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寻找名人旧居</h1>
(续上期)
2004年夏天老同学聚会,地点就在省群艺馆斜对面一家餐馆。魏群智医生也在。魏君是我省著名眼科权威、云南省中医院老院长魏述征教授的大公子,见多识广,不止熟悉昆明老街老巷,昆明地方掌故也极熟。见面时我问若园巷及周公馆,魏君指着窗外说斜对面就是若园巷,里面就是周钟岳家的老房子。我暗喜,压住兴奋又问可以肯定吗?魏君说这怎么会错,我家与周家是亲戚,他家老房子我小时候就去过。又告诉我,周钟岳的二公子周锡楠老师就住在昆一中,他夫人就是我们的胡肃秋老师。我太兴奋了,马上请魏君陪我去看一下周公馆。我们看了后魏君说没问题,几十年他都没来过,想不到还是老样子。
我想这真是再巧不过的机缘。这些年常看西南联大史料,包括联大当年的教职员名录和学生名录我都看,从中发现不少有价值的材料和线索。比如五十年前昆华中学(后改名昆明一中)的师资力量很强,听说有些老师是西南联大毕业的,但到底是哪些老师却不很清楚。如今一看联大学生名录,许多老师的名字赫然在目,我记了一下,仅教过我们班的就有十六七位。还有更想不到的事,我发现我的岳父李国智先生(已故)与我们昆一中的傅发聪、黄清(已故)、胡肃秋(已故)三位老师还是同班同学!他们都是文学院历史系1946年毕业的。
接着又请魏群智君陪我去昆一中教师宿舍拜望周锡楠老师。周老师当时已87岁高龄,但精神极好,声音也亮,待人慈祥和蔼,让人感到亲切。以后我又多次拜访过周老,该问的都问了。

昆明翠湖畔的玉龙堆周钟岳公馆
这下我清楚了。周家的住宅在城里只有若园巷一处,另有一别墅在安宁温泉。吴大猷家原住北仓坡螺翠山庄,那是云南早年政坛名宦张维翰的公馆。吴大猷家搬进周公馆后住的是一楼,周家住楼上。吴大猷《回忆》中提到的周大少奶名袁转芝,是状元(光绪二十九年“经济特元”)袁嘉谷的孙女,其父袁丕元系袁嘉谷的长子;吴大猷的同学袁丕济也是密歇根大学博士,是袁转芝的三叔。在周家,袁转芝是周老的大哥周锡年的夫人。吴大猷寄住周公馆是因为周老的大哥周锡年的关系,他二位以前在上海就认识。周老还说,吴大猷、程毓淮两家搬来后,他与大哥就搬到二楼上住,两家迁走后他们还搬回一楼住。又说老父亲(周钟岳)当时在重庆,吴大猷与老父亲未见过面。
我还问到周钟岳应国民政府之请书写“总统府”三个大字的事。周老说,他听说南京方面当时考虑的人选还有于右任,后来才确定请他父亲来写。
关于润笔,历来传说颇多,说蒋介石赠周部长黄金三十两或四十两,是“一字千金”。周老说没那回事,实际情况是国民政府派人送来四千大洋,都是“孙大头”。但婉谢了,未收。
又说到若园巷。周老说若园巷以巷内大户张若园之名为巷名。张亦政界人物,若园巷的老房子是周家从张家买过来的。周老还说若园巷原先是与小吉坡相通的。
看来若园巷是很有些故事的。现在巷没了,巷体也没了。幸好周公馆居然尚存,也算不幸中之大幸了。
至于节孝巷闻一多旧居,这下也彻底弄清爽了,它与周钟岳公馆一点关系都没有。
原创连载自:
天雨流芳《我的西南联大——一所历史名校与一座文化古城的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