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出東京奧運會!采訪體操明星于靜媛的父母:他7歲去成都訓練,然後累了從不抱怨

7月23日,第32屆夏季奧運會在日本東京開幕。

根據參加東京奧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23歲的四川宜賓體操運動員于靜媛明天(第24屆)将與國家隊比賽。

于靜媛出生于1998年1月,2001年至2005年在宜賓市業餘體育學校訓練,2005年至2009年在四川體育學校訓練,2010年向四川體操隊報到,2012年入選國家隊。

2021年,餘靜媛獲得全國體操冠軍和東京奧運會選拔雙杠冠軍,并入選東京奧運會參賽名單,代表國家參加東京奧運會。

7月23日上午,紅星報記者趕到宜賓花園南岸的家中,與母親劉立群、父親绯志平交談,了解到體操明星俞景媛許多鮮為人知的成長故事。

走出東京奧運會!采訪體操明星于靜媛的父母:他7歲去成都訓練,然後累了從不抱怨

于靜媛的父母接受了紅星新聞的采訪。

談榮譽:

奮鬥獲得榮譽,離不開國家群組織的培養

俞景源的家位于小區17樓,裝修簡約大方,電視櫃上裝飾着俞景源童年的照片。

走出東京奧運會!采訪體操明星于靜媛的父母:他7歲去成都訓練,然後累了從不抱怨

俞景媛小時候很可愛。

母親劉立群說,他們搬到這裡10年了,于靜媛隻在家住了兩晚,剩下的時間都在隊裡,不然就是在遊戲中。

.m 9點10分,一個短命的翟志平從外面回來了,他和兒子一樣喜歡運動。"跑步和攀岩都是這樣,但與我兒子相比,這是不專業和業餘的。"翟志平說。

早在7月16日上午,宜賓市相關負責人以視訊連結的方式向于靜媛、翟志平和劉立群參加視訊連線,他們遠端看到了即将啟程前往日本參加的俞景源。

在聯系的過程中,于景遠用宜賓的話向家鄉人打招呼,并透露了近期訓練和準備的情況。爸爸,媽媽給了他鼓勵,希望他保持正常的心,正常的玩耍。"放下心來,不斷挑戰和克服自己。注意在比賽前安排休息時間。"

"準備太緊張了,我不想打擾他。拿出兒子的獎牌展示冊,雖然他愛放手,但他告訴記者:他拿這些獎牌拍照是不合适的,畢竟獎牌是花園的辛苦功夫,後面的榮譽更多的是國家群組織的訓練。

走出東京奧運會!采訪體操明星于靜媛的父母:他7歲去成都訓練,然後累了從不抱怨

該獎章由于靜媛獲得。

"我們對他所取得的成就和他所獲得的榮譽非常滿意。我們對國家對他的訓練更滿意。"于靜媛的父母表示希望他能冷靜冷靜地應對比賽,在最好的狀态下,發揮出最好的水準。

談初衷:

那時,我想讓他身體強壯,多吃點東西。

到于靜媛出生時,他有一個4歲的弟弟。在這個四口之家,父親綏志平是食品公司的下崗勞工,他和妻子一起經營一家副食品店謀生。除了撫養兩個孩子,還要養活翟志平的母親。

劉立群回憶說,餘景源出生時身體狀況不佳,經常發燒,至少每兩個月去醫院打針打點滴。

由于體質差,園内米飯用量少,到了幼稚園的年齡,也隻能吃一小半碗米飯。

作為母親,劉立群總是擔心兒子不飽,經常追着于靜媛喂食。

2001年暑假臨近,宜賓業餘體育學校體操教練李小兵到于靜媛選的幼稚園選學生。翟靜的動感花園,作者:李小兵一瞥。"當時我們對體操知之甚少,但這項運動對我們的健康一定有好處。我希望他能加強鍛煉,身體健康,吃得更多。"

劉立群告訴記者,衆所周知,李小兵教練是于靜媛的啟蒙教練,但餘景遠其實有更早的"教練"——奧特曼。

于靜媛小時候就喜歡阿爾特曼,他學會了奧特曼倒立。在沙發和床上彈跳,特别喜歡運動。

劉立群記得,離家不遠的宜賓人民公園有一個蹦床,于靜媛在蹦床上很開心,跳起來不想下來,很享受那種在空中飛翔的感覺。

後來進入業餘體育學校,俞景源的天賦和潛力可以發揮出來。他是同一組體操中最年輕的學生之一。

劉立群發現,于靜媛在業餘體育學校經過一兩年的訓練,體質明顯提高,基本上不會因感冒而生病和住院。

随着體操訓練強度的逐漸增加,于靜媛在韌帶和力量方面的潛力被發現,最終被四川省隊選中。

談談毅力:

痛苦 他咬牙忍受,否則他可能已經死了一半

在宜賓業餘體育學校參加訓練時,于靜媛隻有3歲,還是個無知的孩子。

業餘體育學校的強化訓練基本上在暑假和寒假期間進行。在練習時,敏感和憂慮的母親總是和孩子在一起,她們遭受訓練。

體操訓練是拉開韌帶的基本,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劉立群記得,一些一起訓練的學生在練習"一字馬"時達不到标準,教練會施加外力幫助學生拉動韌帶。很多娃娃痛苦地哭泣,但俞景媛從不哼唱。

"其他孩子受不了,哭了,為什麼不哭?"作為母親,劉麗群經常看到兒子在練習中咧嘴笑,隻是不呻吟。"我問他是不是很痛?"劉立群回憶說,于靜媛的回答是"我感覺不好痛"。

因為最初的訓練很辛苦,有些孩子堅持不住放棄。然而,于靜媛從未想過要放棄訓練,又是辛苦、疲憊,無法抗拒訓練。

劉麗群說,當時,餘景媛卻在哪兒哭了幾句話,或許她不忍心,就要半途而廢了。

又過了一半,多虧了父親翟志平堅持了下來。否則,于景源的幼苗将無法登上奧運會的舞台。

也就是說,餘靜媛剛選入省立體育學校,獨自一人在成都訓練不久,家長們去成都看他,不到7歲的餘靜媛抱着媽媽不要離開,劉立群心裡,他被撿到了宜賓。

在宜賓待了一個星期後,于靜媛還是去業餘體育學校訓練。雖然孩子的天性讓他對父母不情願,但回到家後似乎也不願意做體操。

"隻要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孩子們就應該盡可能多地受苦。在母親的溫柔面前,父親翟志平"心狠手辣"起來,不顧妻子的反對,把翟靜媛送回成都基地。

談談自力更生:

7歲到成都獨自面對困難

劉麗群記得,餘靜媛被選到成都的時候,她還不到7歲,甚至還追着他去吃。

宜賓業餘體育學校擁有同一批五六個小夥伴。到達成都的第一天,于靜媛看起來非常興奮,爸爸媽媽離開的時候,并沒有哭。

為了盡可能多地陪伴兒子,劉立群每周五11點.m,乘坐宜賓到成都的慢車,經過六個小時的颠簸,第二天早上6點多.m到達成都;

我第一次去看兒子時,于靜媛辭職了,不讓父母走了。每次離開成都,母子基本上都要忍住頭痛、哭喊。那種情感上的痛苦,缗志平和劉立群依然感歎。他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在花園不注意的時候,他們偷偷溜走了,于靜媛發現追了出去,半夜到處找父母。

為了讓兒子容易聯系自己,劉立群給了兒子一張IC卡。教育訓練結束後,您可以通過磁卡電話與宜賓的父母交談。

"他很小,可以接電話,不得不在腳上放一個凳子來插入磁卡。劉立群說,這種思鄉狀态持續了半年左右,于景源是一個完全适應基地生活的。

雖然兒子逐漸适應了獨立生活,但父母還是很關心。隻要餘景源放假3天以上,劉立群就會帶他回宜賓。

如果不度假,劉立群就坐慢車到成都陪兒子兩天,好幾年風雨無阻。雖然旅途遙遠,但劉立群不願意買50元一張卧鋪票,幾年來她一直坐在硬座上,省了25元,她可以為兒子買牛奶。

對于一個下崗職工家庭來說,撫養兩個孩子是非常困難的,但翟志平和劉立群從來不給孩子帶來生活壓力和負面情緒,他們總是在孩子面前保持樂觀和微笑。

也許是受父母的影響,于靜媛也非常樂觀,加入體操隊近20年,從未在父母面前抱怨過。

如今,這位23歲的年輕人在北京獨自生活和學習了近10年。

兩年前,他的母親劉麗群曾提出要去北京陪兒子,但于靜媛覺得自己可以自己應付,拒絕了母親的善意。

談談家庭:

千裡之外的一家人,感情發自内心

随着于靜媛的不斷成長,他的成就逐漸為世人所知。他經常走到講台上,站在聚光燈下。但他安靜的哥哥鮮為人知。

我哥哥悄悄地完成了大學,研究所學生學業,現在是深圳一家公司的軟體技術員。兄弟倆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廣東,在天南迪以北2000多公裡處。

雖然俞靜媛已經是一個23歲的年輕人,但父親的過去,但翟志平的父親和兒子聚集得越來越少,心中還是有些愧疚。

翟志平說,他們現在沒有追求物質,兒子取得的成績,為國家的榮耀,是他們最好的贊美。隻可惜他們和俞靜媛的陪伴太少了。

"2006年,他的哥哥考上了成都一所好高中。我們一家人曾讨論過和他們的兩個孩子去成都租房子。但由于經濟原因,它最終被放棄了。"現在說起這段過去,翟志平的心還是很難平靜下來,他以為自己沒有抓住最好的時機,夫妻倆還是很遺憾的。

當餘靜媛到達北京時,一家人團聚已經比較困難了。唯一重逢的機會,就是翟志平和劉立群去北京和兒子們過年。一頓團聚餐後,一家人匆匆忙忙地回到訓練崗位。

走出東京奧運會!采訪體操明星于靜媛的父母:他7歲去成都訓練,然後累了從不抱怨

于靜媛的父母翻閱了圖畫書。

其實,于靜媛的心裡,關心的是遠在家鄉的父母。他去日本玩,他會帶一些化妝品給他的母親,當他去法國時,他會帶一些法國葡萄酒給他的父親......

今年五一節期間,于靜媛在成都參加比賽,家長們趕緊趕到成都團聚,遠在深圳的哥哥和女朋友也飛到了成都,一家人吃了一頓幸福的團聚聚餐。"這是哥哥5年來第一次見到哥哥,也是他第一次見到未來的嫂子......"

"這對夫婦對兩個兒子的現狀非常滿意,他們為他們感到驕傲,"翟先生說。但其實沒有特别的教育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孩子,教他們要誠實、堅決、勤奮、誠實、善良、永不放棄。

紅星記者羅敏攝影張直

編輯:彭吉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有望獲獎!)

走出東京奧運會!采訪體操明星于靜媛的父母:他7歲去成都訓練,然後累了從不抱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