喉咙疼……既不是感冒,也不是手足口病,究竟是何种问题?原来是疱疹性咽颊炎。如果身为宝爸宝妈的你们对它一无所知,遇到之后就会很容易心急如焚、手忙脚乱。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揭开疱疹性咽颊炎的神秘面纱吧。

什么是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颊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它主要通过胃肠道(粪-口)、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密切接触的某些物品进行传播。四季均可发,常见于夏秋季,大多数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

疱疹性咽颊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

此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悄悄地大量复制。

2.高烧期

此阶段表现为突发高烧38-40℃,可伴有咽痛、厌食等症状。

应对措施:如果孩子没有精神不振,严重疼痛等异常情况,可先居家观察,予以积极退热处理,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3.疱疹期

此阶段表现为咽颊部位出现白色疱疹,症状明显,其他部位没有疱疹或皮疹。

4.溃疡期

此阶段表现为退热,咽颊处疱疹会破溃形成溃疡,宝宝会因疼痛而出现拒食、哭闹、流口水等症状,但也代表快要痊愈了。

应对措施

此阶段宝爸宝妈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给孩子喝凉白开,用温盐水帮孩子漱口,喂孩子吃一些解热镇痛药等),缓解孩子的疼痛感。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补充营养和水分,注意居家隔离休息和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区分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对“表兄弟”,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都是高发人群。但他们的临床表现却不尽相同。

疱疹位置不一样。疱疹性咽颊炎表现为咽颊部出现疱疹,而手口足病除了口腔外,还会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发病风险不一样。疱疹性咽颊炎来势凶猛,常出现高热惊厥等临床表现,多数症状轻微,为自限性疾病,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一般病程在1-2周。而手足口病要更危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几率感染并发症,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常见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有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有没有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特效药?

疱疹性咽颊炎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吃,宝爸宝妈们应根据孩子病情选择用药。可适当使用一些退烧药或者缓解嗓子疼的镇痛药物,抗生素对疱疹性咽颊炎是无效的。

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48h,频繁呕吐,精神不振、嗜睡、呼吸困难或频率不正常时,应及时就医。

平时怎么预防疱疹性咽颊炎?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给宝宝的日常用品和玩具进行清洁和消毒;疾病高发期,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可以接种疫苗早预防,接种EV71对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它虽不能100%预防这两种疾病,但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