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作者:百年人物志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旧照

前言

对于故乡红安,李先念有着很深的感情。

1992年5月27日,李先念重病住院后,对故乡红安念念不忘,强挺着病体接见了红安县委负责同志,对红安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叮嘱道:红安是革命老区,一定不能辜负先烈的付出,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红安走出的开国元勋

李先念出生于湖北红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便跟随父兄下田劳动,放牛拾柴。在劳累一天后,回家后还不能直接休息,需要帮母亲干点家务杂活。

尽管每天的日子有些劳累,但是年幼的李先念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少儿时的李先念,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同玩耍,劳动之余,在村子里便能看到李先念带着一大帮孩子,不是捉鱼就是摘野果,整天忙个不停。

在众多孩童中,李先念相比较而言聪明顽皮,力气大,有主见,很自然地成了“孩子王”,村里的小伙伴都喜欢和他玩。

年幼的孩子们,对世事孤陋寡闻,但从大人的言谈中听说,皇帝是最厉害的,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情都能管,非常的威风。为此在玩耍的过程中,李先念曾天真地对小伙伴们说:“我长大了,不做别的,要当皇帝,到时候你们可得给我赶牛呀!”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年轻时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穷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是非常难的。李先念在成长的过程中,便也受到社会的“毒打”,这也让他开始慢慢观察和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1919年春,10岁的李先念便被家人送到私塾去读书。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先念便愈发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和机会的来之不易。读完私塾后,李先念一心希望能够进入学堂深造,奈何费用太高,李先念的家庭根本无法支撑,没有办法李先念只好停学。

这时,李先念虽然还弄不明白家庭贫困的原因,但却深深地体会到:富人子弟,不管学习好不好,照样能升学;穷人家的孩子,学习再好,却深造无望!

这种强烈的对比,在年幼的李先念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个人照

既然无法学习,家里人便准备让李先念出去学一门手艺,以便将来可以养活自己。在经过和父母的商量后,李先念选择了七十二行中的木匠。

木匠作为手艺人,常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达官贵人。在李先念学习手艺的过程中,他耳闻目睹了许多不平之事,不仅长了见识,而且愈发的同情穷苦人,讨厌财主老爷们。

凡是面对穷苦人家时,李先念都热情相助;在面对地主豪绅时,李先念却不愿意去干,哪怕托辞不掉,也设法让他们多付工钱。他这种爱憎分明的立场和朴素的阶级感情,在穷苦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也称他为“小李木匠”。

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李先念在同乡人的介绍下,前往武汉进行工作。在武汉工作的这段时间内,李先念目睹了工人罢工、学生游行等活动,在新思想的影响下,他开始和许多受压迫的底层人民一样,想要推翻这个黑暗的旧世界。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进攻武昌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席卷武汉三镇,并向周围各县的广大乡镇地区扩展。李先念看到了推翻旧世界的可能,为此便辞掉工作返回家乡,准备投身于革命运动中。

在回到故乡红安后,李先念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二哥陈有周和同村好友韩爽先、李泽信都是农运积极分子,他们对于李先念的归来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分头行动,并成立了九龙乡农民协会,李先念当选为执行委员。

1927年11月13日,李先念参加了震动全国的“黄麻起义”。第二天早晨,起义军就控制了红安县城,李先念身上别着红安铜匠自制的单响手枪,手拿一面三角纸旗,站在城楼上笑容满面。

自从李先念记事以来,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过。25日,李先念率领农民武装,一举铲除了桂花楼、大塘湾的土豪劣绅,并打开地主粮仓,将粮食全都分给了农民。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同志

27日,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李先念面对着党旗宣誓,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国民党还是一个庞然大物,在得知黄麻起义后,便立即调来部队进行镇压,大肆屠杀革命干部和共产党员。经县委决定后,李先念继续留在红安坚持斗争。

在李先念的努力下,1928年初,叶家田村一批青年加入了共青团,组成黄陂县第一个团支部,李先念任支部书记。

不久,李先念又组织部分青年农民成立了乡游击队,并担任队长。敌强我弱,为此李先念只能白天隐蔽,夜间出击,以红马寨为活动中心,进行游击活动。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毛主席和李先念握手

从此,红安、黄陂交界地区的村民们再也见不到亲切的“小李木匠”了,见到的只是英姿勃勃的游击队队长李先念。

在李先念早期的革命运动中,故乡红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之后,李先念便跟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四方,在血与火的磨炼中,他也闯出自己的一番威名。

1935年6月15日,李先念握着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同志的手,激动地说:“欢迎你们,欢迎你们,红四方面军欢迎你们!”并带头高呼:“欢迎党中央!欢迎毛主席!”

两支主力红军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得以会面。6月18日,党中央、中央军委率中央红军全部抵达樊攻,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当天晚上,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央领导人都亲切会见了李先念。这是李先念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内心很是激动。当毛主席得知眼前的这位将领年仅26岁时,便感叹道:“先念同志真是年轻,前途无量啊!”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毛主席办公

在得到毛主席的称赞后,李先念并没有骄傲,反而是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之后的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主政湖北

1949年2月底,李先念正在为新成立的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的工作而忙碌着,却突然接到通知:李先念同志,前往西柏坡参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全国胜利以后党在经济、政治、外交等 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并告诫全党同志: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月11日上午,李先念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将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得到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与会代表们的肯定。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会议上发言

在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毛主席便特意邀请李先念来自己的住处叙谈。

李先念在坐下后,便就中原突围前后的一些情况向毛主席作了详细的汇报。毛主席听后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询问道:“我听小平同志说,你想回湖北工作?”

“是的”李先念答道,“我从参加革命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湖北战斗和工作的,我对湖北的情况比较熟悉,在那里工作比较适合我。”

毛主席笑了笑,便同意了李先念回湖北工作的想法。

1949年5月中旬,根据党中央和中南局的决定,李先念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政府主席、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那时的李先念正在北平治病,不过在得知有关自己的任命消息后,他便不顾医生的劝阻出院,带着随行人员南下,前往湖北省委所在地。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湖北刚刚解放,可谓是百废待兴,而李先念作为湖北省委书记,身上的担子自然不轻。在面对眼前复杂的形势时,李先念没有慌张,反而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再对症下药。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李先念在全省首次财经工作会议上指出:

我们当前的任务是支援前线、剿匪反霸,保证必须物资供应,保证农业和工商业的迅速恢复及工业建设需要的资金,工作上要以农业生产为重点,恢复与发展贸易,平抑物价,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使人民币下乡。

李先念的这些措施,在当时对湖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先念肩负了建设新湖北的重任。

在工作的过程中,李先念清楚的看到湖北目前干部有点奇缺,而且这些干部为民办事的素质需要提高。在发现问题后,李先念便和其他同志一同寻找解决办法,最终提出从两个方面来解决干部问题。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第一,壮大干部队伍。解放初期,全国各地都缺少干部,不仅仅是湖北。为能够解决这个难题,李先念决定建立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并亲自担任校长。这所学校从1949年8月1日正式开学,到1953年3月25日停办,共培训干部15416人,有效的解决了湖北干部缺乏的难题。

第二,提高干部素质。干部素质决定事业的成败,人民观念越强的干部,为人民干的事情就越多,人民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李先念在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强调,大家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以后运用到人民群众中去。

正是在以李先念为核心的湖北省委的带领下,整个湖北省面貌焕然一新!在将湖北局势稳定下来后,李先念便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红安,以及故乡生活的父老乡亲们。

1953年,李先念首次回到了阔别25年的家乡。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和乡亲们亲切交谈

在回到故乡后,当地县委同志向李先念汇报了红安开展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工作情况。在谈到当前的工作时,李先念特意强调:我们要花大力气来抓经济建设,搞好增产节约。红安是个老区,经济建设任务重,希望红安县委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第二天上午,李先念视察了红安水库建设工作。在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时,李先念感慨道:“我们大家一定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能辜负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啊。”

下午,李先念便视察了红安中学。对于教育,李先念是非常重视的,在听随行人员简单介绍后,李先念便询问道:这所学校里有多少学生和教师?

在得知教师和学生数量后,李先念想了想说:“教师数量不少,可是学生还不算多,能不能再招一些?”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学生给李先念系红领巾

“能多招,就是教室不够用”县文科教的同志回答说。

在得知这个情况后,李先念当即和县委的同志商量后,决定由县里出一笔钱,用来维修和新建校舍。在解决这个问题后,李先念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今天在这里解决了一个学校的问题,但远远不够。我们要召开一次有关教育的专门会议,要让全省的中小学教育在几年内有个较大的发展。”

第三天上午,红安县委召开全县干部扩大会议,到会干部有600余人。会议开始后,李先念用他那依旧如故的乡音说,今天主要是跟大家见见面,回来一趟不容易,如果与大家连个照面也不打一个,难免会有人说我李先念摆架子!

整个会议气氛都非常和谐,对于家乡红安的发展,李先念也提出很多自己的看法,使得全体干部都深受教育和鼓舞。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视察工作

第四天上午,李先念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参加会议的干部和群众一起前去欢送这位开国元勋!

牵挂家乡发展

李先念自从1953年回了一次故乡后,便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发展,在工作之余便会询问:“红安,最近发展情况如何?”

时隔七年后,李先念便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红安。

1960年10月的一天,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李先念带领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由河南方向来到红安。这是李先念第二次回家乡,也是他调任中央后第一次回红安。

李先念在视察过程中,向红安县委同志强调,在过去的战争年代中,我们依靠人民群众,才不断取得胜利,直到建立政权。现在有些干部已经将党的优良传统给丢掉了,只顾自己享乐。

一点都考虑老百姓。对待这样的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绝对不能心慈手软。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和三姐李德琴

当天晚上,李先念与姐姐李德琴及侄儿陈锡民就红安乡村的情况进行了交谈。在聊天的过程中,李先念的姐姐便向他提议:能不能给家乡一些照顾?

李先念听后便说道:“姐姐,我是国家的副总理,不是红安的副总理。红安有困难,只能先由湖北省来解决,我个人没有权利给红安‘走后门’。你要给乡亲们解释,要体谅下国家的难处。”

在听了弟弟的话后,李德琴便没有再说什么。第二天,李先念因为工作的缘故,便再次离开了家乡红安。

对于红安的发展,不仅仅李先念非常关注,而且胡奇才将军也很是关注。

胡奇才和李先念同样都是红安出身,两人在战争时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尽管之后在不同单位工作,可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胡奇才将军

1983年,胡奇才回乡看望乡亲们,但是在看到乡亲们生活艰辛后,内心很是过意不去。从故乡回京后,胡奇才便去拜访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两人在闲谈过程中,便聊起家乡红安的发展情况。

胡奇才便将自己这次回乡所看到的情况,讲给李先念听,随后便询问道:“你是管扶贫工作的,能不能照顾照顾家乡?”李先念听后则是委婉地说:“国家不是有专门的扶贫基金么,专门用来救济贫困县的吗?”

胡奇才听后还想继续为家乡“求情”,不过却被李先念拒绝:“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怎么能够区别对待呢?”

此刻,胡奇才感到,李先念还是那个老脾气: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的!不过在有关红安发展问题上,李先念还是非常重视的。

李先念接见胡奇才时,因何事生气:我是国家主席,不是红安的主席

图丨李先念晚年

1992年,国务院决定修建京九铁路。李先念对此非常重视,关心着京九铁路武汉联络线走向方案的确定,不过他在考虑到这条铁路对革命老区、对家乡红安经济发展的作用后,便给当时铁道部部长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写信,表明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从发展老区经济、繁荣大别山的长远观点来看,出麻城,经红安到武汉的方案较好!请你们在进一步论证中给予考虑。

最终京九铁路线能够经过红安地区,这其中便有李先念的功劳。1992年6月21日,李先念因病逝世,享年83岁!

现如今的红安,早已摆脱当初贫困的面貌,老百姓生活幸福安康,这也算实现了李先念的心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