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佳庚
温|冯马牛(微信公众号:冯伦凤马牛)
4月6日,厦门大学庆祝成立一百周年。100年前,被毛泽东誉为"侨胞的旗帜和民族的荣耀"的陈嘉庚抱"教育救国"的雄心壮志,投资创办厦门大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由海外华人创办的大学。
那么,陈佳庚是谁呢?他是一位爱国的海外华人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陈嘉庚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早年赤手空拳在东南亚开创了一家庞大的企业,然后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捐给了国民教育、抗日战争、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有国家领导人曾评论说,陈嘉庚是有骨干的中国人。他为祖国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全国人民都要记住他,向他学习。
1
陈嘉庚1874年生于福建省同安市。9岁时,他进入农村的一所私立学校,16岁时,他来到新加坡帮助父亲的米饭店。
1900年,陈嘉庚回乡埋葬母亲。当他回到新加坡时,他发现他父亲的大米店已经关门了,负债累累。当时,新加坡法律规定"父亲的债务免于偿还",但以信誉为导向的陈嘉基不顾经济限制,宣布将"为父亲偿还债务"。经过四年的努力,他用利润还清了父亲欠下的所有债务,这成为华人企业在新加坡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故事。
1904年,30岁的陈佳庚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从最初建立新利川和日清菠萝(菠萝)罐头厂开始,陈嘉庚先后创办了饼干厂、皮革厂、肥皂厂、砖厂、橡胶熟制品制造厂等30多家大型厂家,开了100多家店, 再生橡胶园,菠萝园各1万多亩,雇用了数以万计的职工。到1925年,陈的事业进入了黄金时代,他成为东南亚最富有的人之一,被称为"橡胶王"。
关于经营经营企业的秘诀,陈嘉耘将其概括为"诚意"、"信念"、"果子"、"毅力"四个字,这些话还值得企业管理者学习。
"诚信"——管理企业的价值观。
陈佳绫经营一家企业,首先要推广一句"诚"字,按照他自己的解读,"诚意"的核心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对社会的真诚服务。陈佳庚将"诚意"视为支配自己事业的价值理念,表示自己经营企业只是为了履行"爱家爱国"的"义务",在他心目中,这种"重于企业的利润",他"轻钱重义务"。而且,这种价值概念是"脱离自然的",是在企业成立之前就形成的。
"信仰" – 管理企业的道德规范。
在规范和处理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时,陈嘉庚强调了"信仰"一词。这是他为经营企业制定的道德准则。他所谓的"信仰"包括信用、信誉和信任。从企业成立之初,陈嘉庚就把"信念"作为坚定不移的基本原则。重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水果"——经营企业的竞争理念。
陈嘉庚经营一个行业,特别强调竞争精神,认为经营企业实际上是在打仗。在这场竞赛中,"当有竞争精神时,就有进步的效果......不要总是有胜利和进取的想法。竞争不仅要敢于冒险,而且要及时做出决定,迅速行动,充分掌握主动权。"如果你行动缓慢,你会失去一切,你会在一场商业战争中被打败。陈嘉庚一直倡导的"果子"一词,强烈体现了他拼搏竞争、争胜的精神。
"亿"——经营企业的信念理念。
陈嘉庚对企业的经营并不顺利,但可贵的是,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他不气馁,不动摇,坚决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他说:"一个能经受挫折、能承受打击、能吃苦的人,就是好人。他"最反对的是没有毅力的人",认为"世上没有什么困难,只有毅力和责任感"。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就不会有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障碍。"做一个有道德毅力的人,就是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罕见的巫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的经营风格,陈嘉庚认为"易"是最合适的。
2
陈嘉庚一生都在宣扬通过工业救国,不仅倡导积极办工业,增强国力,而且不断用经营工业积累的财富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和救赎运动。他曾经说过:"我一生都在下定决心,我赚了钱,我受了教育,为社会服务,虽然我遭受了很多困难,但我没有忘记一天。
陈嘉庚认为,"国家的财富和实力都关心人民。人民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教育。因此,他以"教育是建国之本,发展学习是人民的本职"为信条。自1913年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来,陈佳庚一生中资助或创办了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118所学校。人们亲切地称Edam Kah Kee为"大师"。
厦门大学
为了建校,陈嘉庚几十年来一直在倾注金钱、心血和心血,经过几次曲折,再也没有回来。杨振宁曾经说过:陈嘉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贡献给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学校。我认为,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促进教育的努力应该从陈嘉绮先生开始。我钦佩陈嘉庚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时刻建立教育,这是一种非常有眼光和战斗精神。
陈嘉庚在为祖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为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常说:"如果我们一直只懂得致富,就算我们致富,也不知道怎么救国,但做国家的奴隶又有什么用呢?"
陈嘉庚很早就相信,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希望。作为南洋侨华人领袖,他带领爱国侨胞筹集巨款支持革命和抗战,义不容辞地斥责汪精卫。在此期间,他毫不犹豫地借钱捐给抗战,多次处于危险之中,被迫流亡,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但陈嘉庚却平静地对周围的人说:"谁从古至今就没有死过?我这么老了,死不了多久,万一我不幸被捕,敌人会逼我做傀儡,我永远不会跟随!当时,我一死地感谢祖国,有什么大不了的?别担心我。在那段时间里,陈嘉庚总是随身携带一小袋剧毒氰化钾,准备在不幸被捕时死亡。
为此,毛泽东高度评价陈嘉耘——"华侨的旗帜,民族的荣耀"。周恩来、王若飞称赞陈嘉藩:"为民族解放竭尽所能,在抗战中团结不堪,诽谤不可伤,强不屈不挠。郭沫若道:"陈嘉阖先生为什么这么伟大,因为他所做的是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3
关于钱,陈嘉庚一生相信三个原则:一是财富是我辛勤劳动获得的,应该是我慷慨奉献的。其次,钱就像肥料,传播它是有用的。第三,没有代价,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正确的消费是慷慨的。
虽然很有钱,但陈嘉庚捐出了所有的钱,过着吃土豆粥、穿补丁衣服、使用旧家具的节俭生活。黄炎培曾经评论说:那个时代,唯一发财的人,就是愿意把钱拿出来的陈先生。
据陈佳庵的儿子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事业和社会福利上,过着非常有规律的生活,渴望学习,下班后把阅读作为消遣。廖承志曾经说过:嘉庚先生品格高尚,民族诚信崇高。他是公义的,辨别对错,是对恶的复仇,并且不断进步。
晚年,陈嘉庚因病卧床不起,还在想着国家统一,他要求有人在奥园焚烧"台湾全省地图",并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未来,台湾必须回归中国。
陈嘉庚于1961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他被埋葬在福建省集美敖园。后人用"忠诚、诚恳、勤俭、创新"这几个字来概括陈嘉庚留下的精神财富,并将其命名为"嘉庚精神"。
陈嘉藩虽然走了很多年,但他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受到人们的赞美。在给厦门集美校友会的回信中,国家领导人曾写道:陈嘉庚先生是"华侨的旗帜,民族的荣耀"。他热爱国家,学习,投身于救赎斗争,促进海外华人团结,为民族解放而奋斗,是华侨界的一代领袖和模范。他艰苦创业、不懈进取的精神,国家第一、民族第一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投身于教育事业的诚意,永远值得学习。
来源
1. 《南桥回忆录》,上海三联出版社,陈佳庵
2.真诚、信念、果树、毅力——陈嘉庚诚信经营理念、上海企业、飞卓超
3. 陈佳庵骨干中国,中国市场
4.陈佳庚:心向祖国,爱待华夏,党史文辉,焦永平
5. 陈佳庚的爱国主义,中国纪检监察日报,蔡一林
6.于国对家庭的慷慨"切"——缅怀父亲陈佳庵,文史博览,陈国庆
7. 陈佳庚的人生价值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郭亮
8. "华侨旗帜,民族荣耀"——陈佳庐,中外企业家,陆彬玲
9. 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佳庚,党史文辉,高世珍
来自网络的图像
本文作者|王涛,军队主编|
编辑|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