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日,美国休斯敦。
这座有着“太空城”之誉的城市,今天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从这位客人踏足美国土地的那一刻起,就在这个“超级大国”里刮起了一阵猛烈的“邓氏旋风”。
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邓小平!
按照预定的行程,邓小平将在今天晚上到达休斯敦40英里以外的一个叫做西蒙顿的小镇观看马术竞技表演。
下午六点左右,年过古稀的邓小平迈着矫健的步伐出现在了下榻的赫亚特旅馆的前厅里。只见邓小平神态轻松、面带微笑,而护卫在他前面和两侧的中方安保人员,精神则是高度紧绷。
他们肩负重要使命、必须要在这趟“险象丛生”的访美之旅中保护好邓小平的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懈怠。
邓小平的身后,同样也跟着一个神情专注的人。他叫做凯利,是美方安排的安全警卫人员。
邓小平访美之前,中国方面曾跟美国商定,此次访问的安全责任必须由美方承担。
因而,凯利不敢不全力以赴。可是,凡事总是怕什么来什么。突然间,一个来意不明的陌生人冲到了凯利与邓小平之间……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邓小平身边的保卫人员将会如何应对?一趟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访问之旅,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凶险?

(邓小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一、“敌情严重,切不可掉以轻心”</h1>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基辛格、尼克松的相继访华,中美关系逐渐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敌对、冰封状态,开始恢复正常化。
然而,此后数年间,由于尼克松“水门事件”的爆发等各种原因,导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步伐趋于迟缓。
七十年代末,在邓小平的亲自主持下,中美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两国即将建立外交关系!
当时,美国的国家总统是吉米 卡特。卡特与中国、与邓小平素有渊源。卡特的舅舅是一个传教士,从他那里,年幼的卡特就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情况。
(卡特)
出于对异国风情的好奇,卡特从小就想到中国看一看。这个愿望,终于在他25岁的那年成为了现实:卡特随着一艘美军潜艇来到了青岛的一个海军基地。
那是1949年的四、五月间,邓小平正率领着军队包围了青岛,为青岛人民的解放而与敌人进行着最后的战斗。
当时的卡特绝对想不到,三十年后,他将与邓小平共同成为中美友好的见证人。
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卡特邀请邓小平对美国进行访问。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致电卡特,祝贺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回应卡特此前的邀请称:“我期待着本月底访美期间同阁下会晤,并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给美国人民。”
(1979年1月2日,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举行招待会庆祝中美建交)
邓小平的访美之旅,就这么确定下来了。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对于中国来说,这都将是一件“历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
但是,当时的中国政府还有一件十分忧心的事情需要慎重对待。那就是:邓小平在访美期间的安全问题。
中国政府的这个担忧,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台湾的国民党当局。
众所周知,自从蒋介石败退台湾以后,就试图依靠美国的支持,实行所谓的“反攻大陆”的计划。
如今,中美建交,这自然是国民党反动派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邓小平访美的消息一经发布以后,一个台湾的高级特务就毫不掩饰地扬言,要在邓小平访美时“给一点颜色看看”。
不仅如此,据中国相关方面收到的消息来看,活跃在美国的“蒋方人员”,大规模地收买流氓、打手,还胁迫一些台湾留学生,准备在邓小平访美期间组织“示威游行”。
甚至,他们还策划了收买“意大利枪手”去暗害邓小平的阴谋。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台湾特务的恶意破坏活动,我们可以说是有过严重的教训。
众所周知的1955年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就是台湾特务针对周总理策划的一出谋杀行动。
九年以后,台湾特务又如法炮制,在刘少奇访问柬埔寨的时候,精心制造了一起爆炸事件,企图谋害刘少奇和西哈努克亲王。
虽然台湾方面的这些阴谋最终都没有得逞,但前车之鉴,却不可不慎思。毕竟,邓小平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
除了台湾的反动势力不让人省心之外,美国也不太令人放心。这也是中国忧虑的另一个方面。
当时的美国,治安情况并不是特别好。按照美国的法律,国民有持枪自由,这导致了彼时两亿人口的美国,民间就有1.5亿支枪。
大量的枪支,让美国的枪击案成为了家常便饭。有人曾经如此总结过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每两分钟要响一枪,每24分钟就要打死一个人”。
更有甚者,在美国的历史中,重要政治人物遭遇不测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凡此种种,都不能不让中国方面重点关注邓小平的安全问题。在国务院几位副总理的主持下,相关方面的负责人针对这一问题召开了许多次会议,所有人的一致看法都是:敌情严重,切不可掉以轻心。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飚不断强调说:“邓小平的安危就是国家的安危……一定要绝对保证安全,不能发生任何意外事件”。
(耿飙)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二、层层设保,临行又生“意外”</h1>
为了确保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必须要跟美国方面进行妥善的沟通。
其实,在安全问题上,邓小平曾经有过指示,他表示:在访问期间的安全责任必须由美国承担。
落实邓小平的这个指示,就更需要与美国事先实现良好的协调。
为此,中央决定成立一个小平访美安保组。由公安部副部长、被誉为“中南海保镖”的凌云全权负责,在邓小平正式访问之前,安保组的几位同志先去美国打前站。
1月12日,安保组落地华盛顿。当天晚上,安保组的人员没有顾得上休息,就立即与接待他们的中国驻美联络处召开了一个讨论会议。
(凌云)
从驻美联络处那里,安保组了解到了一个意料之中却又非常棘手的情况。在美国的台湾“蒋帮人员”和台独势力,已经准备好了在华盛顿以及其他邓小平将要访问到的城市里,举行“游行示威”。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相关部门已经根据有关法律,批准了他们的“游行示威”。
虽然在国内,安保组已经对相关情况有所耳闻。但是,到了美国,他们更加感到了事情的急迫性。
与美方的会谈,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天,双方在白宫展开了会谈。对于安保组此前已经掌握的“蒋帮人员”将要举行游行示威的情况,美国联邦安全局负责国宾安全的官员泰勒,给予了肯定的证实。
他解释说,这是美国法律所允许的,即使他们要在白宫外面游行,政府也无法阻止。
(白宫)
当然,泰勒也明白中国方面的担忧,表示一定将示威游行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他们不能接触到邓小平。
对于我方要求的,由美国承担安全责任的问题,泰勒承诺美国一定会负责的。
他还透露说,在总统卡特的亲自关照下,“整个安全工作将在安全局的统一计划和指挥下,组织警察、情报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完成”。
得到了美国的保证以后,安保组在心里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随后的几天,安保组逐一考察了邓小平访问过程中将会到达的地方,并当场就相关的礼宾和安全细节与美方确定了具体的方案。
做完了这所有的事情之后,安保组此次的“探路”之行,才算是功德圆满。
安保组回到北京以后,距离邓小平预定的访美日期,仅剩下不到十天的时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美国那边又传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在华盛顿,反华势力挑起了一桩严重的挑衅事件。中国驻美联络处的玻璃被砸坏了,甚至连门楣上的国徽都被那群丧心病狂之徒给扣了下来。
虽然美国警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挑衅者抓捕归案。但是,这件事情的发生,又给担负邓小平安保工作的人员们,增添了一道压力。
此前,泰勒曾经询问过中国代表团有多少安全人员,得到的答案是8个,其中还包括一同前来的方毅副总理的一名警卫。
为数不多的警卫力量、险象丛生的访问环境,让每一个“中南海保镖”不得不在即将到来的访问之旅中枕戈待旦。
1月28日,那天是中国的农历大年初一。而邓小平的访问,就选在了这一天启程。
(春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选定这个日子作为出访日,也是邓小平在刻意向世人昭示:“中美关系史上一个共同的时代开始了”。
上午八点,邓小平带着夫人卓琳、副总理方毅等20余人组成的代表团,坐上了波音707—2406号专机前往美国。
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专机准备起飞的时刻,又一个插曲发生了。当时,北京到华盛顿还没有开辟直通的航线。
所以,邓小平的专机必须先飞到上海的虹桥机场,然后在那里加油,并让美国领航员进入飞机,引着飞机进入美国。
可是,就在专机在北京机场滑行准备起飞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上海即将迎来大风大雨的预报。届时,虹桥机场的能见度将不足1千米,飞机根本无法降落。
(上海虹桥机场)
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机组人员不敢贸然起飞,只能先退回停机坪等候。然后,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两套方案,来请示邓小平。
第一个方案是避开恶劣天气,改天再飞;另一个方案则是,趁着现在的天气还凑合,飞机马上起飞。
访美日程的安排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邓小平不愿意随意更改。所以,在听到请示以后,他立即斩钉截铁地表示:“起飞,现在就走!”
所有人苦劝无果,只能执行邓小平的命令。幸运的是,到了虹桥机场,专机有惊无险地安全降落了。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仿佛在预示着,访美之旅并不会一帆风顺。前路多艰,还有许多苦难在等着那位坚毅而无畏的老人去克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三、华盛顿“历险”:盛大欢迎下的暗流涌动</h1>
当地时间28日下午3点半,邓小平乘坐的专机终于顺利地到达了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刚下飞机,邓小平就看到了前来迎接的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夫妇,国务卿万斯和他的夫人也来到了现场。
除了众多政界要人之外,现场更是挤满了各大媒体的记者。看到如斯盛况,就连见多识广的美国记者也不禁感叹:“这是破格的”、“是超国家之首级待遇!”
美国记者之所以有如此感慨,是因为按照华盛顿成例,一位外国元首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通常也只是会派一名高级礼宾官员前往机场迎接。
而国务卿则仅仅是等候在华盛顿市中心的纪念碑附近迎候而已。
邓小平访美,使用的名义是中国政府副总理,如此的接待规格,确乎是可以看出美方对此次外交活动的重视了。
但是,在这盛大的欢迎场面之下,涌动的却是各路牛鬼蛇神的阴谋诡计!
29日,卡特以迎接外国政府首脑的全副礼仪在白宫南草坪为邓小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邓小平与卡特)
可是当中美双方人员赶到仪式现场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南草坪正前方的拉斐特国家公园里,已经打出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旗帜和标语。
虽然情形确实如泰勒之前保证的那样,“示威”的人群,离邓小平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由于相隔并不是很远,耳边不时能听到对面传来的嚎叫声,着实为这场欢迎仪式增添了一丝不愉快。
不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邓小平并没有理会这个不和谐,而是面色和缓地与卡特并肩站在讲台上,听着卡特致上的欢迎词。
然而,就在卡特的欢迎词即将念到尾声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发生了!
只见下面的记者群中,突然站起来了一个戴着红色贝雷帽的女人,她大声地喊叫着,试图将所有的吸引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邓小平访美)
果然,在场的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个女人吸引走了。就在这时,从记者群里又蹿出来了一个穿着黑色皮大衣的男人,趁人不备、以极快的速度越过了警戒线,朝着讲台上的邓小平冲去。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能看到这个行动迅速的男子,一边走还一边动作熟练地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短刀!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个危险的男人即将靠近邓小平的时候,美国方面负责安保的特工组长斜刺里猛得冲了过去,将揣刀的男子撞倒在地。
就在这时,另外三名特工也冲了上来,他们一起将男子制服并带离了欢迎仪式。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这才算是顺利化解。
(面带微笑的邓小平)
现场发生了这么重大的意外,中方的几名安保人员精神瞬间更加紧张了起来。
然而作为中心人物的邓小平,脸上却始终带着微笑,保持着一名出色领导人的风度,仿佛那些危险,与他毫无关系一样。
白天的意外顺利处理完毕以后,卡特又在当晚七点钟,为邓小平举行了欢迎国宴。当时有人说,这次宴会是“全世界多数人今晚所注视的筵席”。
但是,当所有人都将自己的目光放在这场满室生香的宴会上的时候,却不知道在国宴的门外正在发生着另一件预谋已久的事情。
当时,白宫外面聚集了非常多的闹事者。他们情绪激愤、动作危险,甚至还与警察产生了冲突,十几名警察被打伤了。
不过幸运的是,最终这帮别有用心之人还是被制服了,没有对宴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这是邓小平到达美国的第二天,竟然就接连发生了两次意外事件,中方的安保人员不能不对此格外重视。
第二天一大早,在正式访问中以负责安全事务的特别助理身份随行的凌云,再一次见到了泰勒。
泰勒对这两起突发事件进行了许多解释,并通报了相关的处理情况。
凌云对昨天的事情还心有余悸,他一再地提醒美方在接下来的访问行程中,要注意防范类似的突发事件。
泰勒满口答应,保证绝对确保邓副总理的安全。然而,在接下来的行程中,邓小平将要经历的凶险,却远不止这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四、危险不断,访问美国地方惊险重重</h1>
邓小平在华盛顿访问了几天以后,按照行程将要在2月1日离开华盛顿,前往美国几大重要城市进行访问。
上午九点,邓小平改乘美国总统“空军一号”专机从安德鲁斯基地起飞,并于一个半小时以后到达了佐治亚州的多宾斯空军基地。
(空军一号)
邓小平此行,将要重点前往卡特的老家——亚特兰大访问。亚特兰大除了是卡特的老家之外,更为著名的是,它也是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故乡。
在从空军基地乘车前往下榻酒店的路上,前来迎接邓小平的亚特兰大市市长杰克逊,郑重邀请邓小平参观马丁•路德•金的陵墓。
杰克逊的这个邀请,是突如其来的,因为此前确定的访问日程上,根本没有这一项。虽然如此,邓小平还是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杰克逊的提议。
邓小平在华盛顿的访问就时有意外发生,到了“外地”,中方的安保人员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对于这个突然增加的行程,安保人员都非常担忧。
美国方面对此行的安全,也并不十分自信。中午的时候,泰勒找到了凌云,告诉他说:“我们认为到那里去安全上有问题,现在时间已经很紧迫,希望你能够帮忙,取消这个活动。”
(马丁•路德•金)
可是,这个活动是美国市长亲口邀请,邓副总理亲自答应的,怎能说取消就取消?
于是,凌云回绝了泰勒的这个请求,然后告诉他:“去与不去应当由你们做出决定,如果去,你们必须对邓副总理的安全给予保证”。
除此之外,凌云还要求泰勒,尽快沟通商议出一个决定,然后告知自己。
一个小时以后,泰勒又回到了凌云的房间。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进来的泰勒,脸上带着高兴的笑容,嘴里也兴奋地说着:“金的墓地可以去了,安全已经没有问题了!”
这话倒是让凌云疑惑了,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泰勒是哪里来的自信,能够完全保证安全呢?
原来,是亚特兰大市政委员刚刚做出了一个决定:在金牧师墓地所在地区的居民从现在起一概不准出门上街!
釜底抽薪,倒是一个解决办法。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凌云还是决定亲自到墓地去探看一番。
(马丁•路德•金纪念碑)
到了墓地之后,凌云发现果然附近的街区已经悄无一人了。有的高楼之上,还停着直升机在严阵以待。
亲眼看到这种情况的凌云,心中的担忧终于逐渐消散了一点儿,邓小平的金墓之行,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下午三点,邓小平在马丁•路德•金父亲和夫人的陪同之下,来到了马丁•路德•金的陵墓。由于事前安保人员的努力,这次的行程进行得非常顺利。
而且,也因为邓小平的这个行为,得到了广大美国黑人的热烈拥护。
第二天,邓小平离开了亚特兰大,准备前往休斯敦访问。临来之前,许多反华势力将要在此地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的意图,已经被中美的安全人员掌握了。
(休斯敦)
到了下榻的赫亚特旅店附近的时候,凌云等中方安保人员果然看到有几百个人集结在马路对面。
见此情况,凌云等人连忙提高警惕,护送着邓小平安全到达了旅店。
尽管高度警醒,但是当天,还是意外连连。
先是有一名极端分子乔装改扮混进了旅馆的大厅,当邓小平从电梯里出来之后,那名极端分子立马从怀里掏出了一包不明物体扔向了邓小平。
邓小平戎马半生,对极端分子的这个“小伎俩”并不看在眼里,始终镇定自若。
但是却吓坏了旁边的安保人员,由于并没有看清极端分子扔出来的具体是什么,他们还以为是炸弹,连忙打开架势,护住了邓小平。
好在,安保人员猜想的情况并没有发生,那位极端分子扔出来的是一包反华传单。
(邓小平在休斯敦)
这次意外再一次有惊无险地度过了。然而到了下午,还是在赫亚特旅馆,邓小平又遇到了一次险情,这次的意外可以称得上是他访美九天中,最为惊险的一次,也即本文开头提到的故事。
那个来意不明的陌生人冲到邓小平与美国安全人员凯利中间时,凯利迅速做出了反应,立马跨步上前,用胳膊狠狠地把那个人击倒了。
在附近的警卫人员,这时才一拥而上,把人给带走了。
而中方的随护人员则始终紧紧地护卫在邓小平的身边,把他安然地送到了车上。
根据美国事后的通报来看,那天突然冲到邓小平身后的男子,正是美国最老的恐怖组织三K党的成员!
如此危险的人物,竟然就那么明晃晃地出现在了邓小平的身后。凌云每想及此,就异常紧张。
(三K党)
当天晚上,凌云就约请泰勒喝咖啡。在交谈的过程中,凌云再次对泰勒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我们的要求是要有百分之百的保证”。
然而,泰勒却推说:“事情哪能都是百分之百的呢?”
面对泰勒的说辞,凌云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告诉对方:“对邓副总理的安全绝不许有万一,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如果发现不安全的问题,希望及时告诉我,实在不安全,有的地方可以考虑不去”。
在凌云强烈的要求下,第二天美国果然提升了警卫部署,还动用了防暴队,三步一岗、七步一哨。
在我方护卫人员的精诚不懈下,邓小平终于安全顺利地结束了在美国为期九天的访问之旅。
结语: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中国政府决定了的大政方针,岂是几个宵小之辈所能破坏的?久经战阵的邓小平,又岂是三五反华分子所能轻易伤害的?
在邓小平的访美过程中,我方随行的安保人员虽然只有八名,但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朝乾夕惕,忠于斯职,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护卫任务。
邓小平在美国与众议院多数党领袖赖特会面时,赖特曾经如此对邓小平说道:“现在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结束了彼此的隔绝状态,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将会谈到您这次访问”。
而在邓小平结束访问的时候,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也发表评论称:“这次访问对中国和美国,以至对整个世界的巨大影响,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进一步显示出来”。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中美两国当时的论断都是符合发展大势的。
所有人都不应当忘记,数十年以前,那个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远赴重洋,在重重危机之下,揭开了中国外交史的新一页……
参考文献:
王平封、李佃强:《邓小平轶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陈天璇、班纬、徐剑梅、傅双琪、余玮.“旋风九日”,邓小平访美[J].今古传奇(双月号),2018,(第5期).
傅红星.邓小平访美背后的历史细节[J].华声文萃,2018,(第12期).
程中原.美国刮起了邓旋风 ——1979年邓小平访美始末[J].世纪风采,2019,(第1期).
邓小平访美历险记[J].今古传奇(人物版),2015,(第5期).
凌云.旋风九日:邓小平访美历险记[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6,(第12期).
吴晋.1979年随邓小平访美[J].百年潮,2009,(第2期).
郭曰方.1979年,跟随邓小平访美的日子[J].海内与海外,1997,(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