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作者:彩色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1">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h1>

▓ 张澜涛

十九

即使在乾隆这样一位国一把的眼界里,苏州也不绝是一般二般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亦为乾隆皇帝心中首肯的不虞之誉。

乾隆首次下江南的信息,官方早在一年前就向沿途各省的巡抚及总督作了通报,要求他们做好什么准备,搞什么规格项目的建筑物,达到到什么样的阅视效果,交待得一清二楚,就像详尽的说明书一样,照此执行,届时等待工部尚书验收通过,禀告皇上即可万事大吉。

时任两江总督尹继善为恭迎乾隆南巡,在太湖大兴土木,建造了湖心亭,虽说是亭,台阁行道一应俱全,又用心选址,太湖的东西二山与碧波万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尹总督知道乾隆对常州叶家村营盘的“歇凉亭”很感兴趣,于是,他估计乾隆会对他主持建造的太湖“湖心亭”,一定会大加赞赏。

尹继善是乾隆朝著名的巡抚及总督,他早在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及第,能诗文,亦擅书,懂建筑,先后在四川、陕西、云南等地任职,又能协理河防,参与军务,政绩不俗,一直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

按理说“一朝君子一朝臣”,雍正驾崩后,尹继善一如既往地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乾隆南巡时,尹继善任职两江总督,是当时江苏、安徽、江西的总负责人。

作为前朝的遗臣,尹继善是幸运的,他自然会把一份感恩戴德之情,用在湖心亭的建造上。乾隆和母后一行在众臣及随从簇拥下来到了太湖,尹继善率地方官员迎上前去,齐跪在地高呼:“万岁,大驾光临,请您御游湖心亭。”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乾隆看见老臣尹继善亦在跪拜之列,立马上前扶他起来并道:“你是父皇的功臣,五十好几的人了,还在老当益壮为大清社稷鞠躬尽责,朕怎敢接受你跪拜。”

几乎在尹继善站起身来的同时,乾隆叫地方官员们也站起来,一同参与湖心亭的游览,欣赏太湖的水光潋滟与白帆点点愉悦之景。

乾隆和母后游览了亭子,对尹继善匠心独具颇为赞赏:“总督费心了,朕和母后对湖心亭的建造都很满意,江南能工巧匠多,当年建造紫禁城的蒯祥不就是姑苏人吗?”

尹继善回皇上:“万岁,是也,江南蒯鲁班。”母后跟言:“江浙一带自古出人才,尹总督你是人才呢,把湖心亭造得这么美,可有赏头呢。”

乾隆对一旁跟行的袁枚说:“这江浙是袁爱卿的故乡了,能不能背诵一首先人写太湖的诗文,给朕和母后及尹总督听听呢?”

袁枚和纪晓岚一样,都是乾隆深爱的才子,他没扫皇上的兴,脱口背诵了元代湖州诗人韩奕写的太湖一首:岸转青山红树近/船摇碧浪白鸥明/棹歌谁唱弯弯月/仿佛吴侬子夜声。

纪晓岚对乾隆说:“万岁,这韩奕存世诗不多,就二十来首,这首写得好漂亮,在子夜弯弯月下唱渔歌,可有江南意境和情调呢。

乾隆陪母后欣赏亭景与湖景,感到赏心悦目,他从坐椅子上站起身,眺望烟波浩渺的太湖,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那首《望洞庭》,他那皇腔帝调的声音,第一次在江南明珠太湖回荡传扬: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湖南那边洞庭湖的景致,但在乾隆认为,太湖比起洞庭湖来,其美其境,丝毫不输洞庭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珅知道皇上和母后太湖游览累了,就对乾隆说:“万岁,这姑苏的名胜古迹多得很,我们明天陪您和母后游览寒山寺,感受那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翌日,乾隆在寒山寺有没有遇到学问高深的方丈呢?

二十

乾隆与母后及一行南巡的团队,来到唐代诗人张继在其《枫桥夜泊》中所言“姑苏城外寒山寺”。

寺庙里方丈也是事先接到了通知,率众僧双手合十坐于地,齐诵地方官员教说的统一口径的话:“阿弥陀佛,欢迎万岁御巡寒山寺。”这是乾隆南巡所到之处,独享的最高礼遇,除了官员,各地寺庙在迎接皇帝大驾光临时,也是要行坐拜礼,不同的是用以区别官员的向皇上所行跪拜礼。

方丈看见皇太后跟乾隆走在一起,就像姐弟两个似的,都是眉目清秀的瓜子儿脸,细嫩而白皙的两颊,在温润的春阳映照下泛着晶亮的光泽,是那么灼热着的光彩照人。

方丈说的也是呢,乾隆四十才露尖尖角,她的妈妈顶多比他大个十五六岁的样子吧。再说皇太后在宫中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又是胭脂粉黛的妆扮与保养,怎能不年轻呢?

乾隆问方丈:“和尚啊,这寒山寺原先不是叫枫桥寺吗?后来咋叫寒山寺的呢?”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寒山寺 IC photo

走在乾隆左前右后的刘石庵、纪晓岚、和珅等都知道这个事情,只是要听听方丈给万岁的答案,是不是很他们掌握到的说法相同。

方丈告诉乾隆皇帝:“阿弥陀佛,万岁,这寺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命人建造的,跟江宁(南京)栖霞寺一起开建的,本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万岁说得对。”

和珅听的有些着急了,就跟方丈说:“你还没回答万岁的提问呢,后来为什么要改叫寒山寺的呢?”

方丈回和珅:“官爷,我正要往下说呢,被你打断了话茬儿,万岁的提问老僧岂有不答之理。”

皇太后连忙插话:“高僧你就径直往下说吧,我们都听着你说。”

方丈向乾隆妈妈拱手鞠躬道:“阿弥陀佛,皇太后在上,唐代贞观年间,长安派来一个名叫寒山的高僧,前来主持枫桥寺的斋事,巧的是姑苏也有个寒山,之后枫桥寺就叫寒山寺了。

方丈所言乾隆听的连连点头称是,快到大雄宝殿前了,乾隆便说:“此寒山非彼寒山,枫桥寺因来了个寒山的僧人改名是可信的,和尚你也是可信的。”

乾隆一行观览了寒山寺的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霜钟阁等古迹遗存后,他忽然想起了梁武帝萧衍这个人,说他后来不当皇帝了,让位给了他的儿子萧绛。本该让位给太子萧统的,哪知他在完成《昭明文选》编撰之后因疾而亡。老来丧子,可能是萧衍晚年步入佛门的原因吧?

纪晓岚说:“万岁,萧衍若不步入佛门,我们今天在姑苏城外就看不到寒山寺了,也就没有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千古流传下来的诗了。”

袁枚接着说:“连带也就没有韦应物在《寄恒璨》里写的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的这首诗作的产生。”

不知不觉大半天游览下来,乾隆与母后都有些累了,和珅安排好的8人大轿两驾,分别抬着乾隆与母后,到姑苏织造府用膳、驻跸去了。

乾隆一行刚离开寒山寺不久,方丈一拍大腿懊恼起来:“咋就忘记请皇上留下墨宝,这个机会多难得啊?”怕是乾隆皇帝也不愿意为寒山寺题匾呢?事实证明,后来乾隆五次下江南,每次亦到姑苏,就再也没来过寒山寺,皇上唯一一次的惜墨如金,让千古名刹给中了头彩,史学家们至今没弄清楚原因何在。

乾隆跟和珅说:“明日朕和母后要游览姑苏天平山,告知有关参游者。”

乾隆皇帝会在那里留下墨宝吗?

二十一

乾隆与母后游览姑苏天平山,其阵势比他跟母后游览寒山寺要大得多。

细研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祖皇康熙下江南也曾游览过天平山。原先这山是宋仁宗赵祯赐给范仲淹的,成了范家的私山。清代从先皇顺治开始就对范仲淹顶礼膜拜,将其树立为学习典型,希望本朝不断出现像范仲淹这样的良相,为江山社稷建功立业。因此清朝就把范仲淹从祀于孔庙和历代帝王庙,升级到相提并论的祭祀档次。所以,康熙游览姑苏天平山时,题写了“济世良相”的匾额。乾隆与母后实际就是沿着祖父走过的足迹重游天平山。

二是乾隆从京口一路南下巡游丹阳、常州、苏州,政务江南的成绩显著,解决了百姓告发的很多问题,并参考了母后的意见,打了小偷小摸者的板子;处理了夺人之妻的恶劣事件,将其视为阶下囚关进了牢房;惩治了多名贪腐的官员;将杀人者法办,绝不姑息养奸。乾隆明君之誉在江南民间广为流传。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姑苏太平山风景 IC photo

这些原因都使乾隆与母后对游览天平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乾隆在天平山不仅题写了“宸翰”的匾额,还加写了五言八句的诗作《咏范文正公祠》一首:

文正本苏人/故山祠宇新/千秋传树业/一节美敦伦/魏国真知己/夷维转后尘/ 天平林翠笏/正色立朝身。

一座海拔不足200米的山,却能得到乾隆皇帝的深爱,六下江南四次到天平山,不仅仅因为该山草木葳蕤,蓊郁葱茏,还因为登高远眺,整座的姑苏城尽收眼底,更有范公祠人文元素的加盟,受到康熙和乾隆的青睐,使得天平山毫无悬念地成为“吴中第一山”,名闻遐迩,四时之景不同,从此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乾隆吟完诗作,高兴地对几个文臣说:“朕与母后游天平山都写诗了,众爱卿们不想和一首吗?”

纪晓岚跟乾隆皇帝鞍前马后走的近,最了解皇上的脾性,知道皇上会冷不防的来一手,所以他提前做好了准备,走在山道上心里就开始琢磨整饬句子,他以皇上的五言八句减半作五言四句,当场吟诵给皇上和皇太后及其他臣下与随从们一听:

天平范公祠/姑苏英杰地/虎丘撑腰背/胥门作前蹄。

说句实话,纪晓岚不愧是文学家,这四句写的不比皇上差在哪儿,其意境之高,乾隆听了心里有数的。于是,乾隆赞道:“纪爱卿这四句,朕爱听的,刘爱卿、袁爱卿啊,朕让你们也来湊凑句子,乐呵乐呵嘛。”

乾隆的话音将落,刘石庵接诵起他的五言四句来了:

春阳照天平/祠在山中里/吾皇念范公/江山继前颂。

乾隆对刘石庵后两句大加赞赏,说他写的妙。怕是吾皇二字,听得顺耳吧?乾隆不是对金农梅花图作上的乾隆年某月某日落款有好感吗?刘石庵仿效的就是金农的路子,精明的臣下脑筋总是够用的。

轮到和珅了,虽说写诗不是他的强项,但他没扫皇上的兴,也歪七八扭地整出四句:

绿树峰发翠/满眼葱里碧/转祠一圈走/范公跟我来。

听得乾隆及母后与在场的人个个捧腹大笑,笑和珅写歪诗,还叫人家早已逝去的范大人跟他走,怕是范大人要把他带走才好呢。

乾隆笑后说:“范文正公在世是良臣,可能和珅太爱他了吧?才想把他带走的。”

和珅也不知道自己会写出这句话来的,好在皇上并不排斥他的诗,所以对于其他人的讥笑,和珅一概不往心里去,继续跟着皇上与母后,游览天平山的各色景致去了。

袁枚没准备好,心里是空白,好在乾隆以为几个爱臣都吟过天平山诗了,幸运的袁枚成了“漏网之鱼”,在他认为不动多少脑筋跟着南巡队伍游览锦绣山河,多么轻松、惬意与抒怀。

袁枚有个心理准备倒是做好了,待到乾隆皇帝率领的南巡队伍游览杭州西湖时,那是他的家乡,届时他要多吟诵几首有关西湖的诗。

袁枚记得皇上早在出紫禁城的时候,就跟他说过;“朕与母后巡游西湖,朕与母后到时就要看你的能耐了。”

二十二

乾隆与众臣及侍卫等人,陪同皇太后游览了寒山寺、天平山,接下来的精彩之游当数遍布姑苏城的各式园林,这是乾隆皇帝最想看的姑苏特色风情,是他向往的、锦绣江南的佳绝景观。

从苏州园林资料来看,乾隆六下江南时,比较完善及可供皇上和皇太后游览的园林有留园、网师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西园、曲园、朴园、怡园等。

存在决定游览。嘉庆至光绪年间建造的后续苏州园林,当然不在乾隆与母后的游览之列了。

在乾隆皇帝撰写的《南巡记》 里,记录了乾隆与母后比较喜欢游览的姑苏园林分别是: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曲园,尤其喜欢狮子林。

在乾隆和母后看来,他们最喜欢狮子林的理由是,假山怪石巧夺天工,气势恢宏,令人目不暇接。奇峰怪石之间,飞瀑流泉,洗尽铅华,隐没于花木扶疏之中,各类古树名木,如桅参天,厅堂楼阁,精巧细致,无不让乾隆与母后看后大加称赞。

在游到一处石头迷宫的时候,打小好奇的乾隆,执意要进入迷宫一探究竟。母后及随行的官员劝阻皇上不要进入迷宫尝试,以防不测。

难怪史学家们对乾隆颇有微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此时,不听母后与众臣及侍卫劝阻的乾隆,自恃文武全才,压根没把小小迷宫放在眼里,毅然决然地进入迷宫探奇,无视于危险的存在。

乾隆在狮子林迷宫中,左走右绕,前瞻后瞧,兴致十足,玩得自得其乐,越发不可收拾。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面对这布局巧妙的迷宫,乾隆一头雾水,顿时傻了眼,一个时辰(2小时)快过了,他还没找到迷宫出口究竟在哪儿,此时乾隆内心里产生了惧怕感,顾不得皇上的颜面,大声呼喊来人救驾。皇太后在迷宫外被吓得周身颤抖,要求臣下和侍卫快快去救驾皇上。

众臣与侍卫赶紧冲进迷宫,将乾隆皇帝带出宫门外。他的惧怕心理很快平复下来,不无尴尬地笑着对纪晓岚、刘石庵、和珅说:“朕小看了迷宫,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设计者的巧妙所在。”

乾隆的心情好起来,挥毫疾书“真有趣”三个大字,赐给狮子林。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跟随乾隆南巡的状元黄熙,见乾隆皇帝题写的三个字太过通俗,如果真以此题流传到后世,恐怕会有损皇上的颜面,但又不好直接说出理由,遇到了乾隆在金山寺一样的尴尬,记得后来被纪晓岚的一句:“臣又见”化解。这次轮到新科状元黄熙给乾隆解围了。黄熙稍作思考之后,扑通跪拜在地说:“皇上这三个字的书法绝伦,遒劲有力,尤其是中间“有”字简直可言入木三分,希望皇上能将这个字赐予臣下。”

一代才华横溢的文化皇帝乾隆,瞬间理解了黄熙的意思,索性就顺水推舟地把那个多余的“有”字赐给了他,自此,化平庸为深邃。

乾隆南巡队伍离开姑苏后,当地主政官员立刻在狮子林建了一座亭阁,并用乾隆写的“真趣”二字命名,这就是我们现在到苏州狮子林游览,所见到的“真趣亭”的由来。

它不仅让我们后人记得了乾隆皇帝给狮子林的题字,同时也让我们后人记住了,用虔诚跪拜的方式,帮助乾隆字斟句酌的状元黄熙。辛苦的臣下,跟随皇上南巡,没有聪慧的头脑咋行啊? 下集待续

乾隆狮子林题“真有趣”,状元黄熙扑通一跪:皇上把“有”字赐我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