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修吳城,古為江西軍事重鎮,商貿巨鎮,漁業名鎮;今日是名揚海内外的國際候鳥小鎮。這裡,扼江西五大水系,三國吳王大将太史慈在此築城鎮守;這裡,古代水運十分發達,是“江右商幫”發祥地之一,與漢口、景德鎮齊名;這裡,是雁鶴天堂,候鳥故鄉,“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這裡,曆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無數曆代名人遊曆于此揮寫了諸多名聯佳篇,這裡是第二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主會場開幕式所在地,為策應省“百縣百日”文旅消費季,展現古鎮當年風采,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以書法載體形式宣傳、推介永修文化旅遊名片,江西省書法家協會、中共永修縣委員會、永修縣人民政府、九江市文聯聯合舉辦 “千年古鎮·吳城風采”詩聯書法大賽。現将有關征稿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機關
主辦:江西省書法家協會、中共永修縣委員會、永修縣人民政府、九江市文聯
承辦:永修縣委宣傳部、永修縣文廣新旅局、永修縣文聯、九江市書協
協辦:吳城鎮人民政府、永修縣美術館、永修縣書協
二、征稿日期
本啟事自公布之日起,至2021年11月20日結束,以當地郵戳為準(請選擇快遞郵寄),拒收逾期投稿作品。
三、征稿要求
(一)投稿範圍
面向全國,凡年滿18周歲以上的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均可自由投稿,投稿一律使用真實姓名。是中國書協會員的,随作品郵寄中國書協會員證影印件,免初評。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曆代名人遊曆吳城詩聯名句(附後)
或根據江西省永修縣吳城鎮風土人情進行詩聯創作,篆刻内容從附件内容中選取。
2、作品規格:投稿作品分為書法、篆刻兩個部分。
(1)書法部分:書法作品請投寄作品原件,書體不限,尺寸為6尺整張以内(高度不超過180cm,寬度不超過97cm),一律為豎式。小字類作品(單字直徑為2cm以内)尺寸為4尺整張以内(高度不超過138cm,寬度不超過69cm),一律為豎式。所有作品請勿裝裱。不符合尺寸要求者不予評選。
(2)篆刻部分:篆刻作品寄印稿6-10方,附兩個以上邊款,貼在4尺對開的豎式宣紙上。評審結束後由組委會通知入展者寄篆刻原石1方參展,原石展出後由出資方收藏。如不寄原石視為放棄入展資格。
(三)投稿數量
每位作者投稿總數不得超過2幅,作品一次性寄出,不接收第二次投寄作品。限于人力,所有作品一律不退,不辦理換稿、退稿等事宜。
(四)費用
此次展覽不收參評費。
(五)填寫資訊
1、請在作品背後右下方用鉛筆正楷注明:作者真實姓名、性别、身份證号、常用通訊位址、郵編、聯系電話(固定電話、手機)、作品書體、作品名稱。所有投稿作品請一律附釋文。
2、為便于準确登記,及時聯系作者,請連同身份證影印件和書寫内容使用的版本影印件,随作品一并寄出。
(六)書寫材料
為了評審、裝裱、展示的需要,投稿作品應選擇高品質專業書畫用紙,避免使用易折斷、易破損的紙張類材料。
四、評審
1、由江西省書法家協會聘請專家組成本次展覽評委會,制定評審細則、評審工作流程和評委守則,明确違規的處理辦法,陽光公正評審。
2、 “千年古鎮·吳城風采”詩聯書法大賽評審初步定于2021年11月舉行。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優秀獎30名,入展作者150名。
3、本次展覽将維持高抽查比率,實行計分制,在綜合考評被抽查作者創作水準的同時,嚴查代筆行為。凡經面試确認投稿作品非本人書寫(含古代碑帖集字、集聯,已在公開出版物發表的古今作品),三年内不得參加江西省書協主辦的任何展覽,并被列為今後展覽必查對象,同時視面試具體情況将結果刊登在江西省書協網站及相關專業媒體,或通報其所在團體機關,并取消入展資格,直至取消江西省書協會員資格。
4、文字審讀:評審中,加強對文字正誤、字法規範的審查。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規範。
五、展覽
展覽拟定于2021年12月在江西省永修縣舉行,屆時将展出200件左右的入展作品。
六、出版
展覽開幕式之前出版《 “千年古鎮·吳城風采”詩聯書法大賽作品集》。
七、作者待遇
1、凡入展作品者贈送本次展覽作品集一冊。
2、一等獎,獎金8000元/名;二等獎,獎金5000元/名;三等獎,獎金3000元/名;優秀獎,獎金1000元/名。(作者獎金均為稅前)
3、非會員書法作品獲三等獎以上作者具備加入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條件,優秀獎、入展作者具備加入江西省書法家協會的條件之一。
4、本次獲獎證書、入展作品集将在活動開幕後一個月之内寄達作者。
八、收稿位址
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九龍湖綠地左岸商業中心6-702室(郵編:330108)
聯系人: 李芳 清泉
電 話:13970876687 13330081818
九、其它事項
1、對代筆的舉報長期有效。凡是發現或被舉報作者代筆等問題,經組委會核實,事實清楚,證據确鑿,将視情節輕重,依據有關規定給予處理。聯系人:劉帥、胡友根,電話0791-86269826,郵編:330046。
2.所有來稿必須符合本啟事要求。
3.凡投稿者視為認同并遵守本啟事各項要求。
4.本征稿啟事解釋權歸江西省書法家協會。
江西省書法家協會
2021年9月16日
附:曆代名人遊曆吳城詩聯名句

一、楹聯
宋蘇轼題望湖亭:
戰艦列千乘便矣周郎觀水陣
危亭經百劫巋然彭蠡聽漁歌
明唐伯虎題望湖亭:
地以人傳,溯自周郎習戰,蘇子題詞,仙吏将才,千古名成奇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風帆,匡廬瀑布,水光山色,一時都入壯觀
明甯王朱宸濠題望湖亭大門:
能容湖水心胸闊
得見廬山面目真
清曾國藩題望湖亭:
手摘飛星挂庭柱
心随去鳥入湖天
五夜樓船,曾上孤亭聽鼓角
一樽濁酒,重來此地看湖山
清劉镛書《西昌大觀》橫聯:
手摘飛星挂庭柱,
清鄭闆橋望湖亭留墨: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
饒一着,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
清左宗棠題吳城全楚會館聯
到處便為家,望楚尾吳頭,異地同臨明月色
他年誰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鄰看
清王益吾題吳城全楚會館:
飯店喜重逢,同上吳城觀日月
鄉關渺何處,卻尋衡嶽望歸雲
清李文遠題望湖亭:
簇新亭閣快登臨,俯看千頃湖光,問誰是中流砥柱
彈指滄桑增感慨,喜見萬家煙火,應無忘盤錯勳勞
清賀壽慈題望湖亭:
欲上危亭,但到半途須努力
久居平地,那知高處不勝寒
清阮元題望湖亭:
勝利重新,在紅藕花中,綠楊蔭裡
清遊自喜,看長天一色,朗月當空
卓爾不群,高居吳山擎日月
公然居正,闊容蠡水撼人天
清馮展雲題望湖亭:
東下壯軍聲,橫槊高歌,遙想一時豪傑
北歸停使節,落帆小泊,閑看千裡湖山
清王德章題望湖亭:
把酒倚斜曛,看不盡萬頃煙波,詩料似因閑宮設
憑欄思往事,曆盡了幾番烽火,戰功猶聽野人譚
清題望湖亭:
浮生若夢誰非寄
到處能安即是家
彭蠡波光推案白
匡廬山色入欄青色
清龍樹題望湖亭戲台:
觀千古真人,問誰是雞犬升天,蛟龍出井
演曆朝循吏,曾幾見平成媲禹,忠孝能仙
清名士阮元《題望湖亭》兩篇:
得見廬山真面目
勝地重新,在紅藕花中、綠楊陰裡
清知府曹汲珊《題吳城鴻雪軒》:
客已倦遊,偶然小住湖山,便欲乘風歸去
人生如寄,留得觀前鴻爪,不妨踏雪歸來
清南昌知府、廣州人為鴻雪軒題詞:
新舊十年行館雨
雌雄幾輩過江風
清馮子良題鄱陽湖鴻雪軒:
泥雪人生幾鴻爪
津亭詩句萬牛毛
清吳坤修題望湖亭:
萬頃湖光浮日月
一樓山色變雲煙
清吳坤修題半畮園:
花明樹暗全依水
地少人多半借山
清吳坤修題半畮園結歲寒館:
三升椒雨祛寒捷
一榻棃雲入夢香
清吳坤修題半畮園鄱西草堂:
鄱水東來争此土
吳城南望愛吾廬
清吳坤修題半畮園且觀亭:
高處星雲歸一覽
閑時風月勝三休
清彭玉麟題望湖亭:
戰艦列千軍,想當年小喬夫婿,破浪乘風,多少雄姿英發。今我戈船來系楫,吊古憑欄,歎幾許事業興亡,隻赢得殘灰劫火
湖天開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鹜,無非活潑生機。誰家鐵笛暗飛聲,悲歌擊築,把那些滄桑感慨,暫付于芳草斜陽
清彭玉麟題吳城全楚會館:
地接洪都,帝子堂前懸榻口
天連楚水,宮亭湖畔落帆初
清曹汲珊題吳城鴻雪軒:
清馮展雲題吳城鴻雪軒:
泥雪人生幾鴻爪,
清何栻撰聯題半畝園:
清何栻題半畮園如願亭:
一肩風月誰擔去
六面湖山自擁來
二、部分詩詞
入彭蠡湖
南北朝·謝靈運
客遊倦水宿,風濤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岩照古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吝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綴流溫。
徒作千裡曲,弦絕念彌敦。
吳城賦
南北朝·吳均
古樹荒煙,幾百千年,雲是吳王所築,越王所遷,東有鑄斂殘水,西有舞鶴故廛,萦具區之廣澤,帶姑蘇之遠山。仆本蓄怨,千悲億恨,況複荊棘蕭森,叢蘿彌蔓,亭梧百尺,皆曆地而生枝,階筠萬丈,或至杪而無葉。不見春荷夏槿,唯聞秋蟬冬蝶。木魅晨走,山鬼夜驚,不知九州四海,乃複有此吳城。
入彭蠡(鄱陽湖古稱)經松門,觀石鏡,懷謝康樂,提詩書遊覽之志。
唐·李白
謝公之彭蠡,是以遊松門。
餘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将于繼風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後來道空存。
況屬臨泛美,而無洲渚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多,回合千裡昏。
青桂隐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論。
吾将學仙去,冀與琴高言。
經建昌江
唐·白居易
建昌江水縣門前,立馬教人喚渡船。
好似當年歸蔡渡,草風沙雨渭河邊。
吳城覽古
唐·陳羽
吳王舊國水煙空,香徑無人蘭葉紅。
春色似憐歌舞地,年年先發館娃宮。
春過鄱陽湖
唐·釋貫休
百慮片帆下,風波極目看。
吳山兼鳥沒,楚色入衣寒。
過此愁人慮,始知行路難。
夕陽沙島上,回首一長歎。
早下江甯
唐·錢起
暮天微雨散,涼吹片帆輕。
雲物高秋節,山川孤客情。
霜蘋留楚水,寒雁别吳城。
宿浦有歸夢,愁猿莫夜鳴。
建昌晚渡
唐·韋莊
月照臨官渡,鄉情獨浩然。
鳥栖彭蠡樹,月上建昌船。
市散漁翁醉,樓深賈客眠。
隔江何處笛,吹斷綠楊煙。
泛鄱陽湖
四顧無邊鳥不飛,大波驚隔楚山微。
紛紛雨外靈均過,瑟瑟雲中帝子歸。
迸鯉似棱投遠浪,小舟如葉傍斜晖。
鸱夷去後何人到,愛者雖多見者稀。
宿彭蠡館
唐·羅隐
孤獨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遠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裡見時态,醉中思舊遊。
所懷今已矣,何必恨東流。
風雨吟
唐·吳融
風騷騷,雨涔涔,長洲苑外荒居深。門外流水流澶漫,河邊古木鳴蕭森。夐無禽影,寂無人音。端然拖愁坐,萬感叢于心。姑蘇碧瓦十萬戶,中有樓台與歌舞。尋常倚月複眠花,莫說斜風兼細雨。應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榮辱是何主。吾囷長滿是太平,吾樂不極是天生。豈憂天下有大憝,四郊刁鬥常铮铮。官軍擾人甚于賊,将臣怕死唯守城。又豈複憂朝廷苦弛慢,中官轉縱橫。李膺勾黨即罹患,窦武忠謀又未行。又豈憂文臣盡遭束高閣,文教從今日蕭索。若更無人稍近前,把筆到頭同一惡。可歎吳城城中人,無人與我交一言。蓬蒿滿徑塵一榻,獨此闵闵何其煩。雖然小或可謀大,嫠婦之憂史尚存。況我長懷丈夫志,今來流落滄溟涘。有時驚事再咨嗟,因風因雨更憔悴。隻有閑橫膝上琴,怨傷怨恨聊相寄。伯牙海上感滄溟,何似今朝風雨思。
贈彭蠡釣者
唐·杜荀鶴
偏作漁舟出葦林,蒂花零落向秋深。
隻将波上鷗為侶,不把人問事系心。
傍岸歌來風欲起,卷絲眠去月初沉。
若教我似君閑放,赢得湖山到老吟。
彭蠡湖春望
唐·項斯
湖亭東極望,遠棹不須回。
遍草新潮落,連天衆雁來。
蘆洲殘照盡,雲障積煙開。
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鄱陽湖
五代·蘇祜
氣薄衡廬闊,波含翼轸搖。
三江同貢賦,九派異風潮。
似接秦皇島,應連漢武橋。
石花如可拾,乘月坐吹箫。
泛彭蠡湖
宋·餘靖
彭蠡古來險,湯湯貫侯衛。
源長雲共浮,望極天無際。
傳聞五月交,茲時一陰至。
飓風生海隅,餘力千裡噎。
萬竅争怒号,驚濤得狂勢。
奔雷鳴大壑,連鼓聲初厲。
孤舟一葉輕,飄如遊在綴。
所有沿流人,未嘗輕既濟。
逆猶上坡車,順比飛鴻翅。
直待浮雲收,乾坤廊所然。
霁湖光萬裡,平波色連天。
然後榜蘭桡,以避蛟龍害。
我願修身者,聽此操舟态。
長如履臨時,終身不危殆。
經鄱陽湖
宋·趙抃
舍陸事川程,霜天曉色明。
長波萬頃闊,大舸一帆輕。
無題詩五首
宋·蘇轼
一
黑雲堆墨半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亭下水連天。
二
放生魚鼈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三
鳥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滞留江海得加餐。
四
獻花遊女木蘭桡,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些招。
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住,故鄉無此好湖山。
南康望湖亭
八月渡長湖,蕭條萬象疏,
秋風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許國心尤在,康時術已虛。
岷峨家萬裡,投老得歸無。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
宋·蘇 轍
暮發鄡陽市,曉榜彭蠡口。
微風吹人衣,霧繞廬山首。
舟人釋篙笑,此是風伯候。
杙舟未及深,飛沙忽狂走。
晴空轉車毂,渌水起岡阜。
衆帆落高張,斷纜已不救。
我舟舊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瀾,歸卧寒牕牖。
土壤一己從,萬竅無不奏。
初疑丘山裂,複恐蛟蜃鬥。
鼓鐘相轟豗,戈甲互磨叩。
雲霓黑旗展,林木萬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擁軍後。
或為羁鸠吟,或作蒼兕吼。
衆音雜呼吸,異出殊圈臼。
中宵變凝冽,飛霰集飛糅。
蕭騷蓬響幹,晃蕩窗光透。
堅凝忽成積,澎湃殊未究。
缟纻鋪前洲,瓊瑰琢遙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齊一覆。
淵深竄魚鼈,野曠絕鳴鸲。
孤舟四鄰斷,餘食數升糗。
寒荠僅盈盎,臘肉不滿豆。
敝裘擁衾眠,微火拾薪構。
可憐道路窮,坐使妻子诟。
幽奇雖雲極,岑寂恐未觏。
一年将行除,茲歲真浪受。
朝來陰雲剝,林表紅日漏。
風棱恬已收,江練平不绉。
兩漿舞夷猶,連峰吐奇秀。
同行賀安穩,所識同癯瘦。
驚餘空自憐,夢覺定真否。
春陽著城邑,屋瓦凍初溜。
艱難當有償,爛漫醉醇酎。
鄱陽湖觀打魚·小龍廟在湖上
宋·楊時
秋高水初落,鱗介滿沙脊。
浩如太倉粟,豈複數以粒。
紛紛魚舟子,疑若俯可拾。
橫湖沉密鋼,脫漏百無十。
蟲蝦雜鲂鯉,骈首吐微濕。
小人利口舌,刀杌汙鱗鬣。
鲲鲸亦狼狽,風雨移窟宅。
玉淵有神祠,變化在噓吸。
胡讵飽羶香,忍視萬魚急。
幽潛不足恃,感歎百憂集。
寄謝漆園吏,于計未為得。
靜唱村漁落,斜飛渚雁驚。
雲披見雲閣,隐隐豫章城。
滿江紅
宋·呂渭老
山繞吳城,修竹外、滿林圍碧。任孤樯百丈,遠牽江色。政簡民閑無一事,同遊仍是鴛鸾客。到晚年、遺愛續新題,都堪說。 修門賦,今誰續。痛飲士,天應惜。正彩霞垂帔,暮風飄瑟。笑疾禅癡今在否,風燈石火同飄忽。去醉鄉、深處著身心,休銘栉。
南鄉子
宋·仇遠
急雨漲潮頭。越樹吳城勢拍浮。海鶴一聲蒼竹裂,扁舟。輕載行雲壓水流。
獨倚最高樓。回首屏山疊疊秋。江上數峰人不見,沙鷗。曾識西風獨客愁。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
宋·張元幹
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雲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綠卷芳洲生杜若,數帆帶雨煙中落。傍向來沙嘴共停桡,傷飄泊。 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過卻,最憐輕負年時約。想小樓、終日望歸舟,人如削。
山繞吳城,修竹外、滿林圍碧。任孤樯百丈,遠牽江色。政簡民閑無一事,同遊仍是鴛鸾客。到晚年、遺愛續新題,都堪說。修門賦,今誰續。痛飲士,天應惜。正彩霞垂帔,暮風飄瑟。笑疾禅癡今在否,風燈石火同飄忽。去醉鄉、深處著身心,休銘栉。
江亭怨
宋·吳城小龍女
簾卷曲欄獨倚,山展暮天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數點雪花亂委,撲漉沙鷗驚起,沒入蒼煙叢裡。
是以沿流人,未嘗輕既濟。
逆猶上坂車,順比飛鴻翅。
直待浮雲收,乾坤廓所然。
宋·範成大
凄悲鴻雁來,泱漭魚龍蟄。
雷霆一鼓罷,星鬥萬裡濕。
波翻漁火碎,月落春村急。
折葦已紛披,衰楊尚僵立。
長年畏簡書,今昔念蓑笠。
江湖有佳思,逆旅百憂集。
夜聞松聲有感
宋·陸遊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風吹颿如箭激。
回頭已失廬山雲,卻上吳城觀落日。
夜深龍歸擘祠門,入木數寸留爪痕。
明朝就視心尚栗,腥風卷地雷霆奔。
歸船買酒持自慰,性命平生驚屢戲。
固知神怒有定時,波紋蹙作魚鱗細。
如今衰病卧林垧,霜覆茆檐月滿庭。
松聲驚破三更夢,猶作當時風浪聽。
将至建昌
宋·楊萬裡
梅雨芹泥路不佳,悶來小歇野人家。
綠萍池沼垂楊裡,初見芙蕖第一花。
彭蠡湖
宋·朱熹
茫茫彭蠡杳無地,白浪春風濕天際。
東西捩柁萬舟回,千歲老蛟時出戲。
少年輕事鎮南來,水怒如山船正開。
中流蜿蜒見脊尾,觀者膽堕予方咍。
衣冠今日龍山路,廟下沽酒山前住。
老矣安能學佽飛,買田欲棄江湖去。
次韻(二首)
宋·秦觀
青發從遊各白袍,老來邂逅更陶陶。
尺書繼月傳雙鯉,相見何時詠百勞。
谏草十年聊閣筆,坐棠三郡不更刀。
靈崖泺水堪行樂,時事紛紛劇猬毛。
盡舩京口見停桡,蕭灑渾疑謝與陶。
但把好山供勝踐,不将餘論挂塵勞。
谏垣天上經焚草,藩國年來屢夢刀。
北路近傳新政美,未嘗因物強吹毛。
曉望吳城有感
宋·陳深
鳴鳴寒角動城頭,吹起千年故國愁。
才見專諸操匕首,旋聞西子載扁舟。
霜寒古寺鐘聲早,月落南園樹影秋。
一笑浮華易盈歇,白雲長在水東流。
婆羅門引
宋·吳文英
香霏泛酒,瘴花初洗玉壺冰。西風乍入吳城。吹徹玉笙何處,曾說董雙成。奈司空經慣,未暢高情。瑤台幾層。但夢繞、曲闌行。空憶雙
蟬□翠,寂寂秋聲。堂空露涼,倩誰喚、行雲來洞庭。團扇月、隻隔煙屏。
漢宮春
懷得銀符,卷朝衣歸袖,猶惹天香。星移太微幾度,飛出西江。吳城駐馬,趁鲈肥、臘蟻初嘗。紅霧底,金門候曉,争如小隊春行。 何
用倚樓看鏡,算橘中深趣,日月偏長。江山待吟秀句,梅靥催妝。東風水暖,弄煙嬌、語燕飛牆。來歲醉,鵲樓勝處,轟圍舞袖歌裳。
點绛唇
明月茫茫,夜來應照南橋路。夢遊熟處。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吳城住。心期誤。雁将秋去。天遠青山暮。
吳城山
宋·文天祥
龍行人鬼處,神在天地間,
彭蠡石怒出,洞庭商泊還。
秋風黃鶴闊,春雨白鷗閑。
雲際青如粟,河流接海山。
由劍邑過吳城
自戴南冠離粵境,凄風苦雨過吳城。
寒鴉點點仃伶影,絡緯潇潇啜泣聲。
夷狄兵戎摧上國,天人正氣砥孤臣。
于今重飲鄱湖水,且學啼鵑帶血吟。
被俘北歸路過吳城
淩雲披霧望湖亭,屹立贛水修河濱。
曆盡滄桑罹萬劫,飽經風雨度千春。
此日登亭神氣爽。百代名勝載酒兵。
六朝古迹招詩客,幾忘囚服束吾身。
望湖亭
宋·掲傒斯
遠棹開殘雨, 攜筇陟古亭。
風高萬木落, 天闊數峰青。
草色凝幽寂, 岚光暗杳冥。
匡廬雲正斷, 何處望神京。
宋·解缙
吳城堤上草萋萋,樓觀蒼茫曙色微。
一自英雄争戰後,兩川鷗鳥自忘機。
青山拍拍風沙滿,紅葉蕭蕭浦樹稀。
遙憶故鄉何處是,望湖亭下有漁矶。
南宋·李鼎
亭上湖光一望平,望中秋色動離情。
千帆冉冉依天盡,萬木蕭蕭作雨聲。
幔卷煙雲山隐見,地分吳楚勢縱橫。
乾坤一劍疏狂客,醉倚危欄待月生。
鄱城晚眺
南宋·艾性夫
獨眺秋愈遠,孤城日漸曛。
地平浮楚澤,天闊見吳雲。
風靜漁歌近,波搖雁影分。
未應陵谷變,不得問番君。
望彭蠡
宋·嚴粲
萬壑氣交會,今知楚澤雄。
水明才辨樹,霧合忽迷空。
遠浦沈初月,孤舟亂去鴻。
闌幹已愁思,漁唱入蘋風。
曉發吳城山
宋·歐陽徹
風掃陽侯雪陣平,雨催摩詰畫圖成。
氣吞浦溆重林盡,秋著江湖去鳥明。
厚祿故人無一事,長年三老伴餘生。
會須滿意開懷抱,到眼廬山不世情。
宋·胡大成
地盡三江外,亭窺九派中。
水光深浴日,山色遠依空。
極浦浮征棹,長天度朔鴻。
劍如沖鬥近,星可泛槎通。
鬒發随年換,登臨自古同。
朗吟湖上作,漂泊憶蘇公。
宋·回陽子
望湖亭下水沄沄,五老峰頭已夕曛。
隔岸山光凝白晝,繞亭樹色易黃昏。
斷碑埋沒藏秋草,古廟荒涼鎖暮雲。
不用登臨更懷古,離人到此倍消魂。
元·虞集
水國微茫宿雨收,望湖亭下暫維舟。
昔人已去空陳迹,今我重來憶舊遊。
數點歸鴉彭蠡暮,一聲羌笛楚江秋。
陵遷谷變知多少,依舊高亭枕碧流。
元·掲傒斯
遠棹開殘雨,攜筇陟古亭。
風高萬木落,天闊數峰青。
草色凝幽寂,岚光暗杳冥。
匡廬雲正斷,何處望神京。
送客洞庭西
元·楊維桢
送客洞庭西,雷堆青兩兩。
陳殿出空明,吳城連蒼莽。
春随湖色深,風将潮聲長。
揚柳讀書堂,芙蓉采菱槳。
懷人故未休,望望欲成往。
元·胡奎
鷗外青波雁外山,望湖亭下系歸船。
夜深起坐占風信,人在珠宮月在天。
浪淘沙·離豫章舟泊吳城山下作
元·王旭
南遊三載,隻江山、不負中原詩客。萬裡行裝無别物,滿意風雲泉石。牛鬥星邊,靈槎缥缈,鬓影銀河濕。哀歌誰和,劍光搖動空碧。回首帝子長洲,洪崖仙去,風雨魚龍泣。海外三山何處是,黃鶴歸飛無力。天下佳人,袖中瑤草,日暮空相憶。乾坤遺恨,月明吹入長笛。
登望湖亭
明·劉基
長江水褐湖水清,亭前濤擊鲸魚鳴。
山頭吐雲山下雨,楊瀾左蠡何時平。
彭蠡
明·徐祯卿
茫茫彭蠡口,隐隐鄱陽岑。
地湧三辰動,江連九派深。
揚舲武昌客,興發豫章吟。
不見垂綸叟,煙波空我心。
明·羅洪先
望湖亭上雲欲垂,望湖亭下水彌彌。
雲光水色望無極,立盡亭前日幕時。
明·樂镗
吳城高閣俯青鬟,萬頃望湖一望間。
積雨滿天雲黯黯,長風吹浪水潺潺。
魚龍夜泊孤根沒,鹳鶴朝飛别浦還。
細讀坡翁亭上句,始知此地有仙顔。
明·陳宗虞
偶爾停江驿,胡然陟古亭。
江長天其白,山碎鳥俱青。
斷石留元碣,蒼苔剝宋銘。
欄杆斜日下,錯落擁春星。
明·樊王家
望湖亭上望湖光,蘋蓼微風近有霜。
地控千崖奔蠡澤,江分九派過浔陽。
當峰木葉秋先下,傍水樓台午更涼。
飄泊不堪頻眺目,故山叢桂已蒼蒼。
明·鄒元标
古廟蒼松樹倒垂,扪蘿來讀舊時碑。
何年穩坐匡廬雪,倚檻遙看有所思。
明·劉伯溫
飲望湖亭
明·熊汝達
湖面遙開鏡,山腰小構亭。
望中煙岫出,坐久晚風生。
漁艇歸帆亂,村燈近郭明。
更憐高會處,地主喜逢迎。
無 題
明·來 鲲
畫刹依清漢,金繩湧碧雲。
衆僧休說法,九日與谕文。
湖水天邊闊,山雲樹裹分。
憑高一醉菊,下界晚鐘聞。
鄱湖戰捷
明·王守仁
甲馬秋驚鼓角風,旌旗曉拂陣雲紅。
勤王敢在汾淮後,戀阙直随江漢東。
群醜漫勞同吠犬, 九重端合是飛龍。
涓埃未遂酬滄海,病懶先須伴赤松。
明·練子甯
卷霧黃沙浪蹴天,衣冠同載泛湖船。
香爐倒影淩銀阙,瀑布無聲落紫煙。
隻可吟詩招五老,那堪接武廁群賢。
袖中亦有淩雲賦,願借長風到日邊。
明·李夢陽
太祖平陳日,樓船下此湖。
波濤留壯色,天地見雄圖。
水上開黃屋,雲中下赤鳥。
士猶詢後載,戈已倒前徒。
力屈鲸鲵仆,聲回雁驚呼。
橫江收玉笥,跨海定金符。
文軌遙通楚,梯航迄至吳。
虎贲雖莫敵,龍戰豈全辜。
血染猶丹草,骨沉空白蕪。
汀洲夜寂寂,霜月鬼鳴鳴。
殺氣鼋鼍徙,腥風島嶼孤。
昔人拾古镞,艇客慨秋菰。
偉彼高光烈,還将蕭鄧須。
英謀協睿算,勇奮想長驅。
劍瘗神仍王,舟焚勢與徂。
康山巍廟在,忠武激頑夫。
泛左蠡
辭山意不悅,水泛暫可樂。
微風逗帆席,日竟展光耀。
揚歌蕩溟昧,鼓櫃極窈窕。
指顧異晨暮,俯仰改觀眺。
出沒湖中山,明滅海上峤。
素輕左蠡險,今觊石壁峭。
謝屐久已蕪,陶矶寂誰釣。
解吟松門詠,令人發悲嘯。
彭蠡漁歌
明·徐登泰
煙波一葉舟,款乃數聲曲。
風雨細更斜,青笠映蓑綠。
本是滄浪流,不向紅塵逐。
明 ·黃友正
落霞孤鹜飛,江楓上秋色。
一曲滄浪聲,月冷蘆花白。
渡彭蠡
明·袁懋謙
鄱湖百杖鎖蛟宮,向夕飄飛廣莫風。
雲裡匡廬看出沒,天邊日月挂西東。
三江水漲銀河接,萬裡潮回鐵甕通。
此地一經龍戰後,千年人識帝圖雄。
明·楊惟休
片席攬澄湖,青天望眼孤。
中流失南楚,大地坼西吳。
水戰龍飛去,山空鹌返無。
浩歌舷自擊,春色滿平蕪。
明·胡奎
霧過鄱陽湖
明·王原
水落湖生汊,舟行利往還。
圓沙分雁渚,矮屋占魚灣。
身世浮沉際,風煙蒼莽間。
旅懷頻托興,詩筆滿江關。
明·丁比召
長江一碧瀉無窮,天際歸舟識謝公。
何此澄江如練句,崔來驚倒谪仙翁。
舟泊吳城山望匡廬峰
明·吳節
辭京理歸楫,漸至鄱湖東。
收纜吳城山,遙望匡廬峰。
五老出天際,瀑泉下雲中。
妝台半明滅,星灣亦溟濛。
潮來雪波湧,潮去鏡面空。
石台臨水際,下撫馮夷宮。
注目窮浩渺,元氣相混融。
憶昔上京國,兩臉赪玉紅。
同遊三四人,志氣淩煙虹。
攜手此遊覽,吟詩奪天工。
清飙不常駐,婉轉如轉蓬。
萬君性豪放,經綸富心胸。
出宰向陽朔,聲價并魯恭。
凫舄托神化,群黎祀歌鐘。
謝拎美虔政,移簽撫廬封。
心期比秋水,執操完初終。
劉兄更英爽,卓革富詞鋒。
鸾坡稱靈活,京兆懷清通。
金華偶簽署,秉麾守南雄。
直節拒中貴,封章感宸聰。
天波洗冤獄,史傳流清風。
蹇予托聯榜,拘秩緣雕蟲。
留連兩京道,冠履困辟雍。
揆今四十載,俄然成老翁。
歸期遵日路,故交無複同。
恻恻怅遊目,凄凄感愁容。
希年已踰四,齒豁頭亦童。
幸脫金閨籍,長懷謝塵蹤。
将從谪仙誓,于此巢雲松。
望湖亭晚眺
清·周體觀
江天秋色似滄溟,江岸何年剩草亭。
浦外孤帆飛渺渺,波間白鹭去冥冥。
楚雲暗接宮湖闊,吳岫遙連廬嶽青。
倚檻自多懷古意,好風吹客暮揚舲。
舟回至吳城
清·丁炜
連朝波浪拍天浮,棹入吳城見淺洲。
書卷半床春睡起,杏花風裡放歸舟。
清·鄒度竑
茫茫天外練光開,十載征人今溯洄。
江上疊山依岸出,沙邊飛鹭帶帆來。
峰添螺黛雲移影,潮捲虹濤雪作堆。
何處疏鐘鳴應谷,日斜倚欄獨徘徊。
吳城登望湖亭寄周南康星宮
清·王士祯
東南臨眺美何如,信有孤亭切太虛。
極浦長風生左蠡,畫簾青晝對匡廬。
九江潮汐迎人遠,五老鬓眉見面初。
明日玉澗潭上酒,共看飛瀑駐籃輿。
吳城登望湖亭
清·朱國漢
金铙回首夕陽邊,客裹年光感逝川。
千裡書來湖口縣,片帆人上秣陵船。
長風捲浪花如雪,極浦連天草似煙。
何處笙璈江水沸,令公祠下響神弦。
望湖亭曉望
清·李绂
水落珠矶一帶偏,半居青草半居船。
青洪君老無常怒,曉氣平昏百裡天。
清·曹秀先
渺渺危亭俯十川,月光如水水如天。
亭中吸出宮亭水,一桁康山照眼前。
鄱湖懷古
清·曹茂先
有元失鹿正揚塵,一戰功成壁壘新。
明室自緣多義士,陳王未必少忠臣。
百年重賦僞殘政,三分蠲租待聖人。
郁郁康山荒廟禩,何曾帶砺到千春。
過信文成交蓋場,指麾東下舊巢荒。
帝星不動空彈指,賢婦無言枉斷腸。
驕氣世曾悲項羽,靈符天竟屬蕭王。
當年戰血應流盡,風日陰陰沙草黃。
清·宋荊寶
葉響空亭屐齒孤,匡廬東望雨模糊。
關心一陣沙頭雁,特地驚寒夜入吳。
清·裘日修
暖薰芳草柳拖綿,隐隐江城隔暮煙。
遠目喜憑高處立,望湖亭外水連天。
清·吳觀
湖上溟溟雨正收,天涯風物此亭幽。
檐垂夕照偏平野,帆褂西風下急流。
樹色紅含遷客醉,雁聲清落九江秋。
山南◇北俱戎馬,拟向煙波泛釣舟。
登亭詩
清·馮詢
不須重問海昏侯,仙佛英雄總一丘。
花柳得時還作态,江山無恙轉供愁。
殘碑人土千秋在,折戟沉沙百戰休。
獨喜将軍椽筆健,回瀾功巨挽狂流。
鄱濱漁者
清·史彪古
星淡暗沙溪,秋風動釣絲。
船移隔岸火,竿拂落花泥。
絕壑藏雲濕,臨淵待月遲。
濠梁亦有典,應與漆園期。
鄱湖感舊
清·王大壎
遙望湖天合,風恬水自閑。
樯飛平鏡面,人坐玉壺間。
日瀉澄澄影,漁安蕩蕩灣。
不堪回首憶,奇險渡康山。
清·陶萬達
湖亭一望思悠然,彭蠡彌茫上接天。
雲外遠郵穿岫翠,雨中飛舫點江煙。
卻輸浮水群鷗靜,還恐臨風過客颠。
不識此身何所系,得閑憑眺即為仙。
望湖亭懷古
清·汪轫
涼飚萬頃出芙蓉,一片殘陽下遠峰。
蠡水尚聞今夜鼓,匡山猶打舊時鐘。
煙雲石上迷孤鶴,風雨波心戰老龍。
兩眼湖山看不盡,西來暮色樹重重。
清· 陳元錫
西行江水長,渡湖意傥恍。
水天共沆濟,彭蠡連鄱陽。
萬裡事孤征,臨風發慨慷。
清·王旭
漲後村墟少,寒深雨雪多。
飄零餘雁戶,慘淡對鷗波。
中地猶求緩,全荒忍再科。
來牟還未植,春熟更如何,
郡湖舟中漫筆
清· 孫曉
擊楫中流坐,鄱湖四望迷。
天空疑日近,水闊覺山低。
破浪心猶壯,乘風運不齊。
停桡間訪古,酹酒一留題。
曉過鄱湖
清·葉丹
載月開鳥榜,乘風破碧煙。
波平微擁柁,樹遠欲粘天。
莫狎鼋鼍窟,還看凫鹥眠。
小舠輕似葉,愛傍荻蘆邊。
夜舟泊吳城
清·陳三立
夜氣冥冥白,煙絲窈窈青 。
孤蓬寒上月,微浪隐移星 。
燈火喧漁港,滄桑換獨腥 。
猶懷中興略,聽角望湖亭。
望湖亭和壁間韻
清·遊龍
萬頃晴波一望連,河流曲曲似灘漩。
亭孤人集千帆落,天草峰回五老懸。
浪拂湖光侵檻碧,雨凝山色入簾鮮。
登臨忽憶坡仙句,今古蒼茫感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