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加缪多部作品中译本再版:他的写作方式是真实的、直接的

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和哲学家加缪在前往巴黎的途中死于车祸,享年47岁。但在他的一生中,加缪写了大量的书,并成为他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57年,他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加缪对文学的伟大贡献。近日,由法国驻华大使馆与翻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加缪收藏郭宏安译本"新书分享会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行。学者兼翻译家郭宏安,通过在线方式,与翻译、法国文学研究专家余忠贤和作家A B展开对话,共同探讨加缪的作品和思想。

加缪多部作品中译本再版:他的写作方式是真实的、直接的

阿尔伯特·加缪:一部作品,一种精神("郭洪安译加缪收藏"新书分享会)活动现场,作家A B在分享自己阅读加缪作品的感受。从左至右依次为翻译森林出版社副主编、古典文学出版中心主任于仲贤、作家A B。

2011年,翻译出版社出版了三卷《加缪集》、《局外人对西苏福斯的神话》、《堕落的流放与王国》《反婚藏品夏日合集》,由郭红安翻译,《加缪集》,获得第四届傅磊翻译出版奖。同年,林氏出版社翻译版还出版了郭洪安的《阳光与阴影的交集:郭红安读加缪》书评。十年后,出版社对四部作品的译本进行了修订,并推出了郭红安检新译本《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形成了新的五卷版《郭红安译本加缪集》。

加缪多部作品中译本再版:他的写作方式是真实的、直接的

《郭洪安加缪集译本》(五),《加缪》,郭洪安译,林出版社译,2021年5月。

以最真实、最直接的方式陈述真理、自由和尊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洪安一直致力于加缪作品的翻译和研究。活动上,郭红安介绍了自己对作品的阅读、研究和翻译。在学习了法语后,郭洪安以普通读者的身份接近加缪,并很快接受了加缪的思想内涵,他读的第一本书是《局外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洪安一直追随加缪,除了研究之外,他还逐渐将加缪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当时,加缪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并不多,只有瘟疫在公开场合发表。这就是为什么加缪在郭洪安的翻译中没有瘟疫。

在《阳光与阴影:郭洪安读加缪》的后记中,郭洪安介绍了他对加缪作品的理解。他认为加缪是20世纪罕见的寻求风格的作家,加缪的风格是高尚的风格,作为翻译者,他也将其作为翻译的基础,主张翻译过程坚持"适度"的原则,既不"过度"也不"太晚"。在《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的后记中,郭红安指出,在笔记中,加缪说:"要写作,你应该总是比(与此相比)少一点表现力。无论如何都不要说唱。"真正的艺术品少说了。一个人在写作时应该做的是学会控制自己。这是加缪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文学写作的要求,更远的地方,是对人类表达的要求。加缪是一位"相信文字"的作家,是一位自我意识的风格艺术家。当他谈到自己的写作时,他经常看到诸如"限制","堤坝","秩序","温和","围栏"等词语意味着"不要过分",简而言之,"不要说唱"。这种"度"的自我意识,使得加缪的写作风格非常单薄和坚硬。

加缪多部作品中译本再版:他的写作方式是真实的、直接的

加缪和他的孩子们于1948年在利里昂河畔的勒尚皮安。加缪的照片由法国大使馆书籍和思想文化专员朱迪思·奥里奥尔(Judith Oriol)现场分享。

俞敏洪最早读到的加缪作品是《局外人》和《瘟疫》,当时在中国,人们更多地谈论存在主义,并开始争论加缪的存在主义是否是存在主义,以及萨特和加缪之间的区别。他认为,第一次阅读加缪的作品,可能会发现荒谬的想法难以理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和经验的成长,会慢慢体会到这种态度,"慢慢地就能理解为什么"局外人"被称为"局外人",以及为什么飞蛾是这样的生活态度。"

活动上,于先用《瘟疫》中的格兰德这个角色修改了一句话作为例子,详细阐述了对加缪风格的理解:加缪以最真实、最直接的方式,真理、自由和尊严。于忠贤说,大这个名字,是"高大"的意思,但他其实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职人员,他参加了抗疫的志愿者工作。因为忙碌而平凡的生活,大约五十岁的格兰德和妻子让娜每天晚上在餐桌上默默无闻,这让娜感到痛苦和疲惫,于是她留下了一封信,"我曾经很爱你,但现在我太累了......我不高兴离开你,但我不需要快乐重新开始。"格兰特想给妻子写一封信,但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所以他决定写一本小说。多年来,格兰德反复修改小说的第一句话,在不断的修改中,他会把这句话的优美文字越弱、越简单、越清晰。在余忠的第一印象中,这个角色的代表就是加缪。

生活需要有一块像瘟疫这样的作品,将他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结合起来。

在《阳光与阴影的交集:郭洪安读加缪》一书中,郭洪安指出,长期以来,尽管加缪自己一再否认,萨特也不同意,但他仍然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存在主义者。直到1951年,当他出版《反抗》(L'Homme révolté)时,他与萨特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辩论,并最终与之决裂,一些法国批评家才意识到他们长期存在的分歧,加缪的哲学被公认为"荒谬的哲学"(关于荒谬的哲学),并摘下了存在主义的帽子。但在英国、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甚至在法国,加缪仍然被一些人视为存在主义者,或者是右翼的代表,例如,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中,他说:"加缪代表了一种成为存在主义的哲学运动,他在其中通过否认所有个人意义并看到其中的荒谬性来总结人类状况的特征。在郭洪安看来,阿尔伯特·加缪被认为是一位存在主义作家,主要基于他的两部作品:小说《局外人》和哲学散文《西索福斯的神话》。

加缪多部作品中译本再版:他的写作方式是真实的、直接的

加缪的出生证明。加缪的照片由法国大使馆书籍和思想文化专员朱迪思·奥里奥尔(Judith Oriol)现场分享。

"今天,妈妈去世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电报说:"母亲死了。明天埋葬。此通知是唯一的通知。"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也许他昨天死了。这句话是《局外人》的开头,在阅读加缪的作品时,A B恰好读到了这部加缪作品最容易理解的小说。在A B看来,《局外人》的开场白,颠覆了他过去在文学中接触到的许多虚伪,让他觉得加缪是一个真实的人。"诚实"是A B读完加缪作品后最大的感觉。面对母亲的去世,英雄梅尔索并没有在葬礼上做出悲伤的哭泣姿态,而是表现得无动于衷,这让A B意识到世界上有像梅尔索这样的人,以及他们自己的感受。

在当时的A B看来,《卡利古拉》《西西福斯神话》《局外人》《访客》等都充斥着挑衅性的作品,而《瘟疫》有些欠缺。但后来,A B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人生需要一个"瘟疫"这样的工作,来结合他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但AY最喜欢的作品仍然是荒谬的三部曲(《局外人》,《卡利古拉》和《西索丰神话》),在他看来,这是连续三部热门作品,仿佛三部车祸非常强烈。因为喜欢《局外人》,A B多次拆解作品,从而创作了小说《下面,我该怎么办》,向这位伟大的作家致敬。

加缪多部作品中译本再版:他的写作方式是真实的、直接的

加缪,1945年在莱兰群岛。加缪的照片由法国大使馆书籍和思想文化专员朱迪思·奥里奥尔(Judith Oriol)现场分享。

郭洪安最推荐的加缪作品是《堕落》,他同意萨特的观点,即《堕落》可能是加缪"最美丽、最不为人所知的作品"。郭洪安说,这说明作品的"堕落"非常深刻,包含了很多层次。此外,它在形式上也更加特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独白作品。当然,他的对象不是一个字或一个字,而是作者没有写对话,通过英雄当然,克拉门斯所呈现的人物的语言和表达,还有另一个人的存在。郭洪安认为,这种形式是"堕落"的,与其他古代作品不是同一个地方。

通过 洪浩

编辑:董尼郎

校对露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