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人,但他是英国商界的杰出人物。
他创立的"荣业兴"是英国最大的超市,也是欧洲最大的中国超市。
2010年,他被女王授予"大英帝国士官勋章"(OBE),英国查尔斯王子将他作为贵宾授予荣誉,甚至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卡梅伦也给他三分。
他是叶焕荣,英国华裔首富,荣烨航的创始人。

现在叶焕荣是英国最富有的华人,但谁会想到,60年前他刚来英国的时候,身上只有10磅。
为了谋生,他当了2年的洗碗工,每天工作10个多小时。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靠勤奋和努力,实现了人生的大反击。今天,我们将讲述他的故事。
1
以10英镑漂流到英格兰
从洗碗机开始
叶刘淑仪出生于1938年,童年是在东莞度过的,后来因为家人跌倒在路边,举家迁往香港。
在香港,叶焕荣中学毕业,即将开始谋生,但他在香港找不到出路,于是萌生了去英国闯进去的念头。
1959年,21岁的叶焕荣扛着10磅重的乘客登上了飞往伦敦的客轮。
和所有离开家乡的年轻人一样,叶焕荣也雄心勃勃,但刚到伦敦时,现实对他打击很大。
刚到英国时,因为不熟悉人生道路,他四处碰壁,平时只能在立交桥下过夜,有一次被警察当作流浪汉赶走。
最后,通过家乡协会,他在一家餐馆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
这份工作,叶焕荣已经做了2年,每天洗碗10多个小时,下班后的身体就像一个松动的架子,躺下的时候不想起床。
做了2年后,老板看到叶焕荣勤奋聪明,于是提拔他为前台服务员。
这时,叶焕荣开始算计,是不是要当一辈子的服务员?
但他心里很清楚,以我现在的能力,一个不恰当的服务员能做些什么呢?
普通人想到这里,也许就算是,继续做服务员,过着泥泞的生活。
但叶焕荣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想的是:
我现在只能当服务员,并不意味着我以后只能当服务员!
于是,他在工作时积累了经验,同时偷偷攒了一点钱。
在2年之内,他就弄清楚了一家餐馆是如何经营的,在25岁时,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共同创办了伦敦第一家中餐馆。
叶焕荣有商业头脑,前几年的积累也帮了大忙,在3个月内,他让一家餐厅蒸蒸日上。
很快,他先后开了2家餐厅和2家外卖店,生意还在蓬勃发展。
然而,叶焕荣还是感到不满足,他又开始沉思:
这种小餐馆开不了大戏,要是不是要这样每天面对锅碗瓢盆,过上这样的生活?
02
依靠故事
赚6亿生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焕荣在杂志的侧面看到了一个小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商人希尔顿想在德克萨斯州买一家银行,但卖家不断提高价格,所以没有成功。
沮丧的希尔顿不得不住在当地的一家酒店,准备第二天回家。
他来到酒店,发现它已经满了,人们在大堂睡觉。
希尔顿并不难过找不到房间,反而很兴奋:原来酒店也是一家好生意,我为什么不买呢?
于是希尔顿改变了主意,放弃了买银行,买下了酒店,把生意做大了,成了举世闻名的"希尔顿酒店"。
希尔顿的故事引发了叶焕荣的思考:除了餐厅,我还能做什么新生意?
普通人看着鸡汤,精神被提升,它仍然是原来的颓废的样子。
但叶焕荣不一样,看完鸡汤后,他想:我在这里能学到什么?对我的生命有什么用?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被拉大的方式。
经过调查,叶环荣决定不再做餐馆,而是专营一家专门从事中餐馆分销的杂货店。
于是叶焕荣和哥哥联手在伯明翰开了第一家中式杂货店,名为"荣业兴"。
叶焕荣的荣溪线一开业,就蒸蒸日上,很快便在整个英国商界广受欢迎。
成功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叶焕荣的勤奋思考,具体来说有三点:
首先,选址出人意料地成功
叶焕荣的店不是在伦敦开的,而是在距离伦敦180公里的伯明翰开的。
当时,没有人能理解叶焕荣的决定,直到荣业兴的生意越来越好,叶焕荣才透露出这样做的意义:
"如果你在伦敦开车,你只是一个大游泳池里的小鱼。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如果你开了一家商店,几条街外没有人会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你在伯明翰,每个人都知道3个月。"
此外,伯明翰还拥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不超过3小时,卡车可以覆盖英国四分之三的用户。
后来,事态的发展也印证了叶焕荣的判断,伯明翰以外的很多人特意开车去荣庆购物,大部分还是英国人。
二、顺风而行,不断变换
起初,荣业弘只是一家为中餐馆分销的杂货店,但在1970年代,英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英国人的消费能力增强。
有了钱,自然想买东西,叶焕荣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原来只为中国做生意,一切为了英国人,把杂货店变成了商业中心。
由于产品种类齐全,许多英国人也成为荣兴的粉丝。
三、复合开发
除了做餐饮、超市,叶焕荣还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版图。
伯明翰永业康总部是一个整合各种服务的中心,如餐厅,诊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如今,荣业行在英国三大最重要城市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拥有四家连锁超市,员工300余人,为英国2000多家中餐馆、零售店提供商品,年销售额7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2亿元)!
3
多年离家出走
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他的事业越来越大,叶焕荣成为英国华裔首富。
2010年,英国女王亲自授予他"大英帝国士官勋章"(OBE),英国查尔斯王子让他成为贵宾,甚至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卡梅伦也不得不付给他三分。
尽管离家多年,叶焕荣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自2000年以来,他先后设立"叶环荣兄弟奖学金",资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生到剑桥学习、剑桥学生到清华大学等项目。
他总是说,人才就是中国的未来,所以他应该捐钱为中国培养人才。
他还经常组织获得奖学金的班级聚会,鼓励男女学生交朋友和结婚。
叶焕荣开玩笑说,这些都是中国精英,是中国"优良品种",不便宜的外国人。
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也明确表示:
"我不在乎他们是否与任何国籍的人做爱,但我的孙子孙女必须看起来像我,皮肤黄,眼睛黝黑。
可以说,叶焕荣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他对中国的热爱。
当我在伯明翰开第一家店时,这些家伙下班后去对面的酒吧喝酒,但酒吧老板非常不受欢迎。
叶焕荣观察后,发现原来的员工总是喜欢乱扔垃圾,所以不受欢迎。
最后,叶欢荣说:
"中国人你首先要爱自己,别人会尊重你。
因此,他制定了禁止员工乱扔垃圾的规定,并在商店里设置了一面梳妆镜,要求员工每天上下班时都要整理好衣服。
他反复说:
"当我们走出去时,我们代表中国人。
可以说,他的宗旨一直是为世界尊重中国人做出贡献。
4
从洗碗机到亿万富翁
您必须了解的这3个提示
从10英镑到现在的亿万富翁,叶焕荣的经历非常传奇。
对于自己的成功,叶焕荣总结了三点:
首先,我们必须在一切事情上都使用我们的大脑
叶焕荣曾经说过: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使人们勤劳,不要投机取巧。我说没有。很多事情,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有不同的效果,有规则要遵循,有独创性和可取性,我们要多想。"
从洗碗机到服务员,从服务员到餐厅老板,再到从超市集团创始人的餐馆老板,叶焕荣的人生取得了不少飞跃。
每一次跳跃都是思考的结果。
因为他很聪明,他成了一名服务员;因为他学会了在餐馆里经营一家餐馆,他可以开自己的店;他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他想过改变职业......
爱动脑筋的人,在商场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脑子也不想动,只能过着泥泞的生活。
二、不熟悉业务的人不做,不能控制的业务不做
这是叶焕荣一直坚持的两个原则,有人建议他投资房地产,但他拒绝了。
后来,有人鼓励他让公司上市,但他仍然拒绝了。
他坚信,做生意只是做自己熟悉、能控制的生意,投资不熟悉的生意风险太大,就算能赚很多钱,也很可能一下子亏一蹈。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意会让人惰性,习惯于赚快钱,不会再考虑辛苦工作。
第三,创业需要找到合适的定位
叶环荣说,年轻人一开始就不需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向上,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
他把社会比作洋葱,做生意时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他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荣业线卖的不是最好的,但一定不能卖最差的,我们卖的是中间的,我们有自己的定位。
建立定位就是把战略放在第一位,这样所做的一切都能有效。
正如小米雷军所说: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现在,叶欢荣已经接近80岁了,他已经退休了,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孙照顾。
即便如此,他每天阅读多份中英文报纸,特别关注世界政治经济,及时应对当代全球商业运营的新趋势。
而且,他总是喜欢出现在超市里,或者勤奋地整理手推车,或者亲切地与人交谈。
现在,他回想起自己的生活,他说他没有后台,没有钱,没有专业技能,兼职做小生意,他唯一的信念就是摆脱贫困。
因此,他经常问那些问他如何创业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创业?
他说:
"如果答案是'我讨厌贫穷',那是一个很好的答案。如果是'我想变得富有',那就是错误的答案。
也许,这是他成功的终极秘诀。
版权声明: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并提供所有权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