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南近现代名人——周钟岳

周钟岳(公元1876年—1955年),字生甫,号惺庵,白族,今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金华忠义巷人。钟岳出生贫寒,刻苦自励。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癸卯科乡试,中第一名,称解元。1904年,至日本弘文学院留学,肄业师范。1905年复进早稻田大学,习法政。曾汇编《师范丛编》10卷,辑译松村介石《中国教育制度变迁通论》1卷。云南同学创设“云南杂志社”,钟岳任总编:撰有《论云南对于中国之地位》及《滇越铁路赎回之时机及其办法》等论文。与范熙壬、张耀曾、席聘臣等合组《新译界》杂志社,从事译述。博采中外图籍,写就《法占安南始末记》一书。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孙中山辞去总统职务,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云南得知情况后,忖度不定。时任都督府秘书长之周钟岳力陈利害,指出:袁世凯一旦掌握政权,必为中国祸害。蔡锷亦以为然,云南遂不表态。

1914年底,钟岳进京随蔡锷任全国经界局秘书长,写成《经界法规草案》一书,编辑《中国经界纪要》、《各国经界纪要》二件。协助蔡锷赴天津秘密策划讨袁。

1917年,张勋复辟,周钟岳积极倡导唐继尧响应孙中山护法之举:滇黔靖国联军成立,周钟岳任靖国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1919年,钟岳代理省长,主持滇政,欲修明内政,稍苏民困。但因大局未定,政变突生,武人用事,诸事掣肘,一筹莫展,屡辞不获,每有余憾。

1921年4月4日,军政府正式特任周钟岳为云南省长,仍坚辞,4月20日按期解职,月余后返回剑川。

1927年,“二六”政变,唐继尧倒台,周钟岳被选为省政府九委员之一,竭力主张消弭兵祸,顺应潮流,调融嫌隙,并主张自动加入国民政府,亟谋国家统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钟岳为国民党中央所注重,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国府委员、考试院副院长及总统府资政期间,蒋介石违反民意发动内战之后,钟岳深感无力回天,遂激流勇退,保持晚节。1949年11月,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抵昆,卢汉委托周钟岳主持欢迎大会。卢汉在周钟岳、李根源配合下,利用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矛盾,借机要求李宗仁释放“九九”整肃被捕人员,李宗仁当即批示:“交卢主席酌情处理”。此后,卢汉即分批全部释放了“九九”整肃中被捕的地下党员、民主人士、工人、学生400余人。

1931年,云南通志馆成立,周钟岳任馆长。云南地方通志的重新编辑整理,全省瞩目,众望所关,钟岳悉心擘画。民国28年(1939年),周钟岳出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仍时时顾问通志馆事,为尽快编纂出版《新纂云南通志》出力,卒成《新纂云南通志》266卷,征文考献,集历朝旧志17修,勒为1书;并以光绪二十七年(1901)迄宣统三年(1911)事赓续补足之。民国成立以后的事迹,则别为《长编》,使滇云有史以来之文物,巨细靡遗,煌煌巨著,照古腾今,洵为一部完整地方通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周钟岳被选为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委员会委员、云南文史馆馆员,站到人民行列。1955年临终前,嘱家人把私藏图书数万卷分赠云南大学及云南省图书馆,并留遗言:“吾所冀者,中国从兹统一,日进光明,世界共保和平,永息战祸而已!”

云南近现代名人——周钟岳

周钟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