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能源科学家刘科:用数字和事实来澄清碳中和的六大误区

作者:文汇网
能源科学家刘科:用数字和事实来澄清碳中和的六大误区

【导读】世界知名能源专家刘珂院士为文汇第150届演讲厅嘉宾。他拥有超过20年的海外经验,包括在GE,UTC和埃克森美孚。2009年回国,参与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现为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的筹建工作,担任副所长兼首席技术官。随后受邀担任南科大原校长陈石屹院士、南科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一直从事低碳和能源研究。彼亦为澳洲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在美国及中国拥有100多项发明专利。

2020年12月,演讲厅在深圳举办"创新文化与开放——深沪双城互学进步学术研讨会暨第150届文汇讲座厅"时,他就新能源问题采访了刘克院士。这是他最近作为第四期《科技创新报告》嘉宾发表的讲话,该报告将分期出版。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一些数据和事实。

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碳排放量为7吨,这是一个日线数字 据统计,2020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103亿吨左右(报告的数据为102亿吨至108亿吨,我将选择其他文献中也用的103亿吨的中间数字),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排放量达到95亿吨,另一部分是各种小的,如沼气、生物质等一些排放物。因此,大约9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上述三种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测量任何公司,任何单位,任何系统,并准确地计算这三者。该国有这三者的统计数据,没有必要额外测量二氧化碳排放量。

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约为36亿吨,相当于标准煤约28亿吨,每吨标准煤乘以系数,表明煤炭每年排放约73.5亿吨二氧化碳。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超过7亿吨,折算成标准煤约9亿吨,排放二氧化碳15.4亿吨;天然气消费量转化为4亿吨标准煤,排放6亿吨二氧化碳;这三者加起来达95亿吨。103亿吨除以14亿人,人均约为7.4吨,一家三口平均每年排放22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个日的数字。

大家都说,每天用空调、开车等都与碳有关,每一个人,每一小步节能,都可以为碳中和做出一点贡献,但完成碳中和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要达到2030年的高峰,在2060年实现中和, 不是现在。我们一定会在未来40年内实现我们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但在短期内,我们不会缺少化石燃料。虽然风能、太阳能、CO2转化为化学物质、CCS、CCUS、提高能效都有助于碳减排,值得鼓励探索和实施,但在不久的将来,CO2在当前日常排放量中减少的比例相当有限。

碳中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渠道和各种努力来减少碳;每个行业都强调自己的碳减排路线,但其他行业的碳减排路径和各种减排路径并不是很清楚,公众对碳中和的挑战和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以下六个误区,需要用数据来解释:

太阳能和风能价格便宜,但电力供应不稳定,储能成本高,目前仅占火电的12.5%。

能源科学家刘科:用数字和事实来澄清碳中和的六大误区

储存能源的一种方式:通过电解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的水来制备绿色氢气和氧气,制备无CO2排放且无水蒸气转化的甲醇

首先,人们认为风能和太阳能比火电便宜,因此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完全取代火力发电,实现碳中和。这句话只有1/5到1/6。由于每年有8760小时,而我国太阳能发电小时数因地而异,从1100小时到2000小时以上不等,超过2000小时的地区并不多,全国平均水平约为1450-1750小时。也就是说,太阳能在大约1/6-1/5的时间段内比火电便宜;而在其他5/6-4/5时间段,如果要储存电力,其成本会远远高于火电。风能发电时间每年略长于太阳能,约为2000小时,但电力需要24小时供应,不能说一个发电厂每年只提供一两千小时,因为我们不能说有阳光和风的时候就有电, 停电时没有太阳,没有风。太阳能和风能更便宜,但最大的问题是电力供应不稳定。

因此,经过40多年的巨大努力,风能和太阳能有了显著的增长,与煤电相比,它们仍然相当有限。例如,2019年,全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合计约1.92亿吨标准煤发电量,只能替代煤炭发电量的12.5%左右。

而且,电网依靠电池来储存电力是非常危险的。据估计,全球电池制造商5年以上的电池生产能力只能满足东京3天停电的电力。如果我们有4/5或6的时间依赖电池存储,这是不可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光和风的弃风问题非常严重,因为电网只能容纳15%的不稳定电源。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电力不能被电网完全吸收。如果继续增加风能和太阳能,大规模储能的问题解决不了,只能放弃更多。

我国放弃光和风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因素,即太阳能、风能是无法预测的,电网不足15%就能容纳,超过15%无法容纳,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这一比例会上升,但还需要时间;二是机制因素,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可能使地方脱离对当地GDP的考虑,更喜欢使用地方火电。机制问题,可以在中央大力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解决。因此,太阳能和风能需要大力发展,但目前,电力储存的成本仍然很高,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发电。

目前,战略应立足于实现意图,不能依靠可能的技术突破。

能源科学家刘科:用数字和事实来澄清碳中和的六大误区

各种类型能量的能量密度

其次,人们认为,如果储能技术的进步,风能和太阳能可以完全取代火力发电。这个假设太大了,因为自从铅酸电池发明一百多年来,人类已经花费了数千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来研究储能,这可以从铅酸电池的90kWh/m3增加到今天的特斯拉的260 kWh/m3,电池的能量密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革命性的转变。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时/立方米。与此同时,迄今为止最便宜的大型GW(十亿瓦装机容量)水平的电力存储是100多年前发明的抽水蓄能技术。

科学技术的突破并非不可能,但今天不可能预测明天的发现。例如,火药是在火药发明近千年后发明的。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在制定任何策略时,不要使用尚未发生的突破和假设来决定你能做什么。过去,我国科技综合水平落后于西方,一张白纸就可以借鉴经过验证的技术路线,结合我国的发展需要,描绘出科技的发展战略。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取得了甚至领导了许多领域,我们的战略必须基于现有的,经过验证的和现实的技术路线。如果没有技术突破的证据,就不能假设这项技术一定会有突破。

不同行业的进步是不一样的,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这么多年确实发展迅速,但能源行业还没有发现像摩尔定律那样的类似定律,"碳中和"必须选择一条现实可行的前进路线。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品不具有碳减排价值,不能由国家补贴

第三,有人认为我们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各种化学物质,如保鲜膜,化妆品等。这些必须能够改造,赚钱,才能做到,但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问题。粗略估计,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年排放22吨碳,但一个家庭每年的碳消耗量不能超过20吨。

另一方面,据估计,世界上只有约13%的石油生产我们所有的石化产品,其余约87%的石油被燃烧。如果世界上的化学物质是由二氧化碳制成的,那只能解决13%的石油排放量的碳中和问题。因此,大规模由二氧化碳制成的化学品不具有碳减排价值。二氧化碳对其他化学品对碳减排的贡献是相当有限的。

因此,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任何化学物质,如果你能赚钱,你可以做到,但如果你不能赚钱,就不要用"碳中和"的概念来接受国家补贴。我这么说可能会冒犯很多人,但我们科学家必须说实话,谈论数字。我也去过很多关于碳中和的论坛,很多时候甚至一些经济学家都在谈论它,没有数字的概念,只有粗略的概括,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碳,可以减少碳,但没有减少多少的概念。你不能责怪他们,像山一样交错。

CO2分离后,被驱入地下埋藏,效果有限,经济价值取决于未来的碳税价格。

能源科学家刘科:用数字和事实来澄清碳中和的六大误区

1912年,爱迪生用他的电动汽车拍了一张照片。

第四,二氧化碳可以被大量捕获和利用。利用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技术,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和净化,然后投入到新的生产工艺中进行回收或储存。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大规模捕获。现在大家都说,二氧化碳在电厂里是分离出来的,分离完成后,可以用来把油水淹没,等等。近年来,我国整个CO2驱气量约为每年几百万吨CO2的消耗量,而我国每年排放的103亿吨CO2非常有限。而石油泛滥的阶段是,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入地下,一部分会跟着石油流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埋葬。

把碳埋在地下,我在回家之前在通用电气研究过这个问题。煤、水和氧被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产生水蒸气,二氧化碳被打到地下。当时,我们做了一个示范项目,前后花费28亿美元,在数百名医生的参与下,花了7年时间建造了一座630MW的IGCC火力发电厂,曾经计划分离IGCC发电厂产生的每天消耗6000多吨煤的CO2,并将其全部埋在地下, 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净零排放,但并不经济,最终决定只发电,不埋二氧化碳。这次演示具有环保意义,工厂至今一直在美国运营,我们完成这个项目后,我们发现,即使我们没有分离和掩埋二氧化碳,这也是GE成立以来最复杂的工业体系。别看GE生产了全球80%的飞机发动机,以及大量的大型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CT等,包括三峡水利工程设备和青藏线机车等,然而,这座630MW近零排放的IGCC火力发电厂是爱迪生创立盖迪生100多年来由GE建造的最复杂的工业系统, 在先进和环保方面具有优势,但成本太高。

核能是碳减排的重要基础负荷发电技术,但人们能否接受其高成本带来的高电价需要探讨。因此,碳中和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综合性问题。现在在电厂分离二氧化碳,分离到地面后可以做油淹和埋设这条路,在可以换油的地方,有一些经济效益,我国新疆等地也有类似的二氧化碳驱车工程。这件的成本主要是从锅炉废气中分离二氧化碳的成本,我们计算过,假设CO2撞击地面的成本为每吨30美元,其中20美元是将整个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成纯二氧化碳, 5美元是把它运到埋葬点,另外5美元是把它压缩到地下。分离是核心,成本是最大的。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依靠CCUS来应对的成本非常高,作用有限,当然,这方面的成本也可以通过研发来降低,能否在经济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未来碳税的价格。

单靠提高能效不能满足发展总量,有效降低碳中和

第五,通过大幅减少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中的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可以实现碳中和。能源效率将不断提高,而提高能源效率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碳减排途径。由于中国经济和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在加入WTO后的头10年里,我们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增加。我记得200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约为20亿吨,2010年约为4亿吨,到去年则接近7.5亿吨。200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13.8亿吨,2020年为近40亿吨。在许多新的工业类别中,能源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排放量也减少了。

我是做能源的,你可以从能源的数据变化中看到整个社会的变化。在我们加入WTO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我国煤炭产量约为13亿吨,基本上是自产自销,出口一点点,但很少。因此,在截至2013年的短短13年内,它从约13亿吨飙升至约39亿吨,这是每日体积,当然伴随着碳排放。应该如何解释?唯一的解释是,中国加入了WTO,世界市场向中国开放。当然,我们这一时期的大量房地产建设也是一个因素。煤炭的消耗量表示电力的消耗,电力的消耗量表示工业化的程度。在此期间,能源效率肯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仅靠能源效率并不能解决碳中和问题。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但只要化石能源仍在使用,能源效率对碳中和的贡献也非常有限,并且有一个现实的考虑,即仅靠提高能源效率无法实现碳中和。

从碳排放全生命周期来看,电动汽车对碳减排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有限

能源科学家刘科:用数字和事实来澄清碳中和的六大误区

现实的碳中和路径之一:基于绿色甲醇氢能的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

第六,人们相信电动汽车可以减少碳排放。前段时间,我在网易公开课上谈到了《电动汽车与氢能的历史与未来》,全国约有10万人在观看,很多领导看完后跟我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电动汽车?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石油,我们进口了73%的石油;有环境问题,如烟雾。

我们没有足够的石油,我们希望我们建设的超级发电能力是好的,所以发展电动汽车是有益的。每年有8,760小时,但是我们建造了太多的火力发电厂,为了让每个人都有食物,许多火力发电厂实际上每年产生的电力不到4,000小时,这是巨大的资产浪费。而且毕竟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当地的污染,比如东部地区的用电往往是派往西部、新疆等地,污染在西部地区,而不是在东部地区。然而,从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来看,电动汽车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如果电网中的大部分电力仍然是火电,电动汽车对碳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有限。

为什么电动汽车不能完全解决碳中和问题?只有我国能源结构彻底改变,电动汽车才能被视为清洁能源和碳中和。如果能源结构没有改变,如果电网主要是煤电,那么电动汽车的扩张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可以做到这一点来了解。只有当能源结构和大部分电网由可再生能源组成时,电动汽车才能被认为是清洁能源。

如何有效实现碳中和?未完待续

作者:刘珂

编辑:钱轶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