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幸福之道 目录及观看检索说明

目 录

头条观看说明内求篇第一张对应标题内1.0

第一章第一小节对应标题内1.1以此类推

内求篇 幸福——“知、行、感”合一 1

篇首语 3

第一章 认知:至简?至上?至真! 5

一、认知之重要——“思”之重要,“心”之重要 7

二、至简 13

三、至上 23

四、至真 27

五、判断力很重要 41

六、要“逻辑完美”,还是要“现实判断力” 48

七、认知的物质基础——脑科学的相关研究 56

八、“无”——如何止息消极念虑 65

九、“有”——“至上”理念得固,自我认知框架得立 73

本章小结 83

第二章 行为:至利?至义?至善! 85

一、至利?至义? 87

二、行之根本——仁爱 98

三、“干中学” 103

四、惟精惟一 107

五、顺势 114

六、合赋 120

七、成功源于好习惯 126

八、习惯养成的新思路 132

本章小结 140

第三章 情绪:至乐?至安?至美! 142

一、现代人情绪问题普遍而严重 144

二、认知影响情绪 149

三、情绪过度有麻烦,情绪缺失更麻烦 159

四、“情”贵于心,“情”贵适度 163

五、至乐?至安? 170

六、“四药方”与“七药方” 178

七、情绪决定的物质基础 183

八、“静思”有利于情绪改善 188

九、一致性与阿基里斯悖论 192

本章小结 198

篇尾语 内在“一致性”之最大化达成 200

外求篇 幸福——生命资源之最优配置 205

篇首语 207

第四章 收入、物质财富与幸福 208

一、经济学对“利”的关注与“幸福悖论” 209

二、收入与物质财富的正面作用 215

三、“心被物役”——过于物质的副作用 222

四、物质财富影响幸福的三个“非物质”效应 226

五、“国宝”尚多厄运,“家宝”岂能永传 230

六、单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 234

本章小结 242

第五章 名望与幸福 243

一、虚名易逝 244

二、真名不朽 251

三、“意义感”之求,可得真乐,可成真名 256

四、立志与目标 261

五、立乎上 268

六、能受天磨真铁汉 275

本章小结 285

第六章 健康与幸福 286

一、睡眠与健康 287

二、运动与健康 297

三、释怨 304

四、忘忧 313

本章小结 327

第七章 人际与幸福 328

一、人际很重要 329

二、论“诚” 332

三、论“恕” 338

四、感恩 342

五、孝亲——上孝养志,中孝养色,下孝养体 351

六、和谐人际中的误解与障碍 356

七、沟通:人际和谐的调和剂 361

八、知己难,知人不易 364

九、掂量好无价的社会价值 372

本章小结 375

篇尾语 外求不要背离对内心的真实 376

公共篇 民生幸福与公共治理 379

篇首语 381

第八章 教育与幸福 382

一、经济发展与教育投入 384

二、成就与问题 387

三、熟读经典:切实提升学生的心力、判断力 397

四、一所学校:令人难忘的教育高峰 405

五、一位校长:引领了一个时代 411

六、一位老师:两次拒聘教育部部长 417

七、一位家长:我的事业是父亲 420

八、就业谋职与“安心立命” 424

本章小结 437

第九章 文化与幸福 438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与文化建设 440

二、社会变革与文化沿革 445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448

四、诗词热——传统文化在回归 455

五、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460

六、文化、人生价值与不朽性 467

七、“中”“和”“合” 477

本章小结 488

篇尾语 民生幸福:公共治理的至善选择 490

“幸福经济学”课程建设纪要 494

后 记 498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