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作者:株洲发布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1906年3月,蔡中(蔡兰阶)出生于攸县凉江乡(今莲塘坳镇)山田村一个地主家庭。图为其故居老照片

黄尘足今古,青史在人间。蔡中烈士用他的热血丹心绘就了一幅共产党人壮丽的精神图谱,用他的青春芳华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英雄无畏的耿耿赤诚!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蔡会文与蔡中(左)兄弟合照

长征后卫师红34师101 团政治委员、代理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

蔡中,原名蔡兰阶,又名蔡钟。1906年3月出生在湖南省攸县凉江乡山田村一个富庶家庭里。

蔡中生性内向、深沉,不苟言笑。蔡父开先视其为笨材,直到10岁那年,才让他同弟弟蔡会文一块进了私塾,当时学业成绩也显平庸。

胞弟蔡会文于1925年秋天以优异成绩考取长沙第十三联中即长郡中学时,蔡中还在攸县第二高等小学继续自己的学业。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蔡中受弟弟、革命烈士蔡会文(如图)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5年冬,蔡会文从长沙回到老家度寒假,他热情洋溢地向哥哥蔡中介绍了长沙的革命斗争形势,讲述省会各学校学生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情况,向他宣传劳工神圣、民众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铲除贪官污吏、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的革命思想和主张。

动员他打破“光宗耀祖”、“支撑门第”等剥削制度的陈腐观念,摆脱家庭的束缚,积极投入变革社会的革命斗争。

在弟弟的激励下,他感到自己不应该再沉默了。他决心同弟弟蔡会文齐心协力投入砸烂这个罪恶世界的斗争。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1926年秋,蔡中考入长沙市长郡中学,跟随蔡会文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

1926年秋天,蔡中考入长沙市长郡中学,进入长沙,蔡中耳闻目睹的一切,都是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工农革命斗争和爱国学生运动。

他象学步较迟的孩子,又像挂在中天的红得稍慢的朝霞,谦谨地跟随着蔡会文,沉勇而热烈地投入了各种斗争。

同年12月底,蔡会文告诉蔡中,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要求他放弃期末考试。准备回家乡开展革命宣传,组织发动农民运动,切实贯彻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铲除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实行减租减息,建立农民自卫武装和农民政权等决议精神。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蔡氏兄弟在家乡积极开展打倒土豪劣绅斗争,建立农会组织

当时,在长沙求学的攸县籍党员学生,对蔡中的迅速觉悟和进步都感高兴和欣喜。同年底,蔡中经刘振国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寒假,蔡中、蔡会文以及其他攸县籍学生纷纷回到家乡组织发动农民运动。 他们积极动员群众投入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蔡氏兄弟在大桥经过一番工作之后,又结伴回到家乡山田。

首先带领穷苦农民到自己家里开会分粮,随即把以减租减息为中心的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推广到凉江乡各个山村,并帮助建立了山田等基层农会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1927年2月,春节刚过,蔡中、蔡会文受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派遣,回到长沙,以便深入领会中共湖南区委《关于如何实现乡村民主政权的通告》精神。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1927年底,蔡中上井冈山参加了工农红军

此时,罪大恶极的大土豪欧阳长乐等,畏罪逃亡长沙,蔡氏兄弟从跟踪追抵长沙的县农协筹备处主任刘谭豪处得到这一信息后,立即约集刘振国黄弼教等共10多个攸县籍学生。

包围了欧阳长乐等的藏匿地点,不料这伙土豪劣绅在军阀武装的庇护下,已于当夜潜逃去了武汉。

面对反动军阀公然对抗工农运动的罪恶行径,蔡中十分愤概。他说:工农闹革命,也要拿起枪来干!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蔡会文与蔡中重逢时,会文写给蔡中的

途中,他与蔡会文不期而遇,一同回到老家山田,刚进家门,饥渴尚未解除,他兄弟二人便遭到当地团防局长陈洋芬的围攻。

他俩纵身上了楼,趁父母亲与陈洋芬纠缠之机,蔡中拆下挑箱上的绳子,从窗子里攀绳而下,才得以脱险。

从此,兄弟俩被分散。黑夜,匪徒们高举火把。翻山越岭,闯村破户,四处进行搜捕。

为了减小目标,兄弟俩不得不分散隐蔽,不料就此失去了联络。蔡中则继续在一片白色恐怖中过着流亡生活。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攸县籍革命家谭震林

1927年秋天,蔡中再次秘密回到老家山田。不料又被反革命分子陈洋芬发觉,陈洋芬旋即派了十几名匪徒把蔡家老屋团团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但他仍然十分沉着镇静,悄悄地爬到牛栏屋的房梁上,钻进稻草垛里藏了起来。在这十分危机之中,蔡母张氏眼泪汪汪地站在大门口,失魂落魄地朝对面山上的一片竹林张望。

不料蔡母这一神态竟带来了转机,敌人以为蔡中隐蔽在对面的竹林里,急匆匆就朝竹林奔去。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蔡中作战勇敢,英勇善战,在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

蔡中又一次脱险了,在此后的两三个月里,他忍饥挨饿,在凉江、银坑一带的深山老林里过着非人的生活。

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占了茶陵县城,建立了以谭震林为主席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在谭震林的关怀和支持下,攸县的革命斗争又开始复苏。

随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机枪连党代表蔡会文,也派交通员刘连生回攸县串连发展组织,终于找到了胞兄蔡中。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决战湘江道县浮桥遗址

蔡中顿时喜出望外,他打算发动家乡一批当年志同道合的青年投奔革命。而且找到了他在县立第二高级小学的同学,曾经是“进取社”成员。

当时思想较为进步的李仁仙。不料李仁仙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便攀附上了反动势力(后来他成了攸县国民党政界要人之一)。

当蔡中约他一道去参加革命武装时,不仅遭到了他的拒绝,而且要举发蔡中投奔“匪共”,蔡中那能容忍他对党和自己梦寐以求的革命事业的污蔑,盛怒之下,他放了一把火,烧掉了李仁仙的家院,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井冈山的斗争道路。

作为一个新战士的蔡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表现得非常勇敢。1928年1月,他入伍不久,便投入了打开遂川县城的战斗。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1934年11月,蔡中所在的红34师,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湘江苦战7个昼夜,最后弹尽粮绝,全军覆没

2月中旬又随部队攻克了宁岗县城,他不仅严守革命纪律,不怕艰难困苦,而且能积极从事群众工作,他是优秀的士兵委员成员之一。

1928年2月,他调到红四军31团辎重队,工作总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很好地完成了各项运输任务。

1929年1月,蔡中随红四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转战赣南闽西。在根据地内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革命政权。

1930年6月,红四军在福建丁洲进行改编,以原红四军第三纵队为基础,并从第四纵队和闽西几个县的地方部队抽调部分人员,组成红十二军、由伍中豪(后为罗炳辉)任军长,谭震林任军政委。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蔡中的战友绝命后卫师——红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塑像

在这次改编中,蔡中被提升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团政委。在丁洲整训期间,蔡中以谭震林同志编写的《怎样建立支部》、《怎样教育党员》等为教材对所属部队的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对部队的作风和纪律建设。

1930年6月下旬,红十二军奉命向江西省推进。蔡中按军部命令率部于7月底进抵南昌西南侧的米市街地区。

8月1日对牛行车站发起攻击,隔赣江向南昌城鸣枪示威,以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中旬,为支援从长沙撤出的彭德怀部,蔡中率部随军向浏阳文家市奔袭,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取得了歼敌戴斗垣旅1500余人的重大胜利。

同年9月,红一方面军再攻长沙未下。于12日全军撤至株洲,次日由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总前委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回师江西,攻取吉安。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攸县新农村

在回师途中,红十二军取道醴陵,于17日一举攻占攸县,帮助建立了攸县革命政权。

为打开通往赣西的通道,蔡中率部占领浟水渡、沙陵陂、莲塘坳、凉江一线,回到老家,他父亲蔡开先已卧病在床。

为了表示自己对父亲几年来因他们兄弟俩参加革命而遭牵连和地方反动势力的折磨的慰抚,他把奄奄一息的父亲从床上扶起来,跟他合影留念,以尽父子之情。

为了指挥方便,蔡中旋即撤到母舅家住下,又让警卫员把母亲叫去,叫她破产,把所有的田土分给贫苦农民,只带几亩地去当尼姑,以避免反动派对他老人家横加迫害。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位于攸县新县城的周边农村新气象

他还动员三弟郁文参加革命,因为三弟不曾应允,蔡中怒不可遏,叫部下放火烧了三弟媳娘家(地主)的大院,以表明自己大义灭亲、誓死不走回头路的决心。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之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定进行部局编组调整,蔡中所在的红十二军三十四师被编入红四军战斗序列。

从此,蔡中作了一位主力红军的指挥员。投入了更大规模,夺取更大胜利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为巩固和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建树了功勋。

1933年6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全军实行统一编制,将原红十九军同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小师)合编,仍为第三十四师(大师)。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位于莲塘坳镇高楼社区的红色基地——湘赣攸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

师长由福建军区司令员周子昆兼,蔡中代理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全师辖三个团:第100团,团长韩伟,政治委员蔡中(兼),后范世英;第101团,团长杨梅生,政治委员彭竹峰;第102团,团长张静,后吕观音,政治委员蔡中。10月,改由彭绍辉担任师长,程翠林担任师政治委员,蔡中任师政治部主任。

11月18日,第34师划归红七军团建制。在东方军彭德怀和杨尚昆的统一指挥下,参加了入闽作战。

1933年冬天,尽管他的弟弟,湘赣军区红军总指挥,总政委蔡会文受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打击和迫害,蔡中相信弟弟对党的一片忠诚,他没有忘记弟弟于1930年6月红四军在丁洲整编时同时同他合影并题字留念的那番壮怀激烈的情景:“三周年纪念的我俩,具备了牺牲奋斗的决心”。

1934年春,第34师又归红五军团指挥。10月,蔡中怀着沉痛的心情,告别了中央苏区的英雄土地和根据地内英雄的人民群众,踏上了战略大退却的漫漫征途。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山水莲塘坳,佳景自天成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总后卫,红三十四师担任总后卫中的后卫,蔡中时任101 团政治委员、第三十四师代理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部队的目标是保卫中央纵队,为全军断后,狙击一切尾追之敌。

在一军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蔡中率部无数次斩断过从各地伸过来的“蒋介石的魔爪”,一次次化险为夷,在贵州境内历时4个月的漫长战斗中,他经历了大小数百次战斗,不仅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他还带领部队积极从事群众工作,争取到了少数民族对红军的支持。

红三十四师在红军长征中立下过了汗马功劳,从长征开始,就边打边走边掩护主力前进。红三十四师下辖三个团,共6000余人,在恶劣的战斗中,队伍一路牺牲减员。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参观革命纪念馆

在1934 年 11 月底的湘江战役中,这支部队掩护红军最后一支部队离开(广西)灌阳后,陷入敌人重围,被截断在湘江东岸,剩余将士只有韩伟跳崖后生存下来,其余最后弹尽粮绝全部牺牲。

时任101 团政治委员、第三十四师代理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的蔡中,就在这次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美丽的攸县县城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文/曾建荣 来源/方志株洲

编辑/石头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28681062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

长征中抢渡湘江牺牲——绝命后卫师红34师代理政治委员攸县人蔡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