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琼中扶贫路上的“孺子牛”——王文雄:弥留之际,他枕边还放着扶贫手册

作者:南国都市报

"听说8号应该降温,记得给有入住条件的贫困户早点搬进新房,但不要冻死。特别是60多岁的老李广金,受不了寒,动乱村'两委'干部会先帮他搬基本生活用品进去,等我好起来,再回来帮他搬其他东西......"躺在病床上的王文雄,从来没忘了安排帮扶工作,没想到,给前来探望他的村干部的这个简单的建议,成了他的遗言。

2018年1月5日下午,王文雄一行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四河村委会办公室审阅扶贫手册和档案时,由于超负荷劳累和突发疾病,救援无效后,生命时钟永远定在1月6日13点03分, 2018年,56岁。

琼中扶贫路上的“孺子牛”——王文雄:弥留之际,他枕边还放着扶贫手册

2017年7月13日,王文雄到中平镇四河村委探访贫困户。摄影:记者林学谦

琼中县扶贫办干部王文雄进入四河村委以来,动员、引导、扶持贫困户树立"我要脱贫"的坚定信念,通过单位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解决贫困户"两后三保"的问题, 拆除破旧的瓦房和危险房屋,在"福美村"建新家。截至目前,全村危险房改造已建成61户,基本解决了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琼中扶贫路上的“孺子牛”——王文雄:弥留之际,他枕边还放着扶贫手册

扶贫乾部王文雄驻四河村。(图片由琼中宣传部提供)

家人眼中的"傻爸爸"

"爸爸,我说退休后要去福建帮我带孩子,那你为什么离开?"2018年1月6日13时,从福建一路赶来的女儿王振云没来得及放下包,跪在父亲的病床前。无论他的孩子们如何撕心裂肺,带着对家人的愧疚,王文雄还是永远闭上了眼睛。

王文雄的儿子王振甫还记得,自1982年父亲入职以来,曾在上安乡、钓鱼山乡、红毛镇等地工作,和姐姐经常每周很少见到父亲一次。"反之,村民们有东西要找他,以后他还要出去解决。

2014年,琼忠开始了"四里三题、联合村帮"精准扶贫工作,王文雄主动要求村内赘,但考虑到路途遥远,山路难走,而且年纪大了,不懂开车,单位拒绝了。2016年,王文雄再次主动到村里求助,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

"别以为住在村里是一件美不胜负的事,住宿和办公室都在村委会办公楼屋顶的小房间里,然后建一个棚子作为厨房。在王振甫看来,这位痴迷于脱贫事业的父亲,真的是"有点傻"。其实,按照工作年限,王文雄早就达到了提前退休的标准,在福建工作的儿女一再督促他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但他对村里的贫困户却不放心。

2017年9月、12月,王文雄连续两次住院,当同事询问时,他只说自己是胃病、感冒,即使吐血,还是称自己为急性胃出血,恢复过来是件好事。去世时,王文雄的枕头上还挂着贫困户的手册,心中记忆犹新的也是他的贫困家庭......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他更关心他的同事,而不是他关心他的亲人和孩子。在谈到王文雄时,他的前老同事、红毛镇干部蔡庆平评论道。

2018年1月4日.m 6:30,一切都像往常一样紧张和繁忙,但井井有条。匆匆吃完早餐后,王文雄赶紧在办公桌前坐下,不一会儿,他查了一些扶贫手册和四河村的贫困户口。在确认没有错误后,材料会被仔细分类和存档。

据同事黄载伟回忆,王文雄整理好手中的贫困户档案归档后,早上就和他一起去村里,动员安装了门窗的贫困户尽快搬进新家。中午,他们与其他扶贫干部一起,向贫困户分发扶贫慰问物资,走访村庄,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多。

黄载伟还记得,第二天看到王文雄的脸色苍白,汗珠不停地顺着脸颊流下来,但他坚持要回顾同事填写的信息。在反复劝说王文雄休息一会儿后,黄载伟给县扶贫办主任吴坤军打了个电话。在吴坤军的强烈要求下,王文雄当天下午被所有人"护送"到县人民医院,没想到这次行会是一次告别。

"王文雄说,他有乡镇工作经验,对基层工作了解很多,善于做群众工作,非常适合去村里。琼中县扶贫办副主任徐焕一回忆说,2016年,琼中县扶贫办联络点改为中平镇四河村委,王文雄一如既往地再次主动邀请苗族到四河村开展扶村工作。

就这样,一个草席和一条被子,王文雄在四河村安顿下来。

"2016年初,四河村委12个自然村有122户贫困户,扶贫任务繁重,王文雄从不感到疲惫和疲惫,从进入四河村的第一天起,他就详细了解了四河村和贫困户的情况,并与县积极规划扶贫措施, 镇、村干部帮助穷人解决实际问题。四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程朝辉说,经过两年的努力,四河村只剩下32户贫困户。

村民眼中的"知己"

"他给我的那桶食用油还在我的客厅里,每次看到它,感觉就像昨天一样。贫困户胡良琼泪流满面地回忆起,王文雄生病的那天,他陪着120救护车到县人民医院救助,但没想到回来后会独自一人。

胡良琼是四河村委文堂村组成员,曾经爱喝点酒,喝完酒后,在村里会发疯。为了摆脱胡良琼的坏问题,王文雄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引导他发展自己的产业,把原来一日三餐的酒改成了一日两餐一餐。"现在只要我出去做农活,采槟榔,我甚至可以去两三天不喝酒。

为了将扶志与扶志相结合,王文雄组织贫困户每周按时收看电视夜校扶贫富,看完电视夜校后,还组织他们积极讨论,寻求发展思路。只要有闲暇时间,王文雄就会跟贫困户户聊,询问每个家庭的家庭情况,很长一段时间,他确切地知道谁有几个人,什么行业适合开发土地,孩子的教育补贴是否及时收到。

王文雄一行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了四河村的扶困规划,将122户贫困户中的439人按产业帮扶、村级公共服务岗位、转移就业和社会扶持等四大类进行分类,并确定了详细的扶贫规划。同时,结合全县四大产业扶贫模式,争取项目资金35万元,通过发展既有产业、转移就业、发展群体,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如今,村里所有贫困户都投入了专业合作社,可以获得高达1300元的红利,危险房全面翻新,福美村的建设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了找出我们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家庭的门槛被他'烂'了。甚至在被送往医院后,他也想起了村里老人李广进的住房问题,以及李兴南子女教育补贴的发放。穷家之乡宋德鹏直言不讳地说,王文雄把他们当亲戚一样对待,现在他们会永远记得王文雄。

琼中扶贫路上的“孺子牛”——王文雄:弥留之际,他枕边还放着扶贫手册

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朱德全、毛景辉、李梦瑶/温

编辑:南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