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单身老人,婚姻观念和爱情观念的变化比年轻人快,而且还超前。
前一阵子,我四处闲逛,去了几个公园的相亲角,想询问一下公园里单身亲戚的相亲情况,顺便找一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和方式。
走进密密麻麻、略显拥挤的人群,在地面上或者一些人胸前挂着个人信息和相关要求,真的是一目了然的简洁明了。
从一开始就一个接一个地仔细阅读简历,看了十几只眼睛就花了,脖子上不能被压垮。这时,有一位中年女子,徽章上标有郝老师,在她坐的周围地上有几十份相亲简历。
我和她一言不发地交谈,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她来自一家婚姻机构,经常进出各个公园的相亲对象,以匹配单身男女。从她的口中,她了解到相亲角度的成功率不是很高,有几种人来到这里。有的真心寻找伴侣,有的为孩子寻找物品的人,有的就是出去玩乐的人,也有少数在浑水里摸鱼的人。
可惜天宫并不美,一场暴雨已经把人散去,大家匆匆忙忙地拿起装有塑料罩的结婚材料,跑来跑去躲雨。
我想再次去相亲角落,一个是完成委托的任务。二是多了解情况,积累一些资料,发现收集到一些故事,但由于时间的原因,这次旅行还没有完成。
有一天,我翻阅背包时,忽然发现了一张名片,仔细看了看,这不是郝老师吗?我怎么忘了要名片!
所以,根据名片,我和郝老师加了微信,她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故事 1:
有一位名叫姜莉的农村妇女,四十多岁,孩子上大学后,坚决与一个酗酒、经常搞家暴的男人离婚。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他去了城里当住家保姆,提供食物和住房,月薪4000多元。
因为她端庄美观,工作整洁,不懒惰,安详,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几年,我换了几个雇主,月薪涨到了6000多元。
但有一次,她找到了郝老师,想找个合适的人选结婚。她说,保姆虽然收入高,却没有归属感,不能浪费所有的美好时光。最有意思的一句话是,养猪养牛和养退休老人是不一样的。
在郝老师的努力下,蒋丽终于如愿以偿,从农民成长为市民,过着幸福的生活。
故事 2:
部门级官员的退休白人兄弟,他的妻子早逝,他条件好,不仅文化很好,身体健康,而且有车和房子,生活舒适丰富。当然,有很多人提出这个条件,但他就是不拿这个胡茬。
他说再婚有很多麻烦。孩子的意见,财产的划分,人是否相当等等。他的日常工作就是雇一个保姆,不仅要解决家务问题,还要陪着唠叨,用他的话说,有车有房,还有保姆陪着床,何不享受呢!
无论如何,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可以说,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必然,愿单身老人日落无限美好、幸福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