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在干净整洁的202个社区理发店理发。
10月19日,市委党史研究教育全媒体调研采访组走进威城区文汇路202号社区和未央街滨江社区,对社区"我为群众做实事"10个项目以及未央街滨江社区引领党建改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访谈。旧社区,并实现旧社区打破茧,转变为"新"的成功经验。
走进202社区,记者看到这里"我为群众做实事"的气氛非常浓厚。从干净整洁的免费理发场所、红书屋、食堂,到现代健身房、舞蹈工作室、日托场所,再到社区居民的书画展,人们感到温暖。
"在这里可以做修脚、颈椎整机,让身体放松,很舒服。74岁的王玉娥经常来这里休养。在202社区的一楼,老年人正在康复和锻炼。二楼,有社区退休老人的书画展,社区居民不仅可以放松和调整心情,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和恢复。
据202社区党支部一书记陈琦介绍,自党史研究教育启动以来,社区党支部制定了10项以"始终跟党走"为主题的"我为群众办实际事"的清单项目,并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开通了副代理窗口,为居民提供上门代理服务;联合辖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所等开展了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公益讲座、听公益普查、免费卫生诊所等活动,用心解决了基层的困难。群众的烦恼。
走进未央街滨江小区,这个建于1999年的老旧住宅区,让人眼前一亮,小区的外观和新建的小区没有太大区别,其配套的健身器材、幼儿园、绿化等也随处可见。
该社区是政府投资的住房项目,总面积8万平方米,共有14栋建筑,53个单位,736户,3200多人,是典型的老社区。2019年,社区被列入渭城区旧住宅区改造规划,总投资4070万元,于2020年7月上线,2021年3月竣工。
"装修后,我看到社区有了新的面貌,过去搬走的居民现在又搬回来了。河滨社区负责人介绍。改造期间,未央街坚持"美丽环境,幸福生活共处"的改造理念,坚持"党建主导、政府主导、多方共建、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改造原则,通过"三建"改造思路,开展改造老居民区"滨江实践",打造"未央样本"的党建引领 改造旧社区,进而实现旧社区向"新"的转变,为推动旧社区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未央街道共有24个老旧住宅区,滨河社区已改建,安居二村、咸阳市奥利化纤社区、水利局家医院、线厂社区、区卫生厅家庭院、秦建园6个社区正在改造中,总建筑面积16.24万平方米,涉及建筑41栋, 1980年居民,总投资1775万元,预计年底建成。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华 文字/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