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木相思树,禽鸟折枝图。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鸯户,一步步金厢翠铺。世间好处,休没寻思,典卖了西湖。
—刘时中《仙侣·醉中天》
远处,西湖边上的花卉树木相依相偎;近处,禽鸟枝叶间飞来飞去,好一幅《折枝图》。水中,有鱼儿成群结队,岸上,是一户户人家,屋里住着的一定是相亲相爱的人吧。
官况甜,公途险。虎豹重关整威严。仇多恩少皆堪叹。业贯盈,横祸满,无处闪。
—刘时中《南吕·四块玉》
这是饱尝官场险恶的作者发出的由衷感慨,语言犀利,令人警醒,告诫人们在权力的争斗中要好好地把持自己,懂得为官之道,谨记做人底线。
《虎韬》,《豹韬》,一览胸中了。时时拂拭旧弓刀,却恨封侯早。夜月铙歌,春风牙纛,看团花锦战袍。鬓毛,未雕,谁便道冯唐老?
—刘时中《中吕·朝天子·邸万户席上》
这是作者在邸万户宴席上所作的赠送给主人的小令,借此颂扬了老将军。这位老将军通晓兵法,善于作战,可却没有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却恨封侯早”。不以封妻荫子为目的,时时想着报效国家。令人感佩。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骄嘶过沽酒楼前路。贵何如,贱何如?六桥都是经行处,花落水流深院宇。闲,天定许:忙,人自取。
—刘时中《中吕·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醉眼看西湖,冷然一问:富贵怎样?贫贱又怎样?六桥(一些桥的总称)周围,朱门望族的庭院深深。这样的繁华,在作者眼里也不过是落花流水。
正黄尘赤日长途,便雷奋天池,教雨随车。把世外炎氛,人间热恼,一洗无余。展洙泗千年画图,纳潇湘一道冰壶。报政何如?风动三湘,霜满重湖。
—刘时中《双调·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
洙泗,是流经曲阜的二水,因孔子曾在此讲学,故被认为是教化礼仪之邦。潇湘,也是二水。这是一首送别的散曲。作者送友人上任,途中遇雨。他借这场雷雨激励友人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做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
【送别】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另;愁听,阳关第四声。
—刘时中《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
风和日丽,鸟雀喧闹,桃杏争艳。远处,江水平静,群山经过一夜的雨洗,显得更加妩媚宁静。长亭送友人,咫尺已是天涯。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依旧向邯郸道中,问居胥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阿鲁威《双调·蟾宫曲》
作者赴任途中所作,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此时故乡正是水落江空的秋天,而眼前的南国之秋则是细雨绵绵,远处一孤鸿在无际的水面上忽隐忽现。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薛昂夫《正宫·塞鸿秋》
为官者,多只顾着一己之私,哪还会想着互相礼让呢?追名逐利,乐此不疲。奔走中,已是两鬓斑白。讽刺那些醉心功名而碌碌无为的为官者。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
伯牙,韵雅,自与松风话。高山流水淡生涯,心与琴俱化。欲铸钟期,黄金无价,知音人既寡。尽他,爨下,煮了仙鹤罢。
—薛昂夫《中吕·朝天子》
共二十首,分别讲述了二十位历史人物。选两首,一讲刘邦,一讲伯牙。
肯定了刘邦的神威,但也批判了他喜猜忌、玩弄权术、诛杀有功之臣的做法。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春秋时的伯牙志向高洁,他弹的曲子,只有钟子期能够明了。子期死后,心与琴俱化。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薛昂夫《中吕·山坡羊》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一生奔波劳累,说到底,还是心不足。高处,有担心谗言诋毁之苦,低处,有不得志之苦。逃避没有出路,雄关漫道,唯有前行。
稻粱肥,蒹葭莠。黄添篱落,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赵善庆《中吕·普天乐·江间秋行》
稻子和高粱成熟了,岸边的芦苇郁郁苍苍。农家小院的篱笆墙上挂着黄澄澄的收获,河畔小洲的绿也减淡了,呈现出秋的颜色。树叶落了,山都显得清瘦了。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壁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洒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赵善庆《中吕·普天乐·秋江忆别》
这是一首回忆离别情景的小令。晚天长,秋水苍。夕阳西下,大雁的翅膀上闪烁着霞的光芒。还记得分别的时候,鹦鹉螺杯里斟满了酒,一对金钗,分出了凤、凰,以此为念吧。
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败柳。
—赵善庆《双调·沉醉东风》
山对面峰峦起伏,满目苍翠,齐腰深的草染绿了沙洲。傲立于秋霜中的橘柚青润可爱,而被雨水洗涤过的芦苇更加秀美了,隔着江可以隐隐地看到远处的江楼。点破这万顷秋意的,是几片飘来的枯黄柳叶儿。
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时彻?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旁人做话说,咫尺韶华去也。
—马谦斋《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对那些追名逐利中呈现的丑态的鄙视。用“青蝇竞血、白蚁争穴”来形容官僚的贪婪和卑劣。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胡芦提倒稳。
—张可久《正宫·醉太平》
社会与官场如一个污浊的大面糊盆,即使如水晶般的人物走进去,也会立即被环境影响,从而与坏人同流合污起来。语言泼辣,形容生动。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病态和世俗风气的腐败。
会真诗,相思债,花笺象管,钿盒金钗。雁啼明月中,人在青山外。独上危楼愁无奈,起西风一片离怀。白衣未来,东篱好在,黄菊先开。
—张可久《中吕·普天乐·秋怀》
一行大雁正飞在高高的满月中,而思念的人却远在青山之外。描写的是秋日闺中女子思人。
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忆淮阴年少。灭楚为帅。气昂昂汉坛三拜。
—张可久《中吕·卖花声·客况》
十年落魄,辗转在江滨做小吏。“忆淮阴年少”,是书生张镐的典故,“灭楚为帅”,指的是帮刘邦打败项羽却在日后被吕后斩杀的韩信。
二客同游过虎溪,一径无尘穿翠微。寸心流水知,小窗明月归。
—张可久《越调·凭阑人·湖上》
东晋名僧慧远,送客从不过虎溪。一天与陶潜、陆静修畅谈中,不觉过了溪,三人大笑而别。夜宿山中,明月窗间照,此时的内心如流水般空明。难得的静谧时光。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由触景、怀古、伤今,来分别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所感、所叹。即使当年是纵横天下的英雄,留下的也只有一抔黄土。何必把残存石碑上的碑文拓下来诵读呢?若英雄无用武之地,又何必去看那池中的宝剑呢?只有青山千古,不如与老僧同醉吧。
【虎丘道上】船系谁家古岸?人归何处青山?且将诗做画图看。雁声芦叶老,鹭影蓼花寒,鹤巢松树晚。
—张可久《吕中·红绣鞋》
为了寻访虎丘道士,忘了时间,突然听到芦苇深处的雁声,看见蓼花丛中归来的鹭影和松树枝头的鹤群,才察觉天色已晚。意境很美。
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著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张可久《吕中·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
元代,废除科举七十余年,沉重地打击了读书人的进取之心。对于一个读书人,一生辛苦忙碌是为了什么呢?若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一生就被那顶儒冠白白耽误了。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情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张可久《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临别之际,我虽有诗句真心送你,却没有办法留下你,烟水悠悠。
烟袅蟠龙花上枝,火引冰蚕茧内丝。烧残锦字诗,似人肠断时。春情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江行鸥鹭江皋千万湾,鸡犬人家三四间。逆流滩上滩,乱云山外山。春愁前日春从愁里得,今日春从愁里归。避愁愁不离,问春春不知。无题九殿春鹊楼,千里离宫龙凤舟。始为天下忧,后为天下羞。春怨遥盼春来图见春,及至春来还怨春。自怜多病身,为他千里人。
—徐再思《越调·凭阑人·咏史》
作者以隋炀帝的事情为例,总结出封建王朝兴亡的规律。封建帝王,在取得政权之时,为博得百姓的信任,总是声称会以天下为己任,然一旦江山坐稳,为了维持自己的荒淫而奢侈的生活,就开始残酷的剥削百姓,为天下羞。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徐再思《双调·春情》
情窦初开,才解相思。什么时候最甚?灯光昏暗,月亮半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想到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及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
—吕止庵《仙吕·后庭花·怀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鱼缘木,比喻愿望难以实现。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羝触藩,比喻进退两难。
元代文人的悲哀是,既不能实现济世救民的志向,又不能忘情国家世事的状态。
临故国,认残碑,伤心六朝如逝水。物换星移,城是人非,今古一枰棋。南柯梦一觉初回,北邙坟三尺荒堆。四围山护绕,几处树高低。谁,曾赋黍离离。江上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回头贪兔魄,失意放渔竿。看,流下蓼花滩。
—查德卿《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怀古。世事变化,斗转星移,如一盘棋局。曲词凝炼厚重。
【归塞北】肠断处,取次作别离。五里短亭人上马,一声长叹泪沾衣,回首各东西。
—朱庭玉《越调·柳营曲·金陵故址》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梵宫、晚钟。落日蝉声送。半规凉月半帘风,骚客情尤重。何处楼台,笛声悲动?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几重?遮不断相思梦。
—李致远《中吕·朝天子》
梵宫,指佛寺,作者当时寄宿之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咏世》
去洛阳赏花,在梁园赏月。“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反其意用之,表明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嘲西席》
这是一首嘲讽乡间教书先生的小令。先生按照儒家经典,教育学生伦理纲常,扼杀学生的天性,呆板又啰嗦。
短命的偏逢薄幸,老成的偏遇真成,无情的休想遇多情。懵懵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若要轻别人还自轻。
—宋方壶《中吕·红绣鞋·阅世》
无德的人遇到的一定是薄情者,老成的人赢得的是别人真诚的相待,无情的人也不会遇到多情的人。糊涂的人总是遇见可怜虫,机灵的人相遇便会互相倾慕。不要互相轻贱,而应彼此尊重。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周德清《正宫·塞鸿秋》
远山、近水、白帆、飞瀑,千姿百态,动中有静,明暗相间。
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是当时。
—钟嗣成《双调·凌波仙·吊沈和甫》
这是一首哀悼好友的小令。淡而深情,令人怆然。
憎花蝇竞血,恶黑蚁争穴。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老先生去也。
—汪元亨《正宫·醉太平·警世》
元代以归隐为主题的作品很多,这首小令,作者表现的不是无奈苟活的归隐,而是愤激批判式的归隐。“老先生去也”,以一种傲视的态度来调侃,诙谐,别开生面。
莫争高竞低,休说是谈非。此身不肯羡轻肥,且埋名隐迹。叹世人用尽千般计,笑时人倚尽十分势,看高人着尽一枰棋。老先生见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啼红,杏花消息雨声中。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冰弦玉柱,弹怨东风。
—倪瓒《双调·殿前欢》
借用了杜甫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来表达作者久居他乡,空费时光的感慨。
想人生最苦离别,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别字儿半响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
—刘庭信《双调·折桂令》
这首曲写离别写得很有新意。“别”,是人分两处,“离”是舍家远去,“苦”是因离别而失魂落魄。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汤式《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对杭州兴衰的感慨。过去的西湖歌舞升平,如今的西湖却是处在长年的战乱之中。
能文章会谈论才高反被时人厌,守清贫乐清闲运拙频遭俗子嫌。
—汤式《南吕·一枝花·旅中自遣》
世态炎凉。有才学的人不被重用,贫贱的人遭受嫌恶。
恣狂情,谁与砭?英雄尽你夸,富贵饶他占。则这黄垆畔有祸殃,玉缸边多危险。酒呵!播声名天下嫌。
—杨讷《西游记》
说大话,逞英雄,炫耀富贵,要不得。贪杯纵酒,多危险。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兰楚芳《南吕·四块玉·风情》
我蠢,他丑,彼此不嫌弃,还情投意合。他丑而心真,所以我才会情深以待。我们这样的眷侣,只除天上有。
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当初意儿别,今日相抛撇,要相逄似水底捞明月。
—无名氏《正宫·塞鸿秋》
以“月”为韵脚,用不同形态的“月”来表达不同的心情,写得妙趣横生。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无名氏《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又狠又贪,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的真实写照。以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写出,很有意思。
退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
—无名氏《双调·水仙子》
【上马娇】我将这锦鲤兜,网索来收。村务内酒初熟,恰归来半醉黄昏后。暮雨收,牧童儿归去倒骑牛。
—无名氏《仙吕·四季乐情》
描写一个渔人喜获丰收,在酒馆中喝得微醉,心满意足地向家走去。
柔软莫过溪涧水,地上也高声。
—无名氏《混江龙》
痛斥乐贪官污吏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反抗之心。再软弱、再善良的人,当遭受了难以忍受的欺侮时,也会奋起反抗。
ps:严禁以个人名义转载于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