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淳(1792-1852)字正夫,号蓝陔,一作南陔。衡阳县人。清道光三年(1823)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曾多次上书,指陈时弊。1833年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

题识:庚戌(1850年)十月常大淳。
钤印:常大淳印、南陔
落叶赋 【以秋风四起,洒落有声为韵。】
炎凉倏忽,景物斡流。惊年华之云晚,覩木叶之正秋。观夫千里万里,自西自东,轻如蕃篱之鷃,
转似古院之蓬。征马鸣珥,秋蹈仙珂之雪。宿禽敛翅,夜栖一枝之风。其始也飞非且千,落仅数四
。霜白兮树顶老,雨晴兮山顏醉。翻翻而自舞,半满白沙之塘,索索而漫封,徐遍青苔之地。
至彼凉气半阑,爽籟初起,静室端居之妾,边城远行之子。素商早脆,一声之朔鴈惊梦。黄落相催
,八月之寒蝉满耳。况復忧心怳然,怨绪萧然。秋深行官之里,日暮空城之下。繽纷满眼,
频拂翡翠之帘。散乱入闻,几点鸳鸯之瓦。则知,华以春荣,叶以秋落。感春秋之递换,
知盛衰之所託。不常其节,验先衰於青楸。何守其贞,嗤后凋於翠柏。方今飞而不归,
散而焉有。林园漏月兮已空,鷓鴣畏霜而欲负。嶧阳山之云外,露结孤桐。陶彭泽之门前
,烟晴五柳。既而,微寒至,景气清。原野寂兮极目,庭柯槭膝伤情。洞庭湖幽水,洗文锦之色
。上林苑冷,嵐吹虫字之声。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
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
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
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
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