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昌之战:巡抚常大淳消极抗敌,太平军攻下起义后第一座省城

作者:小佛说史

【太平天国系列448,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军在攻打长沙没有成功之后,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带领下从长沙撤军,随后连克宁乡、益阳、岳州等地。太平军形势一片大好,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也对能够打败清政府充满了信心。再看看这个时候在两湖的清军,可以说反应非常的慢,特别是岳州到武昌一带,他们似乎认为太平军不会去攻打武汉,直接导致这一带防务空虚,而太平军后面的追兵,也一直是向荣带领的军队,似乎从来没有出现其他人的身影。

武昌之战:巡抚常大淳消极抗敌,太平军攻下起义后第一座省城

防务的空虚,太平军自然会趁虚而入,600里水路顺流而下,很快太平军便兵临武昌城下,而向荣还在岳州,毕竟太平军留下了部分人马专门对待向荣军队,可以说,太平军和向荣交战这么久,也给了向荣足够的重视,后来,向荣绕道前往武昌,而他之前安排的先遣部队3000人在路上因为遇到太平军,竟然折损了2000人。

不管怎么说,向荣还是比较努力的与太平军作战,相对而言,驻守在城里的前湖北巡抚常大淳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常大淳本来已经改任山西巡抚,因为太平军进入湖北,他不得不坚持在湖北,一直没有去山西上任,这种情况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比较常见。根据常大淳、向荣等人的商议,制定下“内外夹击”的策略,然而,常大淳比较消极。

太平军第一次进攻武昌时是半夜,突然的喊杀震天将城内清军从睡梦中惊醒,常大淳也是恐惧不已,由于是防守方,清军把大炮、木头、石块纷纷用上,才勉强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天亮之时,太平军撤去,常大淳与城内的士兵们一样惊魂未定。

武昌之战:巡抚常大淳消极抗敌,太平军攻下起义后第一座省城

太平军的夜间偷袭,给了清军很大的精神压力,常大淳下令城门紧闭,以至于城内粮食越来越少,官府不得不实行限量供给,将希望寄托在向荣军的身上。而太平军方面偷袭不成,一边用小股部队侵扰,一边便开挖地道,为到时候爆破城墙做准备。常大淳得知消息后被吓得不行,要求全城都在城门旁挖壕沟,然后安放大瓮,来听太平军施工的声音。

1853年1月,太平军更多人马抵达武昌城外,将和春多夺回去的双峰山攻占,安放很多大炮,随时想要炮轰向荣,同时在武昌城外各个重要的点都布防了军营,将武昌团团围住。

根据《武昌纪事》和《粤匪纪略》,向荣曾带兵在7日与太平军在武昌的东郊交战,而城中常大淳没有按照之前的约定与向荣一起前后夹击太平军,至于常大淳为什么没有出武昌城,一说是常大淳晚了一天才得到消息,干脆就不出门了,一说是常大淳简直害怕的不得了消极应对,连打开城门接应城外的将士们都不敢。

也就是说,城内清军一直都是处于被包围的情况,士兵们越来越绝望,常大淳一味消极等待救援严禁主动出击,在心理上,已经输了。

武昌之战:巡抚常大淳消极抗敌,太平军攻下起义后第一座省城

1月12日深夜,太平军对武昌城发起了最后的进攻,一早就挖好的文昌门附近的地道被塞满了火药,只听得一声巨响,文昌门轰然倒塌,太平军冲入城中,拿下了起义以来的第一座省会城市。常大淳还在睡梦中,惊醒之后得知的消息是太平军已经攻入城中,没有退路的他最终选择自尽在藩司衙门的库房中。

参考资料: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