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西亚

07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熏香之路——内盖夫的沙漠城镇

Incense Route - Desert Cities in the Negev

那巴提人的四个城镇哈鲁扎(Haluza)、曼席特(Mamshit)、阿伏达特(Avdat)和席伏塔(Shivta),以及内盖夫沙漠的相关堡垒和农业景观,分布在通往地中海的熏香之路两边。它们共同反映了自公元前3世纪起到公元2世纪间,从阿拉伯南部到地中海地区乳香和没药贸易的巨大繁荣景象。复杂的灌溉系统、城市建筑、城堡和商队旅馆等遗迹,见证着条件艰苦的沙漠发展成为贸易和农业定居点的过程。

熏香之路是一个延伸至周围2000多公里的、为促进来自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的也门和阿曼的乳香和没药贸易的贸易网络。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阿伏达特国家公园

驮着人与货物的骆驼雕塑再现了当年从阿拉伯南部到地中海地区的乳香和没药贸易的巨大繁荣景象。

哈鲁扎、曼席特、阿伏达特和席伏塔与内盖夫沙漠的相关堡垒和农业景观的联系,使它们在地中海世界适于作为这条位于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的熏香之路上的一个站点。穿越100多公里的沙漠,当时的人们从东北部的约旦边境的摩押,来到西北部的哈鲁扎。它们反映了从阿拉伯半岛南部到地中海的乳香贸易的巨大利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期间,此项贸易蓬勃发展,而这条路上醒目的沙漠也通过高度复杂的灌溉系统的使用被改造用于农业。

十处景观(四座城市——哈鲁扎、曼席特、阿伏达特和席伏塔;四座堡垒——Kazra、Nekarot、Makhmal和Grafon;两座商队客栈——Moa、Saharonim)位于或接近从约旦纳巴泰王国佩特拉古城到地中海港口的主要贸易路线上。曼席特跨越北部平行路线。这条熏香之路与沿线的沙漠城市一起反映了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近700年间的香料贸易的繁荣。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席伏塔城镇遗址。

席伏塔与内盖夫沙漠的相关堡垒和农业景观的联系使其在地中海世界适于作为熏香之路上的一个站点。

由于地处沙漠,这些城镇由极为复杂的汲水和灌溉系统支持,从而允许可以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具体包括水坝、沟渠、蓄水池和水库。所有这些特征,以及沿着河床、山坡的古老的田野系统的遗迹在阿伏达特和内盖夫中部广泛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该遗址展示了一幅长达5个世纪的、纳巴泰城镇在设计与建造方面的包罗万象的画面。城镇之间的联结、相关的农业和田园牧歌般的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完全的、已成标准的文化环境。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曼席特城镇里的拜占庭风格的教堂。

纳巴泰沙漠定居点和农业景观遗迹,证明了乳香在繁育希腊罗马时期从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漫长的沙漠供应路线上的经济力量,并促进了城镇、堡垒和维护管理这条线路的商队客店的发展。也确实见证了过去5个世纪里纳巴泰在城镇规划与建设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在严酷的沙漠环境下,建造一个大规模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所需要的创造力与劳动力,尤其反映在复杂的水利建设方面。

犹太低地的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洞穴生存的缩影

Caves of Maresha and Bet-Guvrin in the Judean Lowlands as a Microcosm of the Land of the Caves

犹太低地的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遗址包括3500个地下洞穴,这些洞穴凿刻在一片清晰的、厚实且柔软的白垩岩上,在自由之城(Bet Guvrin)和玛利沙(Maresha)以前的城镇下面。由于坐落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之间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该遗址见证了这一地区的文化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当时,两座城镇中较老的玛利沙城得以建造——到十字军时代、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的演进。这些开采出来的洞穴被用作水池、榨油房、浴室、安置骨灰瓮的壁龛、鸽子舍、马厩或牛棚、宗教崇拜场所、退隐处和城镇郊区、坟地等。其中一些较大的房间以拥有圆顶拱门和支柱见长。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玛利沙和自由之城国家公园,古代西顿人埋葬尸体的洞穴。

根据考古发现,玛利沙最早出现在《圣经·旧约·约书亚记》的记载中,属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犹大支派获得的分地。公元前6世纪,由于希底家对巴比伦王国和尼布甲尼撒二世国王的叛乱,后者占领了犹太王国,犹太人分散流亡到各地,结束了玛利沙作为犹太人城镇的历史,后又经历了以东王国、希腊化的统治,公元前40年,被帕提亚人毁灭后,再未重建。玛利沙之后,自由之城成为当地的主要城镇。公元68年,被罗马将军维斯帕西(Vespasian)征服,成为罗马的殖民地,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当年罗马军队驻扎时建造的露天剧场和罗马浴室,以及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一个堡垒和教堂。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古代以色列人压榨橄榄油的洞穴,洞穴墙上有雕刻的祭坛,橄榄油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

犹太低地白垩岩下层土本身具有的厚而均质的特点,使得这些洞穴能够被人类开凿和修建出来。3500个洞穴不但十分完整,而且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堪称人造的“地下网络”。由于位于玛利沙和自由之城两座古城的地下,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为“城下城”。洞穴中大量的鸽子舍可能跟当时犹太人的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牛、羊、鸽子、斑鸠等都是犹太人用于宗教祭祀的动物,不过牛、羊等动物比较昂贵,一般人奉献不起,鸽子更适于普通人献祭所需。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鸽子舍

如此大量的鸽子舍,可能与当时的宗教献祭有关,牛、羊等动物比较昂贵,一般人奉献不起,鸽子更适于普通人献祭所需。

遗址见证了2000多年的历史时期里连续的挖掘和使用:最初的发掘是为了采石,但随后就转变成农业和当地工艺、工业等不同的目的。伴随着这些密集又多样化的活动、超过两千年的使用以及被完好保存下来的状态,此处遗址具有非同一般的普世价值。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全球首次 视觉展示

2017《“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

444页全彩高端印制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文明》杂志全球首发《“一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全方位、多视角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精彩纷呈的世界遗产与文化。

《“一 带一路”上的文明记忆》珍藏版精心选取“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与文化,采用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和设计理念,通过约10万精炼文字和 近400张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全球首次用视觉方式整体呈现这些国家的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历史景观。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13146832364/15611146084

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贸易:熏香之路 & 洞穴生存缩影:玛利沙和自由之城洞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