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方正证券:历史的镜子 1990台湾牛

(摘要)

主要投资点:

台湾股市从1986年到1990年初的三年间指数上涨了12倍,那一年的"台湾牛市"和目前有很多相似之处,泡沫的很多特征都非常相似,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总结当年"台湾牛市"市场表现的八大特点:1)市场热衷于小市值化,有故事称,蓝筹股的表现难以击败市场(5)市盈率高;6)地下资金募集普遍,类似于目前的保证金分配交易;7)以低价发行的新股承销;8)5%的上升和下降下限,效果是助长气泡而不是降低风险;1990年 《台湾公牛》的背景、前奏、机遇:

在此背景下,台湾在1980年代进入了经济转型期,GDP从10%以上的高增长率向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也从外向型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当时,台湾也经历了基础设施驱动型经济的进程,新竹经济园的成立吸引了人才的回流,工程师红利为其后期转型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台湾的牛"前奏",就像这一轮A股牛市一样,是"最后一秋"引发的信贷危机的爆发, 信用危机,是旧金融体系不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所带来的风险,信贷危机在金融体系改革后,也成为新一轮牛市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而股市多头的"机遇"在于,台湾货币在1986年进入升值区间, 而内部货币宽松,内部和外部资金的组合松动,催生了"牛市"。这与目前的A股、目前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有一定的区别,但利率和准备金要求也有很大的下行空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