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值此e-Bao Payment成立18周年之际,博通Parlor有幸邀请了行业发展的见证人——E-Pay首席执行官唐斌。

唐斌,易保支付首席执行官
<col>
关键要点:
1、支付机构的核心能力也是资金流动、资金处理、信息安全、牌照许可的沉淀。
2、未来支付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赋能B端客户在交易服务层面,基于交易数据和资金流向,更好地实现数字化。
3、规范化的严格监管是为了行业的发展更好,但监管的视角与企业并不完全相同,企业看到的是发展与创新,监管更多的是风险、用户利益与发展与创新的平衡,我们理解和支持,两者并不矛盾。
4.企业支付账户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疫情加速了大量企业的数字化,尤其是中小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支付账户作为载体,数字化就难以实现。
5.对于风险控制,一宝首先关注大客户,而客户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在此基础上,加上风控系统、技术系统、自动识别等。比如一宝的系统经市场验证,商户到底是否符合规定,95%以上的概率在三天内就能判断出来,这些都是基于基础数据,不需要人工,加上人工字基本上不会有大误商家的判断。
可以看出,从创业之初近乎匮乏,到支付业务在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再到对交易服务的关注,易保支付和唐斌都经历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磨难。
"你的初衷是什么?"我们的初衷是通过支付使交易更加安全便捷。当我回到中国时,我发现一些行业,比如机票和手机充值,非常不方便,我想让这些行业更方便。"
"一宝的企业文化对一宝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好的方面是方向非常正确,我们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不是那种坑坑绑架,不是单纯不惜一切代价牟利。另一方面,坏处在于文化不那么接地气,执行力不够。"
在与唐斌的对话中,有两个性格特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直白的,另一个是对行业的深刻洞察。似乎斯坦福毕业生和硅谷海归的生活史一直让他充满信心。这是否也预示着易保支付未来专注于交易服务、押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在唐斌看来,数字化的浪潮正在加速,交易服务是最需要数字化的,在线信息化问题解决后,交易的数字化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尤其是在传统行业。
唐斌坚信,没有支付的祝福,所有行业都无法做到交易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型。"交易的数字化必须打开资金和信息的流动,传统行业的资本流动是分离或分离的。这也代表了支付行业的未来。"
笔者获得的数据显示,航空旅游业B端交易中,电子报支付的份额已超过一半。另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是,仅在汶川大地震中,通过一宝公益平台的捐款就高达1850万,几乎相当于同期腾讯平台的捐款规模。
采访实录:
l 01 没有支付,交易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就无法完成
作者:大家都认为,协议付款后,没有真正的技术创新,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您认为有哪些创新?
唐斌:创新太多了,要看你站在哪个水平。跳出支付看,就像教育服务水平一样,创新太多了,教育风控也有太多的创新,风险控制与数据结合,上下游结合。
作者:所以还在服务方面创新吗?
唐斌:创新永无止境。像阿里巴巴的电商已经很成功了,但是还是有 JD.com,拼多多和很多新模式的问世,创新是无止境的,只要是良性的生态。
作者:我知道一宝创业时做了很多行业创新,包括行业支付,这也是易宝第一次提出,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如何看待当时创新的驱动力,又是什么原因呢?
唐斌:在我看来,创新是由两股力量驱动的,一股力量是外部竞争,如果你不创新,你就会完蛋;有你的价值观,你的初衷是什么?我们的初衷是通过支付让交易更加安全便捷,做这个行业因为我们的资源禀赋,当我回到中国时,我发现一些行业,如机票、手机充值等非常不方便,所以我想让这些行业更方便交易,再加上竞争, 所以我需要更有效率,更专注。
现在又到了一个点,整个C端支付市场格局已经确定,B端是我们现阶段创新努力的方向,围绕商户资源。比如像国航这样的国航,疫情过后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未来还会有跨境支付、海外代理合作的发展、他的分账系统等一些交易,海外用户在疫情前买票,如何控制通配符的风险,有太多的企业可以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包括如何将航空和旅游结合起来,比如消费者去东京,如何结合东京的当地旅游资源和电子商务资源。可以看出,这个空间非常大,这是一宝能做到的,这是行业支付的本质。
作者:创新不仅关乎支付,还关乎基于支付。
唐斌:交易服务,交易是我的参照系,支付是我的入口,我的使命是通过支付和相关服务让交易更加安全便捷。我总是说交易是我的目的,付款是手段。
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支付提供更好的接入点,提供渠道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交易背后涉及到很多事情,比如供应商和商家管理、用户运营等,这种技术、业务层面的东西很多,而且面对很多外部类似机构的竞争,不知道你现在怎么看待行业内每个人的转变?
唐斌:困难太多了,你怎么知道不试?我们正在尝试如何跳出支付,在交易服务水平上杀血一路,我们在业内与一些大玩家深度合作,现在还在摸索,有点感觉,还没有突破,但未来势必会突破,因为交易服务,尤其是疫情之后, 数字化浪潮加速到来,交易服务是最需要数字化、在线信息解决的,但交易还没有完全解决,尤其是在传统行业。
作者:您能描述一下交易服务突破后是什么样的场景吗?
唐斌:比如说,过去付款不方便,比如说,过去你要付房,要有中间账号,要去银行排队,开一张卡给你面对面,把钱存进去。现在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解决,比如二手房源信息平台,网上支付和购房的过程通过,大量无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支付方式,使二手房交易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作者:账户中有一笔准备金,交易完成后再转帐。
唐斌:是的,重新冻结,然后根据情况解冻或退款,这是典型的通过付款简化交易过程。结算后,交易过程完全电子化,没有中间环节。
作者:支付一定是最重要的入口,没有支付,所有行业都做不了交易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唐斌:交易的数字化必须开放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如何在不开放的情况下完成?这是基本逻辑,过去,传统产业的资本流动是分离的或分散的。
作者:这种流程是支付机构自己努力可以做到的,然后向上,比如需要供应链管理,我们是需要找到合作还是可以在内部解决?
唐斌:再往上,我们肯定要找到合作,如果不是我们的核心能力,这超出了我们的范围,那么我们就需要合作。
作者:核心功能还是链接?
唐斌:核心能力仍然是我们对资金处理、资金流动、信息安全等沉淀能力和许可的许可。
作者:车牌实际上有一定的门槛。那么做资本处理的能力,国内能做这些事情的不多吗?
唐斌:不多。
作者:能深刻了解这个行业的人不多,所以我们还能深入这个行业很长一段时间?
唐斌:当然,我们已经做了18年了。
l 02 公益没有利弊,这是你的使命
作者:18年,对于一个成年的人来说,在这18年里,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唐斌:还有几件事,比如第一件事,我们是在2003年SARS推出的时候成立的,那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时刻。那年年底,我们用完了不到几十万美元的钱。到2004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决定,从2004年2月开始,高管们不拿工资,中层管理人员似乎75%,基层同事拿了100%,当时的人很少,可能加起来有三十多人。有20万美元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当我们拿到新一笔钱时,几乎是六月份,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已经没有食物了,中高层齐心协力,不吃不少,让我记得很清楚。
另一件事是,我们于2005年4月7日在嘉里中心举行了一次发布会,我们的电子支付服务也已推出,我记得很清楚。
还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2004年底,印尼海啸发生了,当时我们的系统已经上线,可以做交易,但是没有官方的促销,真正的促销是2005年4月7日。当时,我们主动打电话给红十字会,表示我们有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捐款的电子支付平台,希望能够参与印尼海啸,帮助更多的人。所以我一直说,易宝公益和支付是不可分割的双胞胎,一种是通过支付获得物质享受,买到美味好玩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网支付帮助有需要的人,无论他身在世界的尽头。一种是对爱情的需要,一种是通过支付结合在一起的物质需要,是一对天生的双胞胎。所以一宝公益从此一直在努力。
作者:我觉得一保一直在做公益事业。
唐斌:是的,汶川地震,我们和阿里、腾讯三家通过网络共捐赠了6000万,其中两家多了一点,我们是1850万,不是很多,我们推出了银行和商家,因为一宝正在做行业支付。
作者:所以在公益领域,我们会聚集更多的资源,充分发挥我们平台的优势。
唐斌:对。
作者:您认为为企业做公益有什么好处?
唐斌:没有优势也没有劣势,这是你的使命,这是硬币的两面,需要爱和需要物质,我觉得从根源上是分不开的,我用支付来连接它,所以对于易宝来说,这是应该做的。它會有好處,但也必須投入,好在是要讓人知道,我們所做的是超越物質意義的,相信對每個人都有一些微妙的影響,對品牌建設也有一些幫助,我們很高興看到幫助別人。包括郑州的洪灾,我们也参与了,我们的客户也捐了数百万元,银联云Flash支付和我们是独家合作。
作者:刚才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平台,我觉得你特别高级的一点是,在2010年左右,你曾提出做一个类似于支付宝的平台。连接商家和用户,运营包括水、电、煤的支付、资金的流通等,你当时是怎么想到平台的想法的?为什么它没有变大?
唐斌:其实做这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为我们的使命是专注于交易服务而不是支付,支付让交易服务更安全、更便捷,让用户体验更好,这是我的使命,所以我会把这个做成一个交易服务平台,或者帮助交易服务赋能, 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有点早,我们还没有太成熟。但我的方向还是那个方向,但是我现在更倾向于行业交易服务,更加专注,以航空旅游、教育等行业为中心。
作者:这是关于成为一个平台。
唐斌:是的,我授权了,我退后了一步,但我的使命是让交易服务更安全,更方便,更个性化。任务没有改变,决定稍晚一些。在"赋能"这个词出来之前,我们做过这件事,你看,当我们在08的时候,使命和价值观写得很清楚,"让交易服务改变生活",我们专注于交易服务,而不仅仅是支付。
作者:重点是交易服务。
作者:您刚才也提到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做公益还是让支付改变生活,企业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易宝的企业文化有改变吗?
唐斌:一宝的企业文化对一宝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好的方面是方向非常积极,这群人普遍比较开放,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不是那种坑坑骗子,不是单纯的为了盈利,我们的文化引导是非常好的。另一方面,坏处是文化不那么接地气,执行力不够。就像我们有免费假期一样,只要你完成工作。但说实话,有点超前,容易被滥用,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以后再继续纠正,方向还是这个方向,但是避免坏钱的方法驱逐好钱,这是我的教训,是太理想的文化,方向很好,方法水平容易出现漏洞, 但我们仍然坚持向前迈进。
作者:一切都是这样,中间过程必须不断修改,纠正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过程?
唐斌: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作者:因为中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事情。
唐斌:是的。
作者:矫正的方法是什么?
唐斌:根据具体情况,一方面过于理想化,所以让我们分层,把门槛提高一点;二是你发现自己违反了规则,过去应该处理的处罚不够明显和坚决,而这方面在过去两年里更加坚决。
l 03 易保未来模式突破的创新重点是促进交易
作者:18年来,易宝做过的最成功的事情是什么?
唐斌:还有一些东西。首先是我们选择的模式,易保选择的是行业模式。在行业支付方面,我想让交易服务更深入一点;二是一宝文化,文化本身我认为还是代表着先进的发展方向;第三,我认为益宝公益的尝试也是有意义的,包括益宝的团队,他知道这么多人,一起奋斗。有人说易宝是黄埔军校,虽然有人离开了,但为行业培养人才、发挥影响力也是有益的。
唐斌:此外,易保对中国航空业等一些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帮助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疫情期间我们的份额增加,因为我们提供的服务更具粘性。
作者:在出售所有门票的交易中?
唐斌:是的,在B端交易中,我们参与的交易有一半以上,无论前端是什么,后端与企业的连接包括退款、子账等,可以说是半个世界。
作者:除了交易,目前大家都在关注行业的风险控制,包括合规,不知道我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产品或者布局?
唐斌:央行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也在接受监管,并专注于合规发展。一是有教训,我们有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须努力纠正;二是我们有技术能力支持;三是企业文化,这也是合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第四,你必须选择正确的轨道,你不想对客户做任何事情,什么行业该怎么办,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合规很重要的一点是kyC了解你的客户,但是当你在任何行业做任何事情时,你很难知道客户到底是谁, 因为顾客可以穿背心,白天可以卖苹果 晚上卖梨,很难知道到底是谁,所以一宝做行业支付要重点关注几个行业。
作者:你能举个例子吗?
唐斌:专注于行业,我们更喜欢大客户,因为客户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加上风控系统、技术系统,自动做一些识别等等。一宝的系统仍然受到市场的验证,基本一宝的商户是否是合规商户,三天内可以以95%以上的概率来判断。而这些都是基于基础数据,不需要人工,加上人工字,商家的判断基本上不会有大错,可能会有偶尔的错误,但也不会有大错。
作者:易保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未来收益的方式会有什么变化吗?
唐斌:收入来自价值,现在我们的价值更多的是完成交易,收取一点费用。未来,我们正在准备升级和便利交易,因为当我帮你促成交易时,我的价值更大,但是我们正在尝试的这种模式,没有突破,我想如果你再等一年,应该会有突破,在一两年内。
作者:这是我们现阶段的重点吗?
唐斌:这是我突破的创新重点,就是方便交易。
作者:您能再多说一点,如何促进交易吗?
唐斌:比如怡宝在航空旅游行业工作了十几年,我与这些大航空公司和旅游公司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和信任,他们在疫情下也非常困难,尤其是在旅游行业,包括航空业,我该如何帮助他们为用户提供好的, 便宜又合适的产品,我的资源可以方便他们的交易。
作者:未来,对于支付机构,尤其是B端支付机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唐斌:事情太多了,你可以做风控、供应链,帮助客户赋能,提供背后的能力。
作者:用模型告诉客户怎么做,怎么优化数据,怎么处理数据,怎么下去?
唐斌:这是我认为对支付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未来方向,即在交易服务层面,基于交易的数据和资金流,赋能这些企业更好的数字化,尤其是对B级企业。
作者: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想给18周年做一个很好的总结,你会如何总结?
唐斌:一是别忘初心,我们的初衷是让交易更安全、更便捷、更个性化,这是核心;第二点是面向未来,特别是数字化浪潮下企业交易服务的升级,这是我们从行业支付向行业交易服务的升级;第三点是要坚持一些基本特征,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公益和支付相结合,这些要正式落地,18年前还没有"成年",不太懂事,很多事情都太理想化,想得太简单。(笑)
作者:更专注,更接地气。
唐斌:不要忘记初衷,面向未来,吸取教训,坚定不移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