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竹与笋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传上古时,七闽遇旱魃,恒年不退。禾稼尽枯,金石将流,民尽不堪。有天神衍公者悯之,乃扬竹布石,块垒闽江,蓄水以制其沴。帝怒其干天律,谪人间。时闽水方围,势成巨瀑,唯待决口以代沛霖,而衍公徂落,功未成。恨之,拈箭射天庭,中帝座。帝惊,后羿曰:“是箭出七闽。”帝谴天将收之。天将入闽地竹林,见一人,美须髯,倚竹吹笛,身影遍林中,笛音清越缭绕。天将尽伐其竹而不得其人。帝闻之,叹曰:“盖非凡辈,此衍公也。为竹神可矣。”遂饬龙王降雨。霖雨作,笋怒起,群山葱茏。因衍公远天庭,乐人间,闽人遂祀之。昔吾郡中皆有衍公庙。或曰衍公性喜竹,终日徜徉竹海而不倦,以竹为友,削竹为乐,屋天席竹,尤爱好静者。昔竹林七贤,嵇康、向秀、阮籍、阮咸善箫,皆作天籁,盖得衍公心传云。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竹神衍公,上古最具隐士风度的神仙

汉初,闽越多疫,民死泰半。闽越王郢思祭衍公。过竹林,见一老者,美髯,手持箫,向王曰:“我知闽越有此劫,早于竹内蓄酒,可解疫,汝亟取之,以拯百姓。”王知为衍公,遂命人破竹取酒,见其色类琥珀,竹香盈鼻。广施群黎,遂解民厄。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古田特产“马蹄笋”,前朝宫廷贡品

故地多竹,毛竹、早竹、麻竹、绿竹、苦竹皆所习见者,或高大若木,或枝蔓类草,或挺俊修伟。青翠盈野。士人向喜竹,并梅、兰、菊为“四君子”,合梅、松为“岁寒三友”,古今骚人,爱竹者夥,咏之尤多。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雨后春笋,我少年时所常见

毛竹、早竹茎深入土,竹鞭与笋芽恒不受冻,春至而吐笋焉。时竹芽发燥土中,若逢好雨,辄疾出土也。忆幼时春游,山头遍布采笋人也。春笋肥嫩,史云唐时太宗喜啖。春笋出,即召百僚赴笋宴。麻竹、绿竹茎入土浅寸许,冬时易冻,夏秋乃出。冬笋为毛竹笋,冬令深藏土中。两端弯如小舟,肉色乳白,壳薄质嫩。余幼时挖笋,入地三尺,见大蛇,通体金色,蜷一团,冬眠而未觉,急覆以土而去。芦笋,一名露笋、龙须菜。青绿,其鲜可飨,为清疏妙品。余尚有黄尖笋、发笋、苦笋、马蹄笋,以马蹄笋为最胜。宋元明清,吾乡马蹄笋皆为贡品。医经云笋性甘,微寒,无毒,多食可益人。山居之民多寿,少罹高血症,食笋故也。世乱时,民避山中,恒食笋,四季不馁,非果腹,更强健其身矣。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竹痴”郑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乡下多竹器,举凡竹筐,竹篮,竹篓,竹篾,竹盘子,竹碗,竹盒,甚或竹楼、竹椅、竹凳、竹桌、竹罩,凡所及思,竹皆为能。荆蛮地用竹尤多。余于中印之境,入珞巴、门巴人家,触目多有。《书》云:“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焉”,夏炎时,邀三五侣,入乡肆中,食一笋宴,凉风快然,野芳盈瞩,其时奏以箫乐,斯人生之乐焉。

作者用古体记录故土逸事。有些童鞋是不是看不懂捏? 小编准备了另一个版本:

相传上古七闽之地,天降大旱,河流枯竭,万物枯凋。天神衍公挥竹驱石,在闽江垒坝蓄水抗旱。天帝震怒,认为他干预天律,将他贬谪人间。功亏一篑,衍公忿而箭射天庭,正中天帝宝座。天帝大惊,后羿说:“这支竹箭来自七闽。”天帝遂遣天将捉拿。天将深入竹林,却见随处都有一个美髯飘飘横吹竹笛的人出没,砍倒所有竹子就是抓不到。天帝叹道:“这不是凡人,是衍公,就让他做竹神吧!”于是下旨龙王降雨。雨水一降,一棵棵竹笋拔地而起,竹林又是一片葱茏。由于衍公不愿上天,自愿留在人间,闽人遂供奉他。过去本地有衍公庙。据说衍公生性爱竹,终日徜徉在竹林,以竹为伴,以箫为乐器,以竹林为席,以天地为屋。最喜欢好静之人,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向秀、阮籍、阮咸都善于吹箫,可以吹奏天籁之音,相传就是得了衍公真传。如果你运气好,也许在哪片竹林就会遇见他呢。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竹林七贤,史上著名的“爱竹人士”

相传汉初闽越多瘟疫,哀鸿遍野。闽越王郢欲祭拜衍公庙,经过一片竹林,见一美髯老者手持竹箫,立于竹屋前。老者说:“我料想闽越国有此灾劫,遂于此间酿有美酒,可祛瘟疫,你等可伐竹取酒,解救百姓”。言讫,欻然而灭,闽越王知他就是衍公,遂命人破竹取酒,只见酒呈琥珀色,竹香扑鼻。遂解民厄。

故乡多竹,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毛竹、早竹、麻竹、绿竹、苦竹,或高大如木,生长迅速。或低矮似草。或挺拔修长,终年青翠。傲雪凌霜,漫山遍野都是。国人向来喜爱竹,将它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与梅、松并称岁寒三友,古今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毛竹、早竹茎入土深,竹鞭和笋芽不受冻,出笋期在春季。彼时竹芽发于干燥的土里,下一场透雨,春笋就迅速长出地面。我幼年去挖,山上总是人头攒动。春笋鲜嫩爽脆,据说唐太宗爱吃,春笋一出,即召集群臣赴笋宴。麻竹、绿竹茎入土浅,笋芽出土,冬季易受冻,出笋期在夏秋。冬笋是冬藏深土的毛竹笋。两头尖似小船,肉色乳白,壳薄质嫩。我挖冬笋时,居然挖到土下一米深的大蛇,全身金黄,蜷成一团,浑然不觉地在冬眠,连忙填上土。芦笋,一名露笋、龙须菜,青绿,清鲜可口。此外,尚有发笋、苦笋、黄尖笋、马蹄笋,其中又以马蹄笋最著名,宋、元、明、清历朝,家乡的马蹄笋都是宫廷贡品。中医认为笋甘,微寒,无毒。竹林丛生之地人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笋大有关系。世乱之时,人民躲在深山则经常以笋为食,反正山中四季都有,非但不饿死,还体格清健。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傣族竹闺楼:月下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乡下竹制品多,竹筐,竹篮,竹篓,竹篾,竹盘子,竹碗,竹盒,甚至竹楼、竹椅、竹凳、竹桌、竹罩,几乎能想到的家具,竹器都能体现,这点在少数民族地区居多。我在中印边境珞巴人、门巴人家里,经常可以看到。当然,竹林美景是最不可缺,夏日炎炎,邀三五良朋,于农庄竹林摆上一桌笋宴,凉风习习,野芳翠薇,满眼绿意,这时再配上一曲悠扬的竹箫,那就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了。

仙都十二仙草之十

作者—EXPLORE寻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