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帝视角看南宋的灭亡

偏居一隅的南宋之所以灭亡。和文人治国目光短浅有很大的关系。连其码的唇亡齿寒,养寇自重,这些道理都不知道。再加上贪官污吏卖国贼。岂有不亡之理。我们透过历史来看一看南宋灭亡的始末。

宋与蒙古联合攻金

金朝连年侵宋,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国势衰弱。与此同时,蒙古崛起。金连续受到蒙古军的打击,已无力招架。这样,蒙古在1226年灭掉西夏 后,于宋绍定五年(1232)12月,遣王楫使宋,提议与宋联合攻金,宋遣邹伸之报聘,议定灭金后以河南土地归宋。

宋与蒙古结盟以后,宋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南宋孟玫出兵攻占邓州(今属河南)、唐州(今唐河)等地,击败金将武仙于浙水。(汉水支流,今浙川)。金哀宗逃至蔡州后,八月,蒙古都元帅塔察儿使王楫至襄阳,约宋攻蔡,十月,宋将盂珙帅兵万人,携粮50万石,与蒙古将塔察儿合兵围蔡州,蒙古军筑长垒围城。时金尽籍民丁守城,括壮健妇女穿男子衣冠,运大石防御。金哀宗试图突围不果,重又守城。金天兴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宋端平元年)正月,蒙古与宋联军急攻蔡州,蔡州城危急,金哀宗以 自己体肥不便骑马奔逃,于正月初十日(1234年2月9日)传位给族人、东面元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未帝。即位仪式刚结束,宋军已攻入南城,金哀宗自缢焚死,蒙古与宋联军攻占蔡州,未帝为乱兵所杀,金亡。

南宋收复三京的失败

蒙古和南宋合力灭金后,窝阔台汗违背将河南归宋的诺言,只以陈、蔡东南一隅归宋,同时任刘福为河南道总管,南宋朝廷不得已而接受这一改变后退兵,蒙古军主力也北归。南宋一些官员提出乘河南空虚,出兵守黄河、据撞关(今属陕西)、收复三京(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南),乘时收复中原。这种不考虑双方实力,破坏已达成的分界新协议,企图乘虚进占三京,迫使蒙古承认既成事实的提议,遭到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但是宋理宗都听不进去,一意收复三京,以建立不世功勋。

宋端平元年(蒙古窝阔台汗六年,1230六月,金亡刚刚半年,南宋也未经再与蒙古协商,即单方实行收复三京,诏知庐州全子才率淮西兵赴开封,开封蒙古将杀长官崔立降宋。权兵部尚书、荆湖制置使兼淮东制置使赵葵率淮西兵5万经泅州到开封会师,计划先攻洛阳、撞关。七月,宋军先锋抵达洛阳城下,洛阳守御空虚,民众登城投降,宋军遂入城,次日,粮食已竭。蒙古将速不台急由陕州(今三门峡西)返兵洛阳,击败宋军后续部队,洛阳城中宋军出战,胜负相当,但因缺粮只得退兵。赵葵、全子才所收复的州县,大多只是空城,无兵晌接济,加上蒙古军决开黄河水灌开封,宋军多溺死,余众也相率弃城南还,南宋收复河南的行动终于以失败告终。

蒙古侵宋

蒙古灭金后,以南宋为用兵的主要对象。宋端平元年十二月,蒙古遣使责间宋破坏盟约出兵河南,作为侵宋的借口。宋也因此进行了部分防御准备。

次年正月,南宋盂珙进驻襄阳(今湖北襄樊江南部分),分屯樊城(今襄樊江北部分)、唐、邓间,以防备蒙古军南侵。

六月,蒙古决定侵宋,兵分三路大举南侵。

七月,西路蒙古军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统帅侵蜀。十二月,从风州今陕西风县东)取沔州(今略阳),围宋制置使赵彦呐于蜀北咽喉的青野原,宋利州(今四川广元)守将曹友闻往援,击败蒙古军,既而又败蒙古军于大安军(今陕 宁弧),遂引兵扼守风州西南的仙人关。端平三年蒙古合兵50万攻入汉中,宋军退守由陕入蜀的诸山隘。同年九月,阔端大败宋曹友闻军于大安军的阳平关(今汉中西南),曹友闻牺牲。蒙古兵遂长驱入蜀,一月之间,成都府、利州及潼州(今三台)府三路俱陷。西蜀所存,仅夔州)一路,以及潼川府路所属的顺庆府(今四川南充)。蒙古的西路军曾遇至“宋军的强烈抵抗,阔端兵进围文州(今甘肃文县),知州事刘

锐昼夜拒守,博战逾月,城破后殉难,军民死者数万人。不久,蒙古皇子曲出死,阔端遂暂退兵。

宋嘉熙三年(蒙古窝阔台汗十一年,1239)八月,蒙古将塔海再度率兵入蜀,由蜀取道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以达湖湘,宋将盂哄分军屯守湖广西境各要隘,蒙古军不能东出,又败于已东(今属湖北),宋军遂收复菱州。

中路蒙古军于宋端平三年正月南侵,遇到强烈抵抗,但襄阳宋军降蒙。三月,蒙古军陷随(今属湖北)、郢(今钟祥)两州及荆门军(今荆门)。八月,陷枣阳军(今枣阳)、德安府(今安陆)。十一月,蒙古军中路统帅阔出死于军中。蒙古军副帅忒木碍攻江陵(今属湖北)时, 孟珙来救,攻破蒙古军24砦。宋将孟珙又与蒙古军在信阳(今属河南)和光化军(今湖北丹江口市)展开激战,.三战皆胜,遂收复樊城、襄阳。后蒙古将张柔侵宋,也无多大进展。

东路蒙古军于宋端平二年六月,由口温不花及察罕等率军南 下 江淮。十一月,攻入淮西薪(今湖北靳春)、舒(今安徽潜山)、光(今河南演川)州,在攻真州(今江苏仪征)时,被宋知州邱岳置炮设伏所败后北还。宋嘉熙元年十月,蒙古将口温不花攻击黄州(今属湖北),被宋将盂珙所率援军击败。蒙古军转攻安丰(今安徽霍邱西),宋将杜果竭力固守,宋池州(今安 展 池)都统制吕文德率援军突围入城,合力抵御,蒙古军才退走。次年九月,蒙古将察罕率兵号称80万围庐州,新任庐州守将杜果百计固守,又用炮击并乘胜出击,蒙古军又败走。

未镜元年(1241)11月,窝阔台病死。蒙古争夺汗位的斗争激烈。直至 未镜十一年(1251)初,蒙哥继承汗位后,又不断派军向宋进扰。1253年,皇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攻陷大理。此后,招 低 蕃,控制了西南地区,从西 方面对南宋造成了大包围的形势。

宋宝祐五年(1257)春,蒙哥汗下诏大举侵宋,次年二月,自率西路蒙古军4万号称10万侵蜀,分兵三道。一趋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趋米仓关(今四川南江北),一趋酒州(今陕西略阳)。蒙哥汗所部一路占城夺地,宋开庆元年(蒙古蒙哥汗九年,1259)正月,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时宋合州徙治于此,山三面临江,依山筑城,守御甚固),宋知州王坚杀蒙招降使者,坚决抵抗。二月,蒙哥汗亲至钓鱼城下督战,王坚抗击,蒙古军连攻五月不克,伤亡很大。七月下旬,蒙哥汗因攻城受伤死于钓鱼山下,蒙古军解围。

蒙哥汗之弟忽必烈率东路军南侵,当年八月才渡淮,入大胜关(今湖北大悟东北),月末进至长江北岸。九月初一日,蒙古西路军所遣使者从合州钓鱼山下到达忽必烈军营,报告蒙哥汗死讯,请忽必烈北归以继承汗位,忽必烈以不可无功而返,决定北归前加紧攻宋以取得重大战果。随后自阳逻堡(今新洲西南)渡江,三道并进,三次击败阻击的宋军后到达南岸,进围鄂州(今武汉),宋军坚守抗击,蒙古军始终未能攻下。

十一月,蒙古军兀良合台部已由云南入广西,破湖南,攻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也遇到宋军的顽强抵抗。

这时蒙古宗室阴谋夺取汗位,情况紧急,忽必烈妻察必遣使于同月下旬驰至忽必烈军中,请忽必烈立即北返以夺汗位。忽必烈随即回驻长江南岸青山矾(今武汉东北),准备渡江北返,却扬言进军南宋首都临安。

时在鄂州督战的南宋右丞相贾似道遣使向忽必烈求和,愿意称臣纳贡、割让长江以北土地。蒙古军出发在即,忽必烈命使臣前往鄂州谈判,并嘱蒙古使见蒙古军旗动即返回随军北归,蒙古使在鄂州城头与宋谈判正在进行,见蒙古军旗动立即签订密约后返回。兀良合台也奉命北归,鄂、潭两州相继解围。

贾似道隐匿私订和议,而妄称战胜蒙古军,鄂州解围,因而有“再造功”,加官晋爵。

次年(宋景定元年,1260)月初,忽必烈返抵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蒙古诸大臣劝进,遂即汗位。四月,下即位诏,称帝。并于五月首次建年号中统,遣郝经为国信使来宋告即位,并索取岁市。贾似道怕私自议和的秘密暴露,密令淮东制置使拘留蒙古使郝经等于真州。贾似道既对蒙古、宋双方都进行欺骗,又押蒙古使郝经等不遣,也不作防守准备。宋骁将潼川安抚使刘整,以需要边费为蜀帅俞兴所阻,心益疑惧,遂于次年六月降蒙;七月,忽必烈以宋拘禁使臣郝经为背约,下诏侵宋,但忙于镇压内部叛乱,侵宋战事无大进展。

南宋的灭亡

咸淳七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以示正统,是为元世祖。次年二月,迁都大都大兴府(今北京)。

早在 咸淳三年(蒙古至元四年,1267)十一月,刘整“奏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如攻占襄阳浮汉入江,则宋可灭。次年七月,忽必烈命刘整协同阿术围攻襄阳,宋将吕文德艰苦拒守。咸淳五年十二月,吕文德病死后宋军继续抗击。宋咸淳九年(元至元十年,1273)正月,樊城在被围4年后失陷。二月,宋襄阳守将吕文焕降元,历时5年的襄樊保卫战结束。

元军占领襄阳后,次年六月决定大举伐宋,以伯颜领河南等路行中书省,并晋升为统帅,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路侵宋。七月,度宗死,子赵悬即位,年仅4岁,是为恭帝,理宗皇后谢道清以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初,元军已顺流东下,宋沿江城邑纷纷败降。二月,宋相贾似道以战舰2500艘、战士7万,抗击元军于丁家洲(今安徽贵池北),伯颜命左右翼骑兵夹江而进,炮声远震百里,宋军大败,贾似道逃往扬州,江东及淮西诸郡相继败降。

同年十一月,伯颜分军三路直奔南宋首都临安,阿刺罕率西路军从建康出广德,东路董文炳率舟师向瞰浦(今浙江海盐南);伯颜从中路节度诸军,定期会于临安。

元军长驱直入,宋将王安节保卫常州达两月之久,十一月中旬常州破,死者无数,邻邑望风奔溃,遂迫临安。次年正月初八日(1276年2月4日),伯颜进至皋亭山(今浙江杭州东北),宋遣使迎降,但还求保留宋朝。次日,勤王抗元的文天祥被宋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并奉命与伯颜交涉,文天祥因坚持不降而被元军扣留。二月初五,南宋恭帝降。五月初,恭帝及生母全太后等被押至大都,6岁的宋恭帝被降封为流国公,元至元十九年(1282)被迁往上都(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后为僧,元至治三年(1323)死。

从1235年窝阔台汗对宋用兵至1276年伯颜入临安,南宋恭帝降,共约40年之久。

透过历来看南宋还是有几个能干的将领的,可惜无数将领奋力拼杀却抵不过一个贾似道这种混蛋卖国求荣.孟珙,杜果,吕文德等人战绩颇不俗,可是却没有什么名气.

南宋对于蒙元经过藏地侵入大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导致了被东西夹击的局面。

南宋丢失四川是战略上重大损失.像四川这种最易守难攻的地方南宋居然最先丢掉,在蒙古骑兵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的秦岭败的一塌糊涂,明显是战略上水平太差没有很好的布置军力。

每当重大的历史变革总逃不过一个势。再牛逼的人,在牛逼的国力,在大势面前也是很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