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

作者:象棋缘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h1>

李义庭最后的敌手是“老朋友”黑龙江王嘉良。王嘉良此时已没有进入前三名的机会了,但如果取胜则还有跻身前六的可能。因此王嘉良这局棋一上来就猛冲猛打,不作和棋想。这也正对李义庭的心思,因为他要想夺得冠军,最保险的就是自己首先要获得胜利,这样才有资本与何顺安等人一比前程。王嘉良攻得太急,有点不顾后果的味道,结果强攻不成反而丢失一马,李义庭则凭借稳健而有力的招法,拿下了这至关重要的一局。

李义庭虽然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冠军是不是属于他的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赛前与他同分的何顺安也顺利击败了对手开封田家树。这样,李义庭与何顺安同为26分,需要比较其他条件才能最后分出两人的排名。经过仔细核查,发现两人对弈时又是和棋,只得按当时的规则看两人对赛时的用时多少,这样,两人对赛李义庭因为用时比何顺安少而幸运地登上了冠军宝座,何顺安尽管是本次比赛中唯一保持不败者,也只能是屈居亚军之席了,杨官璘则获得了第三名。

回想起当初何顺安对李义庭一局的“捉放曹”,竞如此戏剧性地决定了两人在棋坛上可称得上是“悬殊”的地位,不由得让人感慨万千。西方有位伟人说过:历史有时是由偶然构成的。李、何的命运正是这样的一个写照。

李义庭拿了全国冠军,这可是湖北、武汉体育界的一件大喜事,他自然也是“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成了一个“宝”。为体现组织的关怀和爱护,全国赛之后,由省体委出钱,并派人送他到上海治疗他先天的眼疾。而且,从此以后,他就成为了省体委运动系的一名干部,这无疑是他最重大的人生转折,因为从他父亲的身上他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对一个家庭来说有多么重要。

参加工作后,李义庭的工资标准虽然不低,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因为他还得负责弟弟、妹妹的生活和学习费用,所以担子仍然很重。

李义庭首获全国冠军后,还来不及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因为有一个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他——1959年新中国决定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象棋亦被列为其中的正式比赛项目。可以想象,这一大会是多么重要。力争在首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便是当时每一个运动员的最大心愿,而作为新科冠军的李义庭,这样的心情当然就更为迫切了。

这年三月,李义庭与另一武汉名将张方友联袂,挟全国赛夺魁之余威,东进沪上作棋艺交流。这期间李义庭战绩甚佳,击败了何顺交、徐天利等华东领袖人物,紧接着他们又乘势南下,马不停蹄前往广州,向棋城诸将挑战。抵穗之后,李义庭首先以1胜1和力擒朱德源,第三晚便向杨官璘叫阵。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

这是1958年全国赛后两雄的首度交锋,由李义庭先行以中炮七路马布阵,杨官璘则应以屏风马双炮过河。这一布局是杨官璘的镇山之宝,临战不知杀退过多少敌手,近几年他更是在一些报纸、著作上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引起了棋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对此,李义庭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从对局的进程来看,他也是有备而来的。中局阶段李义庭抢渡三路兵,进而马随车走,向杨官璘的右翼施加压力。杨官璘虽有一炮沉底,但兵力分散,后援不继,终不敌李义庭的左右夹击之势,结果不到30回合,仅一个小时就兵败如山例了。

《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第十四章 大魁天下

次日,轮到先走的杨官璘竞出人意料地以飞相局开盘,意欲出奇制胜。但李义庭因胜了首局,这局棋便抱定“以和为贵”的宗旨,只是把个阵势守得壁垒森严,令杨官璘无从发力,最后双方兑子成和。

这—趟“远征”,李义庭可谓大有收获,特别是以1胜1和令杨官璘称臣,更让他有心满意足的感觉。

为备战全运会,武汉市于1959年4月23日在汉口体育馆举办了象棋锦标赛,在全国赛上意气风发的李义庭,此时在武汉棋坛更是显出了他超人一筹的实力,轻松而又在人们意料之中地夺得了冠军。

到了7月份,李义庭又去合肥,参加在那里进行的共有九个城市名将角逐的邀请赛,这个比赛被称为是全运会的前哨战。总而言之,在全运会之前,李义庭的备战工作是一刻也没有间断过的,他自我感觉状态保持得不错。预备“走钢丝”见真功夫的时候说到就到了,全运会的象棋比赛于1959年9月14日开赛,地点设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官的大殿内。全运会因为项目多,参赛的人数也多,为节约经费,因此在一些项目上对人数便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根据竞赛规程,参加象棋竞赛的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只能各派一人出席赛会。由于这个“苛刻”的规定,致使前几年在全国赛场上呼风唤雨的一些风云人物竟无缘本次全运会的象棋比赛,这其中典型的就有上海徐天利、黑龙江张东椽,他俩只得“改行”去下国际象棋,以另一种“身份”到全运会上来展露身手。

象棋比赛计有26个单位的26名运动员(江西、解放军等3个单位没有参加),他们是:北京侯玉山、上海何顺安、河北王家元、山西王庆杰、辽宁孟立国、吉林赵振寅、黑龙江王嘉良、内蒙古王贵方、山东陈天才、江苏惠颂祥、安徽麦吕幸、浙江刘忆慈、福建陈水华、河南马金魁、湖北李义庭、湖南李定一、广东杨官璘、广西庸家鹏、云南邓鹏、贵州林才良、四川刘剑青、陕西王羽屏、甘肃武延相、宁夏马宽、青海金启吕、新疆李承义。比赛分预、决赛两个阶段进行。预赛阶段经抽签编排为四个组,进行单循环,每组录取前两名出线,进入决赛。

一般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对那些强手来说,预赛只是给他们作“热身”用的,出线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哪里料到,恰恰是在预赛里,“问题”却早早地冒出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