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年古镇•吴城风釆”诗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江西永修吴城,古为江西军事重镇,商贸巨镇,渔业名镇;今日是名扬海内外的国际候鸟小镇。这里,扼江西五大水系,三国吴王大将太史慈在此筑城镇守;这里,古代水运十分发达,是“江右商帮”发祥地之一,与汉口、景德镇齐名;这里,是雁鹤天堂,候鸟故乡,“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无数历代名人游历于此挥写了诸多名联佳篇,这里是第二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主会场开幕式所在地,为策应省“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展现古镇当年风采,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书法载体形式宣传、推介永修文化旅游名片,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永修县委员会、永修县人民政府、九江市文联联合举办 “千年古镇·吴城风采”诗联书法大赛。现将有关征稿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主办: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永修县委员会、永修县人民政府、九江市文联

承办:永修县委宣传部、永修县文广新旅局、永修县文联、九江市书协

协办:吴城镇人民政府、永修县美术馆、永修县书协

二、征稿日期

本启事自公布之日起,至2021年11月20日结束,以当地邮戳为准(请选择快递邮寄),拒收逾期投稿作品。

三、征稿要求

(一)投稿范围

面向全国,凡年满18周岁以上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是中国书协会员的,随作品邮寄中国书协会员证复印件,免初评。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历代名人游历吴城诗联名句(附后)

或根据江西省永修县吴城镇风土人情进行诗联创作,篆刻内容从附件内容中选取。

2、作品规格:投稿作品分为书法、篆刻两个部分。

(1)书法部分: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为6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一律为竖式。小字类作品(单字直径为2cm以内)尺寸为4尺整张以内(高度不超过138cm,宽度不超过69cm),一律为竖式。所有作品请勿装裱。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评选。

(2)篆刻部分: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两个以上边款,贴在4尺对开的竖式宣纸上。评审结束后由组委会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参展,原石展出后由出资方收藏。如不寄原石视为放弃入展资格。

(三)投稿数量

每位作者投稿总数不得超过2幅,作品一次性寄出,不接收第二次投寄作品。限于人力,所有作品一律不退,不办理换稿、退稿等事宜。

(四)费用

此次展览不收参评费。

(五)填写信息

1、请在作品背后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作品书体、作品名称。所有投稿作品请一律附释文。

2、为便于准确登记,及时联系作者,请连同身份证复印件和书写内容使用的版本复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

(六)书写材料

为了评审、装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应选择高质量专业书画用纸,避免使用易折断、易破损的纸张类材料。

四、评审

1、由江西省书法家协会聘请专家组成本次展览评委会,制定评审细则、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委守则,明确违规的处理办法,阳光公正评审。

2、 “千年古镇·吴城风采”诗联书法大赛评审初步定于2021年11月举行。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30名,入展作者150名。

3、本次展览将维持高抽查比率,实行计分制,在综合考评被抽查作者创作水平的同时,严查代笔行为。凡经面试确认投稿作品非本人书写(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联,已在公开出版物发表的古今作品),三年内不得参加江西省书协主办的任何展览,并被列为今后展览必查对象,同时视面试具体情况将结果刊登在江西省书协网站及相关专业媒体,或通报其所在团体单位,并取消入展资格,直至取消江西省书协会员资格。

4、文字审读:评审中,加强对文字正误、字法规范的审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

五、展览

展览拟定于2021年12月在江西省永修县举行,届时将展出200件左右的入展作品。

六、出版

展览开幕式之前出版《 “千年古镇·吴城风采”诗联书法大赛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凡入展作品者赠送本次展览作品集一册。

2、一等奖,奖金8000元/名;二等奖,奖金5000元/名;三等奖,奖金3000元/名;优秀奖,奖金1000元/名。(作者奖金均为税前)

3、非会员书法作品获三等奖以上作者具备加入江西省书法家协会条件,优秀奖、入展作者具备加入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4、本次获奖证书、入展作品集将在活动开幕后一个月之内寄达作者。

八、收稿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绿地左岸商业中心6-702室(邮编:330108)

联系人: 李芳 清泉

电 话:13970876687 13330081818

九、其它事项

1、对代笔的举报长期有效。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理。联系人:刘帅、胡友根,电话0791-86269826,邮编:330046。

2.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要求。

4.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江西省书法家协会。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

2021年9月16日

附:历代名人游历吴城诗联名句

“千年古镇•吴城风釆”诗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一、楹联

“千年古镇•吴城风釆”诗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宋苏轼题望湖亭:

战舰列千乘便矣周郎观水阵

危亭经百劫岿然彭蠡听渔歌

明唐伯虎题望湖亭:

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名成奇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观

明宁王朱宸濠题望湖亭大门:

能容湖水心胸阔

得见庐山面目真

清曾国藩题望湖亭:

手摘飞星挂庭柱

心随去鸟入湖天

五夜楼船,曾上孤亭听鼓角

一樽浊酒,重来此地看湖山

清刘镛书《西昌大观》横联:

手摘飞星挂庭柱,

清郑板桥望湖亭留墨: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饶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清左宗棠题吴城全楚会馆联

到处便为家,望楚尾吴头,异地同临明月色

他年谁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邻看

清王益吾题吴城全楚会馆:

宾馆喜重逢,同上吴城观日月

乡关渺何处,却寻衡岳望归云

清李文远题望湖亭:

簇新亭阁快登临,俯看千顷湖光,问谁是中流砥柱

弹指沧桑增感慨,喜见万家烟火,应无忘盘错勋劳

清贺寿慈题望湖亭:

欲上危亭,但到半途须努力

久居平地,那知高处不胜寒

清阮元题望湖亭:

胜利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

清游自喜,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卓尔不群,高居吴山擎日月

公然居正,阔容蠡水撼人天

清冯展云题望湖亭:

东下壮军声,横槊高歌,遥想一时豪杰

北归停使节,落帆小泊,闲看千里湖山

清王德章题望湖亭:

把酒倚斜曛,看不尽万顷烟波,诗料似因闲宫设

凭栏思往事,历尽了几番烽火,战功犹听野人谭

清题望湖亭:

浮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即是家

彭蠡波光推案白

匡庐山色入栏青色

清龙树题望湖亭戏台:

观千古真人,问谁是鸡犬升天,蛟龙出井

演历朝循吏,曾几见平成媲禹,忠孝能仙

清名士阮元《题望湖亭》两篇:

得见庐山真面目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知府曹汲珊《题吴城鸿雪轩》:

客已倦游,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风归去

人生如寄,留得观前鸿爪,不妨踏雪归来

清南昌知府、广州人为鸿雪轩题词:

新旧十年行馆雨

雌雄几辈过江风

清冯子良题鄱阳湖鸿雪轩:

泥雪人生几鸿爪

津亭诗句万牛毛

清吴坤修题望湖亭:

万顷湖光浮日月

一楼山色变云烟

清吴坤修题半畮园:

花明树暗全依水

地少人多半借山

清吴坤修题半畮园结岁寒馆:

三升椒雨祛寒捷

一榻棃云入梦香

清吴坤修题半畮园鄱西草堂:

鄱水东来争此土

吴城南望爱吾庐

清吴坤修题半畮园且观亭:

高处星云归一览

闲时风月胜三休

清彭玉麟题望湖亭:

战舰列千军,想当年小乔夫婿,破浪乘风,多少雄姿英发。今我戈船来系楫,吊古凭栏,叹几许事业兴亡,只赢得残灰劫火

湖天开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鹜,无非活泼生机。谁家铁笛暗飞声,悲歌击筑,把那些沧桑感慨,暂付于芳草斜阳

清彭玉麟题吴城全楚会馆:

地接洪都,帝子堂前悬榻口

天连楚水,宫亭湖畔落帆初

清曹汲珊题吴城鸿雪轩:

清冯展云题吴城鸿雪轩:

泥雪人生几鸿爪,

清何栻撰联题半亩园:

清何栻题半畮园如愿亭:

一肩风月谁担去

六面湖山自拥来

“千年古镇•吴城风釆”诗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二、部分诗词

“千年古镇•吴城风釆”诗联书法大赛征稿启事

入彭蠡湖

南北朝·谢灵运

客游倦水宿,风涛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岩照古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缀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吴城赋

南北朝·吴均

古树荒烟,几百千年,云是吴王所筑,越王所迁,东有铸敛残水,西有舞鹤故廛,萦具区之广泽,带姑苏之远山。仆本蓄怨,千悲亿恨,况复荆棘萧森,丛萝弥蔓,亭梧百尺,皆历地而生枝,阶筠万丈,或至杪而无叶。不见春荷夏槿,唯闻秋蝉冬蝶。木魅晨走,山鬼夜惊,不知九州四海,乃复有此吴城。

入彭蠡(鄱阳湖古称)经松门,观石镜,怀谢康乐,提诗书游览之志。

唐·李白

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

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

将于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

况属临泛美,而无洲渚喧。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多,回合千里昏。

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

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

经建昌江

唐·白居易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好似当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吴城览古

唐·陈羽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春过鄱阳湖

唐·释贯休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

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虑,始知行路难。

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早下江宁

唐·钱起

暮天微雨散,凉吹片帆轻。

云物高秋节,山川孤客情。

霜蘋留楚水,寒雁别吴城。

宿浦有归梦,愁猿莫夜鸣。

建昌晚渡

唐·韦庄

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

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

市散渔翁醉,楼深贾客眠。

隔江何处笛,吹断绿杨烟。

泛鄱阳湖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

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

迸鲤似棱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

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

宿彭蠡馆

唐·罗隐

孤独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风雨吟

唐·吴融

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门外流水流澶漫,河边古木鸣萧森。夐无禽影,寂无人音。端然拖愁坐,万感丛于心。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何主。吾囷长满是太平,吾乐不极是天生。岂忧天下有大憝,四郊刁斗常铮铮。官军扰人甚于贼,将臣怕死唯守城。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李膺勾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又岂忧文臣尽遭束高阁,文教从今日萧索。若更无人稍近前,把笔到头同一恶。可叹吴城城中人,无人与我交一言。蓬蒿满径尘一榻,独此闵闵何其烦。虽然小或可谋大,嫠妇之忧史尚存。况我长怀丈夫志,今来流落沧溟涘。有时惊事再咨嗟,因风因雨更憔悴。只有闲横膝上琴,怨伤怨恨聊相寄。伯牙海上感沧溟,何似今朝风雨思。

赠彭蠡钓者

唐·杜荀鹤

偏作渔舟出苇林,蒂花零落向秋深。

只将波上鸥为侣,不把人问事系心。

傍岸歌来风欲起,卷丝眠去月初沉。

若教我似君闲放,赢得湖山到老吟。

彭蠡湖春望

唐·项斯

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

遍草新潮落,连天众雁来。

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

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鄱阳湖

五代·苏祜

气薄衡庐阔,波含翼轸摇。

三江同贡赋,九派异风潮。

似接秦皇岛,应连汉武桥。

石花如可拾,乘月坐吹箫。

泛彭蠡湖

宋·余靖

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

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

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

飓风生海隅,余力千里噎。

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奔雷鸣大壑,连鼓声初厉。

孤舟一叶轻,飘如游在缀。

所有沿流人,未尝轻既济。

逆犹上坡车,顺比飞鸿翅。

直待浮云收,乾坤廊所然。

霁湖光万里,平波色连天。

然后榜兰桡,以避蛟龙害。

我愿修身者,听此操舟态。

长如履临时,终身不危殆。

经鄱阳湖

宋·赵抃

舍陆事川程,霜天晓色明。

长波万顷阔,大舸一帆轻。

无题诗五首

宋·苏轼

黑云堆墨半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亭下水连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鸟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些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南康望湖亭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尤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宋·苏 辙

暮发鄡阳市,晓榜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晴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寒牕牖。

土壤一己从,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钟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后。

或为羁鸠吟,或作苍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飞糅。

萧骚蓬响干,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缟纻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鸲。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荠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恐未觏。

一年将行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

两浆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同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

艰难当有偿,烂漫醉醇酎。

鄱阳湖观打鱼·小龙庙在湖上

宋·杨时

秋高水初落,鳞介满沙脊。

浩如太仓粟,岂复数以粒。

纷纷鱼舟子,疑若俯可拾。

横湖沉密钢,脱漏百无十。

虫虾杂鲂鲤,骈首吐微湿。

小人利口舌,刀杌汙鳞鬣。

鲲鲸亦狼狈,风雨移窟宅。

玉渊有神祠,变化在嘘吸。

胡讵饱羶香,忍视万鱼急。

幽潜不足恃,感叹百忧集。

寄谢漆园吏,于计未为得。

静唱村渔落,斜飞渚雁惊。

云披见云阁,隐隐豫章城。

满江红

宋·吕渭老

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 修门赋,今谁续。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

南乡子

宋·仇远

急雨涨潮头。越树吴城势拍浮。海鹤一声苍竹裂,扁舟。轻载行云压水流。

独倚最高楼。回首屏山叠叠秋。江上数峰人不见,沙鸥。曾识西风独客愁。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宋·张元干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嘴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山绕吴城,修竹外、满林围碧。任孤樯百丈,远牵江色。政简民闲无一事,同游仍是鸳鸾客。到晚年、遗爱续新题,都堪说。修门赋,今谁续。痛饮士,天应惜。正彩霞垂帔,暮风飘瑟。笑疾禅痴今在否,风灯石火同飘忽。去醉乡、深处著身心,休铭栉。

江亭怨

宋·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栏独倚,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扑漉沙鸥惊起,没入苍烟丛里。

所以沿流人,未尝轻既济。

逆犹上坂车,顺比飞鸿翅。

直待浮云收,乾坤廓所然。

宋·范成大

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

雷霆一鼓罢,星斗万里湿。

波翻渔火碎,月落春村急。

折苇已纷披,衰杨尚僵立。

长年畏简书,今昔念蓑笠。

江湖有佳思,逆旅百忧集。

夜闻松声有感

宋·陆游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风吹颿如箭激。

回头已失庐山云,却上吴城观落日。

夜深龙归擘祠门,入木数寸留爪痕。

明朝就视心尚栗,腥风卷地雷霆奔。

归船买酒持自慰,性命平生惊屡戏。

固知神怒有定时,波纹蹙作鱼鳞细。

如今衰病卧林垧,霜覆茆檐月满庭。

松声惊破三更梦,犹作当时风浪听。

将至建昌

宋·杨万里

梅雨芹泥路不佳,闷来小歇野人家。

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

彭蠡湖

宋·朱熹

茫茫彭蠡杳无地,白浪春风湿天际。

东西捩柁万舟回,千岁老蛟时出戏。

少年轻事镇南来,水怒如山船正开。

中流蜿蜒见脊尾,观者胆堕予方咍。

衣冠今日龙山路,庙下沽酒山前住。

老矣安能学佽飞,买田欲弃江湖去。

次韵(二首)

宋·秦观

青发从游各白袍,老来邂逅更陶陶。

尺书继月传双鲤,相见何时咏百劳。

谏草十年聊阁笔,坐棠三郡不更刀。

灵崖泺水堪行乐,时事纷纷剧猬毛。

尽舩京口见停桡,萧洒浑疑谢与陶。

但把好山供胜践,不将余论挂尘劳。

谏垣天上经焚草,藩国年来屡梦刀。

北路近传新政美,未尝因物强吹毛。

晓望吴城有感

宋·陈深

鸣鸣寒角动城头,吹起千年故国愁。

才见专诸操匕首,旋闻西子载扁舟。

霜寒古寺钟声早,月落南园树影秋。

一笑浮华易盈歇,白云长在水东流。

婆罗门引

宋·吴文英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壶冰。西风乍入吴城。吹彻玉笙何处,曾说董双成。奈司空经惯,未畅高情。瑶台几层。但梦绕、曲阑行。空忆双

蝉□翠,寂寂秋声。堂空露凉,倩谁唤、行云来洞庭。团扇月、只隔烟屏。

汉宫春

怀得银符,卷朝衣归袖,犹惹天香。星移太微几度,飞出西江。吴城驻马,趁鲈肥、腊蚁初尝。红雾底,金门候晓,争如小队春行。 何

用倚楼看镜,算橘中深趣,日月偏长。江山待吟秀句,梅靥催妆。东风水暖,弄烟娇、语燕飞墙。来岁醉,鹊楼胜处,轰围舞袖歌裳。

点绛唇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吴城山

宋·文天祥

龙行人鬼处,神在天地间,

彭蠡石怒出,洞庭商泊还。

秋风黄鹤阔,春雨白鸥闲。

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

由剑邑过吴城

自戴南冠离粤境,凄风苦雨过吴城。

寒鸦点点仃伶影,络纬潇潇啜泣声。

夷狄兵戎摧上国,天人正气砥孤臣。

于今重饮鄱湖水,且学啼鹃带血吟。

被俘北归路过吴城

凌云披雾望湖亭,屹立赣水修河滨。

历尽沧桑罹万劫,饱经风雨度千春。

此日登亭神气爽。百代名胜载酒兵。

六朝古迹招诗客,几忘囚服束吾身。

望湖亭

宋·掲傒斯

远棹开残雨, 携筇陟古亭。

风高万木落, 天阔数峰青。

草色凝幽寂, 岚光暗杳冥。

匡庐云正断, 何处望神京。

宋·解缙

吴城堤上草萋萋,楼观苍茫曙色微。

一自英雄争战后,两川鸥鸟自忘机。

青山拍拍风沙满,红叶萧萧浦树稀。

遥忆故乡何处是,望湖亭下有渔矶。

南宋·李鼎

亭上湖光一望平,望中秋色动离情。

千帆冉冉依天尽,万木萧萧作雨声。

幔卷烟云山隐见,地分吴楚势纵横。

乾坤一剑疏狂客,醉倚危栏待月生。

鄱城晚眺

南宋·艾性夫

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

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

风静渔歌近,波摇雁影分。

未应陵谷变,不得问番君。

望彭蠡

宋·严粲

万壑气交会,今知楚泽雄。

水明才辨树,雾合忽迷空。

远浦沈初月,孤舟乱去鸿。

阑干已愁思,渔唱入苹风。

晓发吴城山

宋·欧阳彻

风扫阳侯雪阵平,雨催摩詰画图成。

气吞浦溆重林尽,秋著江湖去鸟明。

厚禄故人无一事,长年三老伴余生。

会须满意开怀抱,到眼庐山不世情。

宋·胡大成

地尽三江外,亭窥九派中。

水光深浴日,山色远依空。

极浦浮征棹,长天度朔鸿。

剑如冲斗近,星可泛槎通。

鬒发随年换,登临自古同。

朗吟湖上作,漂泊忆苏公。

宋·回阳子

望湖亭下水沄沄,五老峰头已夕曛。

隔岸山光凝白昼,绕亭树色易黄昏。

断碑埋没藏秋草,古庙荒凉锁暮云。

不用登临更怀古,离人到此倍消魂。

元·虞集

水国微茫宿雨收,望湖亭下暂维舟。

昔人已去空陈迹,今我重来忆旧游。

数点归鸦彭蠡暮,一声羌笛楚江秋。

陵迁谷变知多少,依旧高亭枕碧流。

元·掲傒斯

远棹开残雨,携筇陟古亭。

风高万木落,天阔数峰青。

草色凝幽寂,岚光暗杳冥。

匡庐云正断,何处望神京。

送客洞庭西

元·杨维桢

送客洞庭西,雷堆青两两。

陈殿出空明,吴城连苍莽。

春随湖色深,风将潮声长。

扬柳读书堂,芙蓉采菱桨。

怀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元·胡奎

鸥外青波雁外山,望湖亭下系归船。

夜深起坐占风信,人在珠宫月在天。

浪淘沙·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

元·王旭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登望湖亭

明·刘基

长江水褐湖水清,亭前涛击鲸鱼鸣。

山头吐云山下雨,杨澜左蠡何时平。

彭蠡

明·徐祯卿

茫茫彭蠡口,隐隐鄱阳岑。

地涌三辰动,江连九派深。

扬舲武昌客,兴发豫章吟。

不见垂纶叟,烟波空我心。

明·罗洪先

望湖亭上云欲垂,望湖亭下水弥弥。

云光水色望无极,立尽亭前日幕时。

明·乐镗

吴城高阁俯青鬟,万顷望湖一望间。

积雨满天云黯黯,长风吹浪水潺潺。

鱼龙夜泊孤根没,鹳鹤朝飞别浦还。

细读坡翁亭上句,始知此地有仙颜。

明·陈宗虞

偶尔停江驿,胡然陟古亭。

江长天其白,山碎鸟俱青。

断石留元碣,苍苔剥宋铭。

栏杆斜日下,错落拥春星。

明·樊王家

望湖亭上望湖光,蘋蓼微风近有霜。

地控千崖奔蠡泽,江分九派过浔阳。

当峰木叶秋先下,傍水楼台午更凉。

飘泊不堪频眺目,故山丛桂已苍苍。

明·邹元标

古庙苍松树倒垂,扪萝来读旧时碑。

何年稳坐匡庐雪,倚槛遥看有所思。

明·刘伯温

饮望湖亭

明·熊汝达

湖面遥开镜,山腰小构亭。

望中烟岫出,坐久晚风生。

渔艇归帆乱,村灯近郭明。

更怜高会处,地主喜逢迎。

无 题

明·来 鲲

画刹依清汉,金绳涌碧云。

众僧休说法,九日与谕文。

湖水天边阔,山云树裹分。

凭高一醉菊,下界晚钟闻。

鄱湖战捷

明·王守仁

甲马秋惊鼓角风,旌旗晓拂阵云红。

勤王敢在汾淮后,恋阙直随江汉东。

群丑漫劳同吠犬, 九重端合是飞龙。

涓埃未遂酬沧海,病懒先须伴赤松。

明·练子宁

卷雾黄沙浪蹴天,衣冠同载泛湖船。

香炉倒影凌银阙,瀑布无声落紫烟。

只可吟诗招五老,那堪接武厕群贤。

袖中亦有凌云赋,愿借长风到日边。

明·李梦阳

太祖平陈日,楼船下此湖。

波涛留壮色,天地见雄图。

水上开黄屋,云中下赤鸟。

士犹询后载,戈已倒前徒。

力屈鲸鲵仆,声回雁惊呼。

横江收玉笥,跨海定金符。

文轨遥通楚,梯航迄至吴。

虎贲虽莫敌,龙战岂全辜。

血染犹丹草,骨沉空白芜。

汀洲夜寂寂,霜月鬼鸣鸣。

杀气鼋鼍徙,腥风岛屿孤。

昔人拾古镞,艇客慨秋菰。

伟彼高光烈,还将萧邓须。

英谋协睿算,勇奋想长驱。

剑瘗神仍王,舟焚势与徂。

康山巍庙在,忠武激顽夫。

泛左蠡

辞山意不悦,水泛暂可乐。

微风逗帆席,日竟展光耀。

扬歌荡溟昧,鼓柜极窈窕。

指顾异晨暮,俯仰改观眺。

出没湖中山,明灭海上峤。

素轻左蠡险,今觊石壁峭。

谢屐久已芜,陶矶寂谁钓。

解吟松门咏,令人发悲啸。

彭蠡渔歌

明·徐登泰

烟波一叶舟,款乃数声曲。

风雨细更斜,青笠映蓑绿。

本是沧浪流,不向红尘逐。

明 ·黄友正

落霞孤鹜飞,江枫上秋色。

一曲沧浪声,月冷芦花白。

渡彭蠡

明·袁懋谦

鄱湖百杖锁蛟宫,向夕飘飞广莫风。

云里匡庐看出没,天边日月挂西东。

三江水涨银河接,万里潮回铁瓮通。

此地一经龙战后,千年人识帝图雄。

明·杨惟休

片席揽澄湖,青天望眼孤。

中流失南楚,大地坼西吴。

水战龙飞去,山空鹌返无。

浩歌舷自击,春色满平芜。

明·胡奎

雾过鄱阳湖

明·王原

水落湖生汊,舟行利往还。

圆沙分雁渚,矮屋占鱼湾。

身世浮沉际,风烟苍莽间。

旅怀频托兴,诗笔满江关。

明·丁比召

长江一碧泻无穷,天际归舟识谢公。

何此澄江如练句,崔来惊倒谪仙翁。

舟泊吴城山望匡庐峰

明·吴节

辞京理归楫,渐至鄱湖东。

收缆吴城山,遥望匡庐峰。

五老出天际,瀑泉下云中。

妆台半明灭,星湾亦溟濛。

潮来雪波涌,潮去镜面空。

石台临水际,下抚冯夷宫。

注目穷浩渺,元气相混融。

忆昔上京国,两脸赪玉红。

同游三四人,志气凌烟虹。

携手此游览,吟诗夺天工。

清飙不常驻,婉转如转蓬。

万君性豪放,经纶富心胸。

出宰向阳朔,声价并魯恭。

凫舄托神化,群黎祀歌钟。

谢拎美虔政,移签抚庐封。

心期比秋水,执操完初终。

刘兄更英爽,卓革富词锋。

鸾坡称敏捷,京兆怀清通。

金华偶签署,秉麾守南雄。

直节拒中贵,封章感宸聪。

天波洗冤狱,史传流清风。

蹇予托联榜,拘秩缘雕虫。

留连两京道,冠履困辟雍。

揆今四十载,俄然成老翁。

归期遵日路,故交无复同。

恻恻怅游目,凄凄感愁容。

希年已踰四,齿豁头亦童。

幸脱金闺籍,长怀谢尘踪。

将从谪仙誓,于此巢云松。

望湖亭晚眺

清·周体观

江天秋色似沧溟,江岸何年剩草亭。

浦外孤帆飞渺渺,波间白鹭去冥冥。

楚云暗接宫湖阔,吴岫遥连庐岳青。

倚槛自多怀古意,好风吹客暮扬舲。

舟回至吴城

清·丁炜

连朝波浪拍天浮,棹入吴城见浅洲。

书卷半床春睡起,杏花风里放归舟。

清·邹度竑

茫茫天外练光开,十载征人今溯洄。

江上叠山依岸出,沙边飞鹭带帆来。

峰添螺黛云移影,潮捲虹涛雪作堆。

何处疏钟鸣应谷,日斜倚栏独徘徊。

吴城登望湖亭寄周南康星宫

清·王士祯

东南临眺美何如,信有孤亭切太虚。

极浦长风生左蠡,画帘青昼对匡庐。

九江潮汐迎人远,五老鬓眉见面初。

明日玉涧潭上酒,共看飞瀑驻篮舆。

吴城登望湖亭

清·朱国汉

金铙回首夕阳边,客裹年光感逝川。

千里书来湖口县,片帆人上秣陵船。

长风捲浪花如雪,极浦连天草似烟。

何处笙璈江水沸,令公祠下响神弦。

望湖亭晓望

清·李绂

水落珠矶一带偏,半居青草半居船。

青洪君老无常怒,晓气平昏百里天。

清·曹秀先

渺渺危亭俯十川,月光如水水如天。

亭中吸出宫亭水,一桁康山照眼前。

鄱湖怀古

清·曹茂先

有元失鹿正扬尘,一战功成壁垒新。

明室自缘多义士,陈王未必少忠臣。

百年重赋伪残政,三分蠲租待圣人。

郁郁康山荒庙禩,何曾带砺到千春。

过信文成交盖场,指麾东下旧巢荒。

帝星不动空弹指,贤妇无言枉断肠。

骄气世曾悲项羽,灵符天竟属萧王。

当年战血应流尽,风日阴阴沙草黄。

清·宋荆宝

叶响空亭屐齿孤,匡庐东望雨模糊。

关心一阵沙头雁,特地惊寒夜入吴。

清·裘日修

暖薰芳草柳拖绵,隐隐江城隔暮烟。

远目喜凭高处立,望湖亭外水连天。

清·吴观

湖上溟溟雨正收,天涯风物此亭幽。

檐垂夕照偏平野,帆褂西风下急流。

树色红含迁客醉,雁声清落九江秋。

山南◇北俱戎马,拟向烟波泛钓舟。

登亭诗

清·冯询

不须重问海昏侯,仙佛英雄总一丘。

花柳得时还作态,江山无恙转供愁。

残碑人土千秋在,折戟沉沙百战休。

独喜将军椽笔健,回澜功巨挽狂流。

鄱滨渔者

清·史彪古

星淡暗沙溪,秋风动钓丝。

船移隔岸火,竿拂落花泥。

绝壑藏云湿,临渊待月迟。

濠梁亦有典,应与漆园期。

鄱湖感旧

清·王大壎

遥望湖天合,风恬水自闲。

樯飞平镜面,人坐玉壶间。

日泻澄澄影,渔安荡荡湾。

不堪回首忆,奇险渡康山。

清·陶万达

湖亭一望思悠然,彭蠡弥茫上接天。

云外远邮穿岫翠,雨中飞舫点江烟。

却输浮水群鸥静,还恐临风过客颠。

不识此身何所系,得闲凭眺即为仙。

望湖亭怀古

清·汪轫

凉飚万顷出芙蓉,一片残阳下远峰。

蠡水尚闻今夜鼓,匡山犹打旧时钟。

烟云石上迷孤鹤,风雨波心战老龙。

两眼湖山看不尽,西来暮色树重重。

清· 陈元锡

西行江水长,渡湖意傥恍。

水天共沆济,彭蠡连鄱阳。

万里事孤征,临风发慨慷。

清·王旭

涨后村墟少,寒深雨雪多。

飘零余雁户,惨淡对鸥波。

中地犹求缓,全荒忍再科。

来牟还未植,春熟更如何,

郡湖舟中漫笔

清· 孙晓

击楫中流坐,鄱湖四望迷。

天空疑日近,水阔觉山低。

破浪心犹壮,乘风运不齐。

停桡间访古,酹酒一留题。

晓过鄱湖

清·叶丹

载月开鸟榜,乘风破碧烟。

波平微拥柁,树远欲粘天。

莫狎鼋鼍窟,还看凫鹥眠。

小舠轻似叶,爱傍荻芦边。

夜舟泊吴城

清·陈三立

夜气冥冥白,烟丝窈窈青 。

孤蓬寒上月,微浪隐移星 。

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腥 。

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

望湖亭和壁间韵

清·游龙

万顷晴波一望连,河流曲曲似滩漩。

亭孤人集千帆落,天草峰回五老悬。

浪拂湖光侵槛碧,雨凝山色入帘鲜。

登临忽忆坡仙句,今古苍茫感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