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出东京奥运会!采访体操明星于静媛的父母:他7岁去成都训练,然后累了从不抱怨

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

根据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23岁的四川宜宾体操运动员于静媛明天(第24届)将与国家队比赛。

于静媛出生于1998年1月,2001年至2005年在宜宾市业余体育学校训练,2005年至2009年在四川体育学校训练,2010年向四川体操队报到,2012年入选国家队。

2021年,余静媛获得全国体操冠军和东京奥运会选拔双杠冠军,并入选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代表国家参加东京奥运会。

7月23日上午,红星报记者赶到宜宾花园南岸的家中,与母亲刘立群、父亲绯志平交谈,了解到体操明星俞景媛许多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

走出东京奥运会!采访体操明星于静媛的父母:他7岁去成都训练,然后累了从不抱怨

于静媛的父母接受了红星新闻的采访。

谈荣誉:

奋斗获得荣誉,离不开国家和组织的培养

俞景源的家位于小区17楼,装修简约大方,电视柜上装饰着俞景源童年的照片。

走出东京奥运会!采访体操明星于静媛的父母:他7岁去成都训练,然后累了从不抱怨

俞景媛小时候很可爱。

母亲刘立群说,他们搬到这里10年了,于静媛只在家住了两晚,剩下的时间都在队里,不然就是在游戏中。

.m 9点10分,一个短命的翟志平从外面回来了,他和儿子一样喜欢运动。"跑步和攀岩都是这样,但与我儿子相比,这是不专业和业余的。"翟志平说。

早在7月16日上午,宜宾市相关负责人以视频链接的方式向于静媛、翟志平和刘立群参加视频连线,他们远程看到了即将启程前往日本参加的俞景源。

在联系的过程中,于景远用宜宾的话向家乡人打招呼,并透露了近期训练和准备的情况。爸爸,妈妈给了他鼓励,希望他保持正常的心,正常的玩耍。"放下心来,不断挑战和克服自己。注意在比赛前安排休息时间。"

"准备太紧张了,我不想打扰他。拿出儿子的奖牌展示册,虽然他爱放手,但他告诉记者:他拿这些奖牌拍照是不合适的,毕竟奖牌是花园的辛苦功夫,后面的荣誉更多的是国家和组织的训练。

走出东京奥运会!采访体操明星于静媛的父母:他7岁去成都训练,然后累了从不抱怨

该奖章由于静媛获得。

"我们对他所取得的成就和他所获得的荣誉非常满意。我们对国家对他的训练更满意。"于静媛的父母表示希望他能冷静冷静地应对比赛,在最好的状态下,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谈初衷:

那时,我想让他身体强壮,多吃点东西。

到于静媛出生时,他有一个4岁的弟弟。在这个四口之家,父亲绥志平是食品公司的下岗工人,他和妻子一起经营一家副食品店谋生。除了抚养两个孩子,还要养活翟志平的母亲。

刘立群回忆说,余景源出生时身体状况不佳,经常发烧,至少每两个月去医院打针输液。

由于体质差,园内米饭用量少,到了幼儿园的年龄,也只能吃一小半碗米饭。

作为母亲,刘立群总是担心儿子不饱,经常追着于静媛喂食。

2001年暑假临近,宜宾业余体育学校体操教练李小兵到于静媛选的幼儿园选学生。翟静的动感花园,作者:李小兵一瞥。"当时我们对体操知之甚少,但这项运动对我们的健康一定有好处。我希望他能加强锻炼,身体健康,吃得更多。"

刘立群告诉记者,众所周知,李小兵教练是于静媛的启蒙教练,但余景远其实有更早的"教练"——奥特曼。

于静媛小时候就喜欢阿尔特曼,他学会了奥特曼倒立。在沙发和床上弹跳,特别喜欢运动。

刘立群记得,离家不远的宜宾人民公园有一个蹦床,于静媛在蹦床上很开心,跳起来不想下来,很享受那种在空中飞翔的感觉。

后来进入业余体育学校,俞景源的天赋和潜力可以发挥出来。他是同一组体操中最年轻的学生之一。

刘立群发现,于静媛在业余体育学校经过一两年的训练,体质明显提高,基本上不会因感冒而生病和住院。

随着体操训练强度的逐渐增加,于静媛在韧带和力量方面的潜力被发现,最终被四川省队选中。

谈谈毅力:

痛苦 他咬牙忍受,否则他可能已经死了一半

在宜宾业余体育学校参加训练时,于静媛只有3岁,还是个无知的孩子。

业余体育学校的强化训练基本上在暑假和寒假期间进行。在练习时,敏感和忧虑的母亲总是和孩子在一起,她们遭受训练。

体操训练是拉开韧带的基本,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刘立群记得,一些一起训练的学生在练习"一字马"时达不到标准,教练会施加外力帮助学生拉动韧带。很多娃娃痛苦地哭泣,但俞景媛从不哼唱。

"其他孩子受不了,哭了,为什么不哭?"作为母亲,刘丽群经常看到儿子在练习中咧嘴笑,只是不呻吟。"我问他是不是很痛?"刘立群回忆说,于静媛的回答是"我感觉不好痛"。

因为最初的训练很辛苦,有些孩子坚持不住放弃。然而,于静媛从未想过要放弃训练,又是辛苦、疲惫,无法抗拒训练。

刘丽群说,当时,余景媛却在哪儿哭了几句话,或许她不忍心,就要半途而废了。

又过了一半,多亏了父亲翟志平坚持了下来。否则,于景源的幼苗将无法登上奥运会的舞台。

也就是说,余静媛刚选入省立体育学校,独自一人在成都训练不久,家长们去成都看他,不到7岁的余静媛抱着妈妈不要离开,刘立群心里,他被捡到了宜宾。

在宜宾待了一个星期后,于静媛还是去业余体育学校训练。虽然孩子的天性让他对父母不情愿,但回到家后似乎也不愿意做体操。

"只要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孩子们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受苦。在母亲的温柔面前,父亲翟志平"心狠手辣"起来,不顾妻子的反对,把翟静媛送回成都基地。

谈谈自力更生:

7岁到成都独自面对困难

刘丽群记得,余静媛被选到成都的时候,她还不到7岁,甚至还追着他去吃。

宜宾业余体育学校拥有同一批五六个小伙伴。到达成都的第一天,于静媛看起来非常兴奋,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哭。

为了尽可能多地陪伴儿子,刘立群每周五11点.m,乘坐宜宾到成都的慢车,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第二天早上6点多.m到达成都;

我第一次去看儿子时,于静媛辞职了,不让父母走了。每次离开成都,母子基本上都要忍住头痛、哭喊。那种情感上的痛苦,缗志平和刘立群依然感叹。他们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在花园不注意的时候,他们偷偷溜走了,于静媛发现追了出去,半夜到处找父母。

为了让儿子容易联系自己,刘立群给了儿子一张IC卡。培训结束后,您可以通过磁卡电话与宜宾的父母交谈。

"他很小,可以接电话,不得不在脚上放一个凳子来插入磁卡。刘立群说,这种思乡状态持续了半年左右,于景源是一个完全适应基地生活的。

虽然儿子逐渐适应了独立生活,但父母还是很关心。只要余景源放假3天以上,刘立群就会带他回宜宾。

如果不度假,刘立群就坐慢车到成都陪儿子两天,好几年风雨无阻。虽然旅途遥远,但刘立群不愿意买50元一张卧铺票,几年来她一直坐在硬座上,省了25元,她可以为儿子买牛奶。

对于一个下岗职工家庭来说,抚养两个孩子是非常困难的,但翟志平和刘立群从来不给孩子带来生活压力和负面情绪,他们总是在孩子面前保持乐观和微笑。

也许是受父母的影响,于静媛也非常乐观,加入体操队近20年,从未在父母面前抱怨过。

如今,这位23岁的年轻人在北京独自生活和学习了近10年。

两年前,他的母亲刘丽群曾提出要去北京陪儿子,但于静媛觉得自己可以自己应付,拒绝了母亲的善意。

谈谈家庭:

千里之外的一家人,感情发自内心

随着于静媛的不断成长,他的成就逐渐为世人所知。他经常走到讲台上,站在聚光灯下。但他安静的哥哥鲜为人知。

我哥哥悄悄地完成了大学,研究生学业,现在是深圳一家公司的软件技术员。兄弟俩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东,在天南迪以北2000多公里处。

虽然俞静媛已经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但父亲的过去,但翟志平的父亲和儿子聚集得越来越少,心中还是有些愧疚。

翟志平说,他们现在没有追求物质,儿子取得的成绩,为国家的荣耀,是他们最好的赞美。只可惜他们和俞静媛的陪伴太少了。

"2006年,他的哥哥考上了成都一所好高中。我们一家人曾讨论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去成都租房子。但由于经济原因,它最终被放弃了。"现在说起这段过去,翟志平的心还是很难平静下来,他以为自己没有抓住最好的时机,夫妻俩还是很遗憾的。

当余静媛到达北京时,一家人团聚已经比较困难了。唯一重逢的机会,就是翟志平和刘立群去北京和儿子们过年。一顿团聚餐后,一家人匆匆忙忙地回到训练岗位。

走出东京奥运会!采访体操明星于静媛的父母:他7岁去成都训练,然后累了从不抱怨

于静媛的父母翻阅了图画书。

其实,于静媛的心里,关心的是远在家乡的父母。他去日本玩,他会带一些化妆品给他的母亲,当他去法国时,他会带一些法国葡萄酒给他的父亲......

今年五一节期间,于静媛在成都参加比赛,家长们赶紧赶到成都团聚,远在深圳的哥哥和女朋友也飞到了成都,一家人吃了一顿幸福的团聚聚餐。"这是哥哥5年来第一次见到哥哥,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嫂子......"

"这对夫妇对两个儿子的现状非常满意,他们为他们感到骄傲,"翟先生说。但其实没有特别的教育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教他们要诚实、坚决、勤奋、诚实、善良、永不放弃。

红星记者罗敏摄影张直

编辑:彭吉

(下载红星新闻,有望获奖!)

走出东京奥运会!采访体操明星于静媛的父母:他7岁去成都训练,然后累了从不抱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