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七月雨》:苏联新浪潮,莫斯科爱情故事

《七月雨》:苏联新浪潮,莫斯科爱情故事

继拖延已久且经过审查的《我是二十岁》(I'm Twenty)之后,马累·胡齐耶夫(Male Huzyev)的下一部电影《七月雨》(The July Rain,1967年)几乎没有透露他的格鲁吉亚血统。

哈契耶夫是格鲁吉亚出生的莫斯科人,和他的格鲁吉亚同胞约瑟夫·斯大林一样,他的身份更依附于苏联首都而不是他的祖国格鲁吉亚。

在七月的雨中,莫斯科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背景,而是再次成为真正的主角,胡济耶夫不遗余力地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繁荣与西欧的大都市相提并论。

根据俄罗斯国家电影基金会策展人彼得·巴格罗夫(Peter Bagrov)的说法,《七月雨》部分是"抽象的城市交响乐",部分是"对'新社会'的研究",是他的"最完美",如果不是胡济耶夫最好的电影的话。

《七月雨》:苏联新浪潮,莫斯科爱情故事

女主角莉娜(叶夫根尼娅·乌拉洛娃饰)和演员沃洛迪亚(亚历山大·贝利亚夫斯基饰)是一对每天为事业烦恼的男女朋友(莉娜应该去读研究生吗?)。Volodiya能为他的最新论文找到出版商吗?他还和其他年轻知识分子一起度过时髦而无聊的夜晚,在郊区的湖边野餐。

知识分子的话题往往涉及现代化("电话和飞机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并且总是引用经文中的几节经文,魅力四射的温暖人亚历克斯,他弹吉他,唱着简单而热情的民歌,和蔼可亲的廖娃教授轻描淡写地判断苏联的思想自由状况("我现在很尴尬没有造成任何麻烦")。

这群人与其说受到苏联文化政策的压迫,不如说他们只是安东尼奥尼式的无聊。

《七月雨》:苏联新浪潮,莫斯科爱情故事

《七月雨》和胡齐耶夫的第一部电影构成了巴格罗夫所称的《古都颂》的"同一身体的两面"。(电影历史学家内亚·佐卡亚(Neyah Zokaya)在谈到《七月雨》时写道:"莫斯科找到了诗人。)

在《七月雨》中,胡济耶夫经常喜欢用长镜头(这是他唯一采用这种形式拍摄的镜头)来跟踪镜头,展示城市商业区穿着考究的人群(许多行人注意到摄像机,使这些半纪录片风格的图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有些相似之处)。

在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的《玫瑰的一生》(Life of the Rose)中,外国大使和武官从梅赛德斯出来的镜头很有趣。

《七月雨》:苏联新浪潮,莫斯科爱情故事

如果不是因为路标和遮阳篷上到处都是西里尔字母,莫斯科的街道在《七月雨》中会给巴黎的林荫大道留下完美的印象。

在一次聚会上,一对穿着高领毛衣和太阳镜的年轻夫妇甚至跳起了戈达尔的《亡命之徒》中的经典舞蹈。

虽然《七月雨》有时感觉缺乏独创性,但也有一些生动的创作时刻,比如缓慢行驶的汽车大灯扫过夜林中白桦树苍白的树干,在视觉上简洁地隐喻了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