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5月25日訊(通訊員 李娅)發燒、厭食、流口水,嘴巴裡長痘、喉嚨疼……既不是感冒,也不是手足口病,究竟是何種問題?原來是疱疹性咽頰炎。如果身為寶爸寶媽的你們對它一無所知,遇到之後就會很容易心急如焚、手忙腳亂。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揭開疱疹性咽頰炎的神秘面紗吧。
什麼是疱疹性咽頰炎?
疱疹性咽頰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頰部疱疹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它主要通過胃腸道(糞-口)、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密切接觸的某些物品進行傳播。四季均可發,常見于夏秋季,大多數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身上。
疱疹性咽頰炎的病程表現
1.潛伏期
此階段沒有明顯的症狀,但病毒會在體内悄悄地大量複制。
2.高燒期
此階段表現為突發高燒38-40℃,可伴有咽痛、厭食等症狀。
應對措施:如果孩子沒有精神不振,嚴重疼痛等異常情況,可先居家觀察,予以積極退熱處理,以免發生高熱驚厥。
3.疱疹期
此階段表現為咽頰部位出現白色疱疹,症狀明顯,其他部位沒有疱疹或皮疹。
4.潰瘍期
此階段表現為退熱,咽頰處疱疹會破潰形成潰瘍,寶寶會因疼痛而出現拒食、哭鬧、流口水等症狀,但也代表快要痊愈了。
應對措施
此階段寶爸寶媽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給孩子喝涼白開,用溫鹽水幫孩子漱口,喂孩子吃一些解熱鎮痛藥等),緩解孩子的疼痛感。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适當補充營養和水分,注意居家隔離休息和個人衛生,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區分疱疹性咽頰炎&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頰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對“表兄弟”,它們都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5歲以下的孩子都是高發人群。但他們的臨床表現卻不盡相同。
疱疹位置不一樣。疱疹性咽頰炎表現為咽頰部出現疱疹,而手口足病除了口腔外,還會在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現斑丘疹或疱疹。
發病風險不一樣。疱疹性咽頰炎來勢兇猛,常出現高熱驚厥等臨床表現,多數症狀輕微,為自限性疾病,極少出現嚴重并發症和重症病例,一般病程在1-2周。而手足口病要更危險,據有關部門統計,手足口病患者有1%的幾率感染并發症,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常見有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症,有時候甚至危及生命。
有沒有治療疱疹性咽頰炎的特效藥?
疱疹性咽頰炎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吃,寶爸寶媽們應根據孩子病情選擇用藥。可适當使用一些退燒藥或者緩解嗓子疼的鎮痛藥物,抗生素對疱疹性咽頰炎是無效的。
如果寶寶出現持續高熱>48h,頻繁嘔吐,精神不振、嗜睡、呼吸困難或頻率不正常時,應及時就醫。
平時怎麼預防疱疹性咽頰炎?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給寶寶的日常用品和玩具進行清潔和消毒;疾病高發期,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可以接種疫苗早預防,接種EV71對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峽炎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它雖不能100%預防這兩種疾病,但可減少重症和死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