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伟:新发展阶段下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

作者:中新经纬

中新纬度,9月30日,《何伟:新发展阶段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

作者:何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疫情以来,数字化转型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国推进数字化转型政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下一个政策维度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本文尝试进行分析。

一、当前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趋势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主要由供需双方共同驱动。在供给侧,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技术加速推进和应用,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需求方面,中国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过渡的关键时期,都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挖掘发展红利。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冲击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热情洋溢。202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制造业发展的"选择",而是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这生动地描绘了当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围绕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两项值得关注。一是政策更高。过去,虽然有许多政策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但"数字化转型"并没有直接写入政策。自202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等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政策相继出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标志着数字化转型作为国家明确政策方向的正式崛起。其次,政策举措更加现实。目前,各地加强政策落地力度,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纷纷出台数字化转型政策文件,纷纷推出数字化转型政策举措和一系列激励措施、特色实践,涵盖从技术到应用拉动、从企业主导到产业赋能、从试点示范到规模推广等各个方面, 全面、系统、精细化、运营化、编织政策网络,推动数字化转型实施。

二、数字化转型政策演变背后的逻辑

目前,我国数字化转型政策工具更加丰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政策措施更具可操作性,这些新政策变化背后的主要逻辑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适应新技术不断发展的积极选择。技术的迭代更新是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演进升级,特别是随着传统产业技术融合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化,赋能作用不断加强,创造更加丰富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适应技术演进的规律,政策从"互联网+"到"5G+"智能+"等新的领域和范围,如5G应用"航海"行动计划、"5G+工业互联网"512项目就是这样一项政策应用。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积极把握数字技术演进的特点,才能推动转型取得成效。

二是适应新需求不断变化的需求。近20年来,消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迅速扩大,现已形成稳定的发展格局,市场竞争已进入红海。近年来,我们注意到数字化转型开始从消费者服务加速到工业制造。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的更大需求将来自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制造业应用,发展空间大,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的焦点,或是一片蓝海。政策层面重视这一趋势,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满足传统企业新的转型需求,有效赋能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是适应新元素快速发展的前瞻性布局。更根本的是,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在数据的驱动下,数字化转型势必从优化的过程演进到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更深层次的应用。如何强化数据驱动的核心逻辑,推动数据元素潜力的持续释放,成为当前"数字化转型"政策的重点和难点。近来,围绕数据要素价值的探索,数据赋能作用的体现,国家还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化配置制度机制的要素配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展工业大数据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 关于数据元素的数字化转型也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三、下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政策思维

结合技术供给、应用需求和数据要素的新变化,要不断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实践。从政策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捕捉场景线索。海量数据、丰富的应用场景是中国数字经济的最大优势。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要牢牢把握应用场景的"牛鼻子",聚焦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和重大使能技术,坚持用户视角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出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化转型体验中心, 有效引领企业和用户创新应用场景,扩大应用价值,充分激发数字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积极性。

二是掌握主体修炼。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围绕企业转型主体的地位,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数字化转型开花结果。例如,中国制定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计划,启动了"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加快中小企业"上层云资源",发布了大型国有企业《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作用。下一步,要继续强化政策手段,巩固企业主体数字化能力,打造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同时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走"专新"发展道路。

三是抓好生态建设。数字化转型不是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还比较薄弱。下一步的政策重点应该是着力构建一个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生态系统,包括两类生态:一是应用生态,聚焦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大规模应用的早期阶段,通过竞争的应用, 示范领先等政策手段,明确应用场景和路径,降低应用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二是服务生态,重点是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和集群,通过建设产业平台、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等方式,集聚资源为企业转型提供检测验证、推广解决方案等服务,解决企业不能转, 不会扭转局面。(摘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化转型专家讲座)(中新纬度APP)

它受版权保护,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实体或个人不得复制,编辑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纬度的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