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编辑搜图

1948年10月10日开始的塔山战斗,系国共双方大决战期间一场著名的阻击战,担任阻击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4中、11纵官兵奋勇作战,在敌人陆海空立体攻势下,挡住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十余万部队的猛攻,涌现出了“塔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及多名战斗英雄。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塔山国民党军将领

塔山守军突然撤离阵地

正是这场阻击战的胜利,使得塔山以东30公里外的东北野战军主力可以全力进攻锦州城,切断北宁(北京至沈阳)铁路等陆路交通线,对东北境内的55万国民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也为三大战役的连续胜利开了个好头。进攻塔山的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从10月10日清晨开始进攻,蒋介石后来也乘坐“重庆号”军舰前来督战,因此作战十分卖力,担任攻坚主力的第54军伤亡逾万,独立95师所属3个团干脆缩编为营。

双方激战至10月25日夜。次日清晨,进攻的国民党军突然发现,对面的塔山和白台山一线阻击阵地上空无一人,昨晚还在激烈交锋的解放军部队全部去向不明。东进兵团司令侯镜如接到报告后,下令派出搜索部队进行侦查,结果不但阵地上见不到一个人,连解放军的尸体也没有找到一具,可见对方撤退的非常从容。第62军军长林伟俦亲自带着搜索排到了塔山阵地前缘,结果仅看到遍地国民党军的尸体。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辽沈战役形势图

国民党军止步塔山

塔山是锦州西面唯一的制高点,后面是一马平川,不会再有像样的阻击阵地了,但东进兵团上下全部驻足塔山一线,没人敢再前进一步。因为早在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已经攻入锦州城,全歼城内守军,并俘虏了负责指挥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换句话说,总兵力达70万的东北野战军已经腾出手来,并休整了10天。

东进兵团组织军官到塔山阵地参观,发现阻击工事上到处是“沉着瞄准杀敌”“与阵地共存亡”“为人民立功”之类的标语,还有许多由鹿砦、木桩和铁丝网构成的障碍物地带,交通壕纵横交错,机枪堡垒也都全部修复如初,因此判断担任阻击的东北野战军部队并非力不能支而败退,而是突然接到命令,主动撤离的,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前面的口袋阵已经布好。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国民党第62军军长林伟俦

东北全境解放,塔山敌军从海路撤退

大家在塔山犹豫不决的时候,坏消息不断传来。10月28日,从沈阳出发救援锦州的西进兵团5个军12个师共10万余人被歼灭,其中包括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和新6军,兵团司令廖耀湘也被俘虏。30日,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及参谋长赵家骧等军政高层乘坐飞机逃至葫芦岛港;11月2日,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沈阳城解放,守军13万人纷纷放下武器。

就在沈阳解放的同一天,不久前从徐州调任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开始部署塔山至葫芦岛一线的东进兵团撤退,由于东北野战军各纵队北上解放沈阳,因此东进兵团14万大军得以顺利撤退;11月8日上午,杜聿明率领最后一批部队飞往北平,东北地区再无国民党一兵一卒。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锦州等城市陆续解放

坚守塔山阵地半个月后,我军突然撤走,敌人犹豫10天仍不敢前进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