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作者:象牙山男孩</h1>
志願軍80師1950年11月27-28日晚的行動計劃中未包括内洞峙的美軍,也許是因為31坦克連在那兒。無論如何,内洞峙那天晚上很安靜。雖然在北面一兩英裡處戰鬥正在激烈的進行。但在内洞峙的美軍當時并不知道。

在德雷克上尉尋找麥克萊恩上校未果傳回内洞峙一至兩個鐘頭後,31救護連到達内沿峙。它是31步兵團的一部,趕着要去和麥克萊恩的指揮部會合。德雷克給該連的上尉介紹了31團已到達部隊在水庫東側的位置和剛才他去前沿陣地時路上所見。這個救護連的指揮官急着趕路,想在當晚至少趕到水灣處與3營會合。德雷克勸他留在内洞峙過夜,次日再和他的坦克連一起走。但這個指揮官執意要走,午夜後,他和他的連隊便消失在向北的公路上了。
當夜晚些時候,具體時間不清楚,救護連的一個上士重新出現在德雷克的指揮所。他衣冠不整,情緒激動。他說中國軍隊在一兩公裡外伏擊了救護連,他是沿着公路旁的溝渠逃回來的。他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是德雷克所見到的遭伏擊後的救護連的唯一生還者,但據31團的情報參謀威特少校說,救護連有三、四人傳回了水洞峙。他們都不清楚伏擊中有多少人沖了出來到了水灣處的3營。
救護連遭伏擊的地點在水洞峙以北的第1個山坡處,1221高地。天亮後這一點得到了證明。在那兒,路上到處都是美軍士兵的屍體,還有幾輛同時被摧毀的救護連的車輛,公路在那兒沿山鞍中間的凹處繞了個V字形的彎繼續向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一、在1221高地的伏擊和路障是志願軍的典型戰術</h1>
在戰鬥中,志願軍常在正面發動一兩次進攻,并派相當數量的部隊繞到背後去勿斷被攻擊的敵人的退路。在那兒他們占領公路邊的山脊和高地,在公路上設定障礙,然後從兩旁的高地土居高臨下控制着公路。
因而當志願軍80師在攻擊美軍1營的前沿陣地和水灣處的宿營地時,他們在兩者的後面都設定了路障,以切斷美軍的退路。後來的戰鬥顯示志願軍至少有一個營在1221高地。并在整個長津水庫東側的戰鬥中一直扼守在那裡,這對美軍31團的命運有着極大的影響。
11月27-28日晚,志願軍對美軍31步兵團攻擊采取的攻擊具有各個擊破的特點,這在事後對戰鬥過程的分析中可以明顯看出。在發起了對費思第1營和水灣宿營地的美軍的攻擊之後,拂曉前。志願軍又對水庫東側美軍的另一部展開了又一次較大規模的進攻。攻擊此處美軍的是志願軍27軍79師的237團。本來79師是作為後續部隊等待在第80師的攻擊之後再向敵攻擊,但是,出現在長津湖東側的美軍超過了原先的估計。于是79師提前進入戰鬥。237團攻擊的目标就是美第57炮兵營營部和15自動防空高炮營的D連。
美軍宿營在距水灣以南公路東側的1456高地西坡下面的一個小山谷裡。237團從東面插到這裡。他們先用迫擊炮向敵人的陣地轟擊。他們的任務就是打掉這個擁有M19和M16高炮的炮兵群。
很快,迫擊炮手張志先的一枚炮彈擊中了一輛M16的油箱,随即引爆了車上裝載的彈藥,一聲爆炸之後,火光沖天而起,映紅了狹窄的山谷。随即4連的戰士掩毀了敵人一個排的指揮所。這個指揮所設在一個小院子裡,4連連長指揮戰士們從四面向這個院子進攻。
一時之間,彈雨如注,試圖沖出門外的57炮兵營副營長莫裡斯少校被擊斃在門口。一名戰士奮力向院子裡扔進兩顆手榴彈,院子裡的敵人被炸得呼号連天。很快這所院子就變成了斷垣殘壁。一片狼藉。
當敵人的增援部隊匆匆趕到時,志願軍戰士已再次消失在一片雪原中。他們打死打傷美軍40餘人,并炸毀了一輛M19和一輛M16坦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二、南北韓第7師成為甕中之鼈</h1>
1950年11月28日,一夜惡戰之後,太陽照常升起。積雪的山嶺看上去如亮光熠熠的巨形雕塑。而雪原上,散陳着雙方将士的屍體或傷員,槍支、彈藥遍地可撿。相對于剛剛過去的喧鬧的一夜而言,整個28日白天都顯得較為平靜。雙方都忙于休息、補充。
但是,對1475高地的争奪卻幾乎持續了一整天,成為28日白天長津湖以東最激烈的戰場。戰鬥從天明時就開始。美軍第1營對這個突起在他們中間的,曾是屬于他們的又被志願軍奪去的陣地感到如芒刺在背,必欲拔之才安心。志願軍則寸土不讓。仿佛整個戰鬥都是為了争奪這塊高地一樣,雙方的接觸不斷白熱化。
堅守這個高地的是志願軍80師第238團第一營。該營的機槍連連長杜樹君把他們的四挺馬克沁機槍布置在朝西的山坡的半山腰。1營的戰士們從山腳到山頂設立了三道防線;第一條環形戰壕挖在山坡的1/3處,第二條挖在山坡的1/2處,然後在山頂設立了最後一道防線。
班長梁朝偉和他的班就守在第一道環形防線上,昨夜的戰鬥已使他的班隻剩下6個人。他的頭上纏着一圈繃帶,那繃帶已經說不清是什麼顔色。晚上,他曾與兩個美國兵拼刺刀。當時他手中的美制湯姆沖鋒槍被凍壞了,一個美國兵似乎想擒住他,赤手空拳向他撲來,殊不知梁朝偉參軍以前,就在他尚武的家鄉山東學習拳術,他一腿掃擊,那個美國兵應聲栽倒,在山波的雪地上滾出老遠,梁朝偉撲向他,這時另一個美國兵從一棵大樹後轉出,用一把刺刀刺向他。
梁朝偉碎不及防,刺刀在他的前額劃了一條三寸長的口子,他感到自己的頭好象被剖成了兩半一樣,但他的反應奇快,借着下沖之勢抓住那個美國兵,在一頓之間,還未等美國兵刺出第二刀,他已塌腰、挺身,把這個粗大的美國兵從肩頭摔了過去。他雙手一緊,那個美國兵的脖子被他生生扭斷,腦袋無力垂下,另一個美國兵急忙狂奔而走。
使梁朝偉感到高興的是,剩下的幾個戰士在戰鬥中幾乎都是毫發未傷,雖經一夜惡戰,依舊鬥志高昂。顯然,這次突襲使美國人措手不及,大家談起昨晚的戰鬥,都感到雖然敵人的火力很猛,但都不敢鑽出工事與志願軍戰鬥。
“我們要守住1475高地,”梁朝偉大聲對他的戰士說:“等我們的大部隊迂回到敵人後面,敵人就會變成壇子裡的王八,手到擒來。”
9點鐘左右,敵人開始向1475高地進攻。他們先向山上發射了成百顆迫擊炮彈,然後約一個連的敵人一聲不吭地向第一道防線攻來,第80師的戰士都久經戰火考驗,對此情形并不感到驚訝,他們若無其事地呆在戰壕裡,有的戰士開始數起敵人的人數。
山坡上到處都是積雪,荒草已被積雪掩蓋,隻有一些樹木巍然挺立。另外巨大的石頭也很多。在前進到離志願軍防線400米左右,美國人開始趴下,然後借助地形的掩護向志願軍陣地移動。
志願軍陣地上依舊沒有動靜,美國人開始沖鋒。這時候,第二條防線上的四挺重機槍一齊吼叫起來。美國兵一下子倒下了十來個。其餘的奮力向前沖。
“打!”2排的排長一聲令下。幾乎同時,梁朝偉手中的沖鋒槍跳動起來。他瞄準了最前面的一個美國兵,那個美國兵戴着鋼盔,正從一塊石頭後跳起,梁朝偉的子彈擊中了他,他象突然被抽去了靈魂似地無聲倒下。
半山腰的四挺重機槍居高臨下,在第一道防線前築起了一面難以逾越的火網。美國人似乎無計可施。十多分鐘後開始退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三、80師238團1營的戰士始終牢牢控制着陣地</h1>
11時左右,為了減輕高地防守的壓力,238團1營營長組織了一支近百人的分隊,向高地南面的敵人陣地發起了主動攻擊。敵人似乎沒有料到這一手,慌忙調集人馬防守南面。這個分隊的志願軍戰上非常勇猛,使美軍一度感到吃緊,甚至把炊事兵、後勤人員都投入了戰鬥。
下午1時,四架飛機飛來,開始對1475高地施行空中攻擊,戰鬥機飛得很低,發出刺耳的呼嘯,凝固汽油彈不斷澆在志願軍陣地上,一些被燒着的戰士從掩護内爬出,敵機又用機槍向他們掃射。
約400名敵人集中起來,開始了這一天最為激烈的進攻。在空中排程的指揮下,敵機沿着志願軍第一道防線和掩體逐次投下炸彈、燃燒彈,陣地陷一入一片火海之中,飛機似乎給美國士兵壯了一膽,這一次他們不再隐蔽,而是一直保持沖鋒的姿态撲向梁朝偉他們的陣地。
梁朝偉他們的陣地上幾乎成了一片焦土。1營營長果斷下令要他們放棄第一條防線,開始向半山腰撤退。
志願軍戰士傷亡慘重。梁朝偉的班又犧牲了兩位戰士,另有三人人負了傷,梁朝偉分邊向敵人射擊;也向山上撤退,杜樹君的機槍在上兩給他們提供了有力的火力掩護。
敵人尾随後來,想一鼓作氣攻下山頭。早已蓄勢以待的第二條防線的戰士們向敵人扔出了無數手榴彈,這陣手榴彈雨的威力幾乎不下于敵人向我陣地投擲的炸彈,随後,第二防線的戰士們躍出了戰壕,向敵人實施反沖擊。碎不及防的敵人未料到志願軍戰士鬥志如此之旺,慌忙撤下山坡。扔下了數十具屍體和幾個受傷呻吟不止的同伴。
敵人的飛機試圖再度攻擊我陣地,杜樹君讓一位戰士将機槍架在他的肩頭,向敵機射擊。過于自信的飛行員飛得太低了,一梭子彈将一架海盜式戰鬥機打了幾個洞。飛行員大吃一驚,慌忙駕機逃遁。爾後再未露面。
以後反反複複,敵人又進行了數次進攻,但80師238團1營的戰士始終牢牢控制着山頭,使敵人無可奈何。
下午3時,1475高地上的志願軍戰士和周圍山頭上的美軍士兵都同時看到了一幕壯觀的情景:大批中國部隊從東面向南而去。其中還有一些騎兵,部隊逶迤不斷一連兩個多小時才完全通過。志願軍1營的戰士歡呼起來并朝天鳴槍。費思的美國部隊則對此迷惑不解,渾然不知即将大禍臨頭。
28日早晨,阿爾蒙德和他的26歲的随從參謀海格中尉的乘一架L-17飛機從鹹興飛到一下碣隅裡。在那兒他和海軍陸戰隊1師的指揮官史密斯少将讨論了當時的局勢。後者是剛到下碣隅裡來建立他的指揮部的。随後阿爾蒙德安排了一架直升飛機送他到32團1營的前沿陣去見費思和麥克萊恩。
在和費思與麥克萊恩的談話中,阿爾蒙德發現他倆對局勢的了解并不比他多。阿爾蒙德認為前一晚的戰鬥是和中國的124師,125師,127師的部隊進行的。
在交談中阿爾蒙德發現費思對局勢有些緊張不安。他的部隊在前一晚上敵人的突襲中傷亡不小,而且敵人還占領了他的陣地的最高點。阿爾蒙德告訴費思他應在天黑前占領東側的高地,這塊高地的一部分是C連在前晚和當天早晨的戰鬥中丢失的。
麥克萊恩告訴阿爾蒙德他計劃将他的指揮部設立在緊靠費思的陣地的南面。他認為他的部隊能控制住局勢。阿爾蒙德表示同意并說他認為等31團1營一到,部隊就可向北進攻。
在回下碣隅裡前,阿爾蒙德将軍對費思說他有3顆銀星獎章,一顆獎給他。另外兩顆獎給由費思標明的人。費思看見在前一夜戰鬥中受傷的C連的一排指揮官斯莫利中尉坐在附近,便叫他過來接受一個枚銀星。斯坦利,營直屬連的炊事軍士,正好路過營部,他在前晚的戰鬥中也表現得很出色,費思叫住了他把第3顆銀星頒給了他。柯蒂斯少校過來時頒獎儀式已完畢,他看見海格在筆記本上對此作一個正式書面記錄。
後來,第7步兵師的人都在傳說阿爾蒙德将軍離開後,費思中校和斯莫利中尉将銀星從他們的軍服上扯了下來,瓊斯回憶說:
“當時,阿爾蒙德将軍告訴費思不要對那些中國部隊感到不安,他們隻是落在後面的正往北逃竄的部隊,阿爾蒙德将軍走後,費思将銀星從上衣上扯下來扔到地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作者簡介:象牙山男孩,東北曆史愛好者一枚,正經與逗比的曆史老師。</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歡迎廣大曆史愛好者分享交流。</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