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作者:象牙山男孩</h1>
志愿军80师1950年11月27-28日晚的行动计划中未包括内洞峙的美军,也许是因为31坦克连在那儿。无论如何,内洞峙那天晚上很安静。虽然在北面一两英里处战斗正在激烈的进行。但在内洞峙的美军当时并不知道。

在德雷克上尉寻找麦克莱恩上校未果返回内洞峙一至两个钟头后,31救护连到达内沿峙。它是31步兵团的一部,赶着要去和麦克莱恩的指挥部会合。德雷克给该连的上尉介绍了31团已到达部队在水库东侧的位置和刚才他去前沿阵地时路上所见。这个救护连的指挥官急着赶路,想在当晚至少赶到水湾处与3营会合。德雷克劝他留在内洞峙过夜,次日再和他的坦克连一起走。但这个指挥官执意要走,午夜后,他和他的连队便消失在向北的公路上了。
当夜晚些时候,具体时间不清楚,救护连的一个上士重新出现在德雷克的指挥所。他衣冠不整,情绪激动。他说中国军队在一两公里外伏击了救护连,他是沿着公路旁的沟渠逃回来的。他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是德雷克所见到的遭伏击后的救护连的唯一生还者,但据31团的情报参谋威特少校说,救护连有三、四人返回了水洞峙。他们都不清楚伏击中有多少人冲了出来到了水湾处的3营。
救护连遭伏击的地点在水洞峙以北的第1个山坡处,1221高地。天亮后这一点得到了证实。在那儿,路上到处都是美军士兵的尸体,还有几辆同时被摧毁的救护连的车辆,公路在那儿沿山鞍中间的凹处绕了个V字形的弯继续向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一、在1221高地的伏击和路障是志愿军的典型战术</h1>
在战斗中,志愿军常在正面发动一两次进攻,并派相当数量的部队绕到背后去勿断被攻击的敌人的退路。在那儿他们占领公路边的山脊和高地,在公路上设置障碍,然后从两旁的高地土居高临下控制着公路。
因而当志愿军80师在攻击美军1营的前沿阵地和水湾处的宿营地时,他们在两者的后面都设置了路障,以切断美军的退路。后来的战斗显示志愿军至少有一个营在1221高地。并在整个长津水库东侧的战斗中一直扼守在那里,这对美军31团的命运有着极大的影响。
11月27-28日晚,志愿军对美军31步兵团攻击采取的攻击具有各个击破的特点,这在事后对战斗过程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发起了对费思第1营和水湾宿营地的美军的攻击之后,拂晓前。志愿军又对水库东侧美军的另一部展开了又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攻击此处美军的是志愿军27军79师的237团。本来79师是作为后续部队等待在第80师的攻击之后再向敌攻击,但是,出现在长津湖东侧的美军超过了原先的估计。于是79师提前进入战斗。237团攻击的目标就是美第57炮兵营营部和15自动防空高炮营的D连。
美军宿营在距水湾以南公路东侧的1456高地西坡下面的一个小山谷里。237团从东面插到这里。他们先用迫击炮向敌人的阵地轰击。他们的任务就是打掉这个拥有M19和M16高炮的炮兵群。
很快,迫击炮手张志先的一枚炮弹击中了一辆M16的油箱,随即引爆了车上装载的弹药,一声爆炸之后,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狭窄的山谷。随即4连的战士掩毁了敌人一个排的指挥所。这个指挥所设在一个小院子里,4连连长指挥战士们从四面向这个院子进攻。
一时之间,弹雨如注,试图冲出门外的57炮兵营副营长莫里斯少校被击毙在门口。一名战士奋力向院子里扔进两颗手榴弹,院子里的敌人被炸得呼号连天。很快这所院子就变成了断垣残壁。一片狼藉。
当敌人的增援部队匆匆赶到时,志愿军战士已再次消失在一片雪原中。他们打死打伤美军40余人,并炸毁了一辆M19和一辆M16坦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二、南朝鲜第7师成为瓮中之鳖</h1>
1950年11月28日,一夜恶战之后,太阳照常升起。积雪的山岭看上去如亮光熠熠的巨形雕塑。而雪原上,散陈着双方将士的尸体或伤员,枪支、弹药遍地可捡。相对于刚刚过去的喧闹的一夜而言,整个28日白天都显得较为平静。双方都忙于休息、补充。
但是,对1475高地的争夺却几乎持续了一整天,成为28日白天长津湖以东最激烈的战场。战斗从天明时就开始。美军第1营对这个突起在他们中间的,曾是属于他们的又被志愿军夺去的阵地感到如芒刺在背,必欲拔之才安心。志愿军则寸土不让。仿佛整个战斗都是为了争夺这块高地一样,双方的接触不断白热化。
坚守这个高地的是志愿军80师第238团第一营。该营的机枪连连长杜树君把他们的四挺马克沁机枪布置在朝西的山坡的半山腰。1营的战士们从山脚到山顶设立了三道防线;第一条环形战壕挖在山坡的1/3处,第二条挖在山坡的1/2处,然后在山顶设立了最后一道防线。
班长梁朝伟和他的班就守在第一道环形防线上,昨夜的战斗已使他的班只剩下6个人。他的头上缠着一圈绷带,那绷带已经说不清是什么颜色。晚上,他曾与两个美国兵拼刺刀。当时他手中的美制汤姆冲锋枪被冻坏了,一个美国兵似乎想擒住他,赤手空拳向他扑来,殊不知梁朝伟参军以前,就在他尚武的家乡山东学习拳术,他一腿扫击,那个美国兵应声栽倒,在山波的雪地上滚出老远,梁朝伟扑向他,这时另一个美国兵从一棵大树后转出,用一把刺刀刺向他。
梁朝伟碎不及防,刺刀在他的前额划了一条三寸长的口子,他感到自己的头好象被剖成了两半一样,但他的反应奇快,借着下冲之势抓住那个美国兵,在一顿之间,还未等美国兵刺出第二刀,他已塌腰、挺身,把这个粗大的美国兵从肩头摔了过去。他双手一紧,那个美国兵的脖子被他生生扭断,脑袋无力垂下,另一个美国兵急忙狂奔而走。
使梁朝伟感到高兴的是,剩下的几个战士在战斗中几乎都是毫发未伤,虽经一夜恶战,依旧斗志高昂。显然,这次突袭使美国人措手不及,大家谈起昨晚的战斗,都感到虽然敌人的火力很猛,但都不敢钻出工事与志愿军战斗。
“我们要守住1475高地,”梁朝伟大声对他的战士说:“等我们的大部队迂回到敌人后面,敌人就会变成坛子里的王八,手到擒来。”
9点钟左右,敌人开始向1475高地进攻。他们先向山上发射了成百颗迫击炮弹,然后约一个连的敌人一声不吭地向第一道防线攻来,第80师的战士都久经战火考验,对此情形并不感到惊讶,他们若无其事地呆在战壕里,有的战士开始数起敌人的人数。
山坡上到处都是积雪,荒草已被积雪掩盖,只有一些树木巍然挺立。另外巨大的石头也很多。在前进到离志愿军防线400米左右,美国人开始趴下,然后借助地形的掩护向志愿军阵地移动。
志愿军阵地上依旧没有动静,美国人开始冲锋。这时候,第二条防线上的四挺重机枪一齐吼叫起来。美国兵一下子倒下了十来个。其余的奋力向前冲。
“打!”2排的排长一声令下。几乎同时,梁朝伟手中的冲锋枪跳动起来。他瞄准了最前面的一个美国兵,那个美国兵戴着钢盔,正从一块石头后跳起,梁朝伟的子弹击中了他,他象突然被抽去了灵魂似地无声倒下。
半山腰的四挺重机枪居高临下,在第一道防线前筑起了一面难以逾越的火网。美国人似乎无计可施。十多分钟后开始退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三、80师238团1营的战士始终牢牢控制着阵地</h1>
11时左右,为了减轻高地防守的压力,238团1营营长组织了一支近百人的分队,向高地南面的敌人阵地发起了主动攻击。敌人似乎没有料到这一手,慌忙调集人马防守南面。这个分队的志愿军战上非常勇猛,使美军一度感到吃紧,甚至把炊事兵、后勤人员都投入了战斗。
下午1时,四架飞机飞来,开始对1475高地施行空中攻击,战斗机飞得很低,发出刺耳的呼啸,凝固汽油弹不断浇在志愿军阵地上,一些被烧着的战士从掩护内爬出,敌机又用机枪向他们扫射。
约400名敌人集中起来,开始了这一天最为激烈的进攻。在空中调度的指挥下,敌机沿着志愿军第一道防线和掩体逐次投下炸弹、燃烧弹,阵地陷一入一片火海之中,飞机似乎给美国士兵壮了一胆,这一次他们不再隐蔽,而是一直保持冲锋的姿态扑向梁朝伟他们的阵地。
梁朝伟他们的阵地上几乎成了一片焦土。1营营长果断下令要他们放弃第一条防线,开始向半山腰撤退。
志愿军战士伤亡惨重。梁朝伟的班又牺牲了两位战士,另有三人人负了伤,梁朝伟分边向敌人射击;也向山上撤退,杜树君的机枪在上两给他们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掩护。
敌人尾随后来,想一鼓作气攻下山头。早已蓄势以待的第二条防线的战士们向敌人扔出了无数手榴弹,这阵手榴弹雨的威力几乎不下于敌人向我阵地投掷的炸弹,随后,第二防线的战士们跃出了战壕,向敌人实施反冲击。碎不及防的敌人未料到志愿军战士斗志如此之旺,慌忙撤下山坡。扔下了数十具尸体和几个受伤呻吟不止的同伴。
敌人的飞机试图再度攻击我阵地,杜树君让一位战士将机枪架在他的肩头,向敌机射击。过于自信的飞行员飞得太低了,一梭子弹将一架海盗式战斗机打了几个洞。飞行员大吃一惊,慌忙驾机逃遁。尔后再未露面。
以后反反复复,敌人又进行了数次进攻,但80师238团1营的战士始终牢牢控制着山头,使敌人无可奈何。
下午3时,1475高地上的志愿军战士和周围山头上的美军士兵都同时看到了一幕壮观的情景:大批中国部队从东面向南而去。其中还有一些骑兵,部队逶迤不断一连两个多小时才完全通过。志愿军1营的战士欢呼起来并朝天鸣枪。费思的美国部队则对此迷惑不解,浑然不知即将大祸临头。
28日早晨,阿尔蒙德和他的26岁的随从参谋海格中尉的乘一架L-17飞机从咸兴飞到一下碣隅里。在那儿他和海军陆战队1师的指挥官史密斯少将讨论了当时的局势。后者是刚到下碣隅里来建立他的指挥部的。随后阿尔蒙德安排了一架直升飞机送他到32团1营的前沿阵去见费思和麦克莱恩。
在和费思与麦克莱恩的谈话中,阿尔蒙德发现他俩对局势的了解并不比他多。阿尔蒙德认为前一晚的战斗是和中国的124师,125师,127师的部队进行的。
在交谈中阿尔蒙德发现费思对局势有些紧张不安。他的部队在前一晚上敌人的突袭中伤亡不小,而且敌人还占领了他的阵地的最高点。阿尔蒙德告诉费思他应在天黑前占领东侧的高地,这块高地的一部分是C连在前晚和当天早晨的战斗中丢失的。
麦克莱恩告诉阿尔蒙德他计划将他的指挥部设立在紧靠费思的阵地的南面。他认为他的部队能控制住局势。阿尔蒙德表示同意并说他认为等31团1营一到,部队就可向北进攻。
在回下碣隅里前,阿尔蒙德将军对费思说他有3颗银星奖章,一颗奖给他。另外两颗奖给由费思选定的人。费思看见在前一夜战斗中受伤的C连的一排指挥官斯莫利中尉坐在附近,便叫他过来接受一个枚银星。斯坦利,营直属连的炊事军士,正好路过营部,他在前晚的战斗中也表现得很出色,费思叫住了他把第3颗银星颁给了他。柯蒂斯少校过来时颁奖仪式已完毕,他看见海格在笔记本上对此作一个正式书面记录。
后来,第7步兵师的人都在传说阿尔蒙德将军离开后,费思中校和斯莫利中尉将银星从他们的军服上扯了下来,琼斯回忆说:
“当时,阿尔蒙德将军告诉费思不要对那些中国部队感到不安,他们只是落在后面的正往北逃窜的部队,阿尔蒙德将军走后,费思将银星从上衣上扯下来扔到地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作者简介:象牙山男孩,东北历史爱好者一枚,正经与逗比的历史老师。</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欢迎广大历史爱好者分享交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