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发火?(愤怒背后有什么好处)

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发火?(愤怒背后有什么好处)

发现:愤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

“我的心情就像一个盖不住的高压锅,很容易碰出炽热的水蒸气,发出尖锐震耳的噪音,把周围弄得乱七八糟。”

白女士在一家公司做市场推广工作。原先脾气温和的她,发现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她会在拥堵的路段拼命按喇叭:

“我又被堵在一个白痴司机后面,下午的会议要赶不上了,这个家伙是怎么拿到驾照的?

她会因为一点小事和丈夫吵架争执: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我老公洗碗还是那么慢,真是气死人了!”

甚至,妈妈也会被她怒轰。

“为什么我苦口婆心地说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仍旧追着孩子喂饭?”

她也觉得,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疲惫。曾经的她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有时候安排繁重的工作也没有怨言。可是现在,自己的身心就像堵着什么东西,很容易磕绊卡住甚至扯裂。

这些火药味十足的感受,是否你也曾经有过?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愤怒是普遍存在的。它是我们都能感觉到而且都能理解的某种东西。

专门研究愤怒的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称“愤怒一种处于轻微恼怒到勃然大怒之间的任一情绪状态。”

事实上我们从婴儿期就开始感受到愤怒了,比如当我们口渴没有及时得到满足就会两手摇动,两脚乱踢,满面涨红,大声哭叫,以此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

到了青少年期,当我们的想法没有被倾听、我们的自由被限制、我们的能力没有被认可时,很容易会拍桌子宣示主权,甚至对整个世界心怀愤恨。

直到老年,愤怒也会时常光顾,尤其是面对那些还未实现的梦想却有心无力,从而带来的挫败感会让人满腹牢骚、大吼大叫、异常暴躁。

愤怒在我们人生中一些最糟糕的时刻都如影随形。这是在我们人生中一种自然且可预见的部分。但是,它在我们人生中某些最好的时刻也同样相伴左右,比如假期旅行计划通常被坏天气干扰、出差航班的延误影响工作行程等,在这些时候我们都感觉很糟糕。

从这些普遍的愤怒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在令人不愉快的情况下会愤怒,在感到不公时会愤怒,在无法达到目标的情况下会愤怒,在感到无力时也会愤怒。

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发火?(愤怒背后有什么好处)

究因:愤怒背后来自过度苛责

一、不合理认知带来的愤怒

大部分人对愤怒的感觉是这样:当我被激怒时,我会变得很生气。

实际上愤怒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当下的状态,比如你劳累吗?你对其他事物感到焦虑吗?你快迟到了吗?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更容易被刺激因素激怒,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因素,而是我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如何去理解这些挑衅。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提出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使得人们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比如当我们遭遇了一些事情时,我们首先会思考,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这是公平的吗?是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的吗?当你对这件事本身进行评估时,这是初评价。我们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我们在考虑,“这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事情吗?我可以应付得了吗?”,这就是次评价。

当我们发现很糟糕并且我们无法应付时,这个思考的过程叫做灾难化,它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思考方式之一。

二、错误归因会导致愤怒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理论指出人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周围环境中各种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而错误归因是愤怒的另一个引发因素—愤怒的人们常常责备毫不相关的事情,例如一大早急着上班却找不到车钥匙,我们会恼火地说“车钥匙跑到哪去了?”,听起来好像是钥匙自己走丢的。

三、不合理信念会引起愤怒

不合理信念是指人民内心中不切实际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想法,即那些绝对化、过分概括化、极端化的认识。

愤怒的人们常会倾向于过度概括,他们用一些像“从不”,“每一次都”,“这永远都发生在我身上”,“我今天遇到了路上所有的红灯!”“她就是这样一无是处”之类的话。

四、过度苛责、自我的人格

过度苛责的人总会将他们自己的需求放在他人需求之前:“我不关心这个人为什么开得这么慢,他需要加速或者挪开,这样我就可以准时参加会议!”

五、价值观不同的人们很多容易爆发冲突

例如认为时间和效率更重要的年轻人和认为节俭最重要的父母一起生活很容易弥漫愤怒之火。

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发火?(愤怒背后有什么好处)

解惑:愤怒都是不好的吗?

也许有些时候人们的想法是不合逻辑的,根本没必要愤怒,所以很多人会把愤怒看做是一个问题,认为愤怒干扰了生活,破坏了人际关系,甚至认为愤怒很吓人。愤怒过后甚至后悔自责,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大动干戈。

每当我们谈到愤怒的时候,也总是讲如何防止生气。我们告诉其他人要冷静,要放松,不要动怒。这些都建立在愤怒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去感受到它的假设上。

然而,愤怒作为情绪的一种,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它:愤怒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强大而又健康的力量,我们需要去感受它。

因为有时人们的想法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世界上的确有不公平,的确有残忍的、自私的、掌控欲极强的人,当我们被恶劣地对待时,变得愤怒不仅仅是可以接受的,更是正确的。这时,愤怒是一种信号,它能启发我们思考、带给我们力量、激发我们行动。

第一,它具有动机功能,就像你觉得饿了是你去寻找食物的动力,你的愤怒是你对不正义做出反应的动力。

例如性别歧视、校园霸凌等这些事情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很可怕的,想要解决它们的唯一办法,首先就是要愤怒,然后将这种愤怒转化为回击的力量。

几年前,《南方都市报》刊载了一位女士因应聘厨师遭遇性别歧视起诉用人单位胜诉一案的判决书主体内容。该事件起因是

持厨师证的广州女孩小娜到酒店应聘,而对方的工作人员却以“厨房从来不招女生”为由,拒绝给予小娜面试的机会。小娜在愤怒和绝望之下选择了法律途径,最终为自己讨回了公道。

第二,愤怒具有适应功能,就像你的害怕会让你对危险保持警惕一样,你的愤怒让你对不公正的情况保持警惕。这有利于人的生存和适应周围的环境。

第三,愤怒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尊重

同事小李的妈妈喜欢事事掌控,常把“我都是为你好”挂嘴边,大到女儿谈恋爱对象选择,小到挑选什么款式的衣服、三餐的食物搭配,都少不了她的掌控。开始小李还会好言沟通,发现不但没有作用,倒是引来妈妈更多的长篇大论。

小李觉得自己似乎只剩下了呼吸自由,最终小李爆发,彻底愤怒了,从家里搬了出来,自己租房,并明确地告诉妈妈自己的边界是什么且不容侵犯。

妈妈在小李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愤怒的坚决,自此收敛了许多。

第四, 愤怒能够增加谈判的筹码,有助于理性决策

《狡猾的情感》一书的作者温特认为,愤怒能够让我们散发出“威胁”气息,而我们愤怒时的情绪状态增加了这种“威胁”的可信度,日常谈判中,适当可信的愤怒能够帮我们达成对自己更有利的结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网络购物中,假如卖家可以说服买家相信他无法再降低商品售价—甚至不惜以交易泡汤为代价,那么卖家得逞的概率更高。同理,作为买家,我们也常常以转身离去的背影让卖家看到我们愤怒背后的坚决,从而赢得谈判。

所以,下一次当你感觉自己在生气时,与其尝试平息愤怒,不如去倾听愤怒在告诉你什么,把这愤怒转换成一些积极的,有力量的情绪,引领你开启幸福的人生之路!

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发火?(愤怒背后有什么好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