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田市汉江区以文明实践新时代为抓手,激发青年人爱党的爱国情怀。
街头运动的"志愿红"有助于文明城市的创建。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做实事"的实践活动,建立"部门级领导、文明单位"对辅社区机制,整合"党建"邻里中心、"综合管理"治理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定位资源,在"党建+"邻里中心推广"时间银行"等, 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今年是创建新的国家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区的开始。站在文明进步的新起点上,盐田市汉江区为民、造福人民,以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守卫金牌""打磨金牌",开启了文明不断进步的新征程,为邗江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盐田市汉江区如何高水平推进国家文明新城建设,巩固和提升建设成果?8月23日,盐田市邗江区委书记连湘红在全区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会上指出:"创建城市绝不是一种追求形式,而是通过创建城市来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把人民城市换成人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设的理念落实,弘扬邗江'价值'和'气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提高城市质量,增加人们的福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地区,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亲民工程,使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长。
初秋的汉江依然绿意盎然,鲜花盛开。清晨,汉溪街苍林区老板林国生拉着购物篮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一路车辆礼貌,道路干净整洁,行驶平稳舒适。他很感慨:"邗江近几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幸福敲门'的喜悦。"以他居住的森林社区为例,老社区路坑洼洼,卫生条件令人担忧。改造后,小区沥青路面宽阔不堪,车辆停放整齐有序,错位的绿色景观短剧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群众得到了好处,并给予了赞扬。
围绕短期城市板块,以创建城市为有效载体,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治理、城市环境,重点做好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管理、安全风险检测、老社区改造等方面的努力,见成效。今年,小区计划实施12个老社区改造升级工程,全年计划投资1.075亿元。有13个在建住房项目,涉及7228个单位。从生活到宜居生活,大量的改造和建设项目在密集推进,使群众实现安居梦想,增加更多民生福祉。
每天傍晚,市民沿着宫口河散步,清澈的河风从一旁吹来,微风拂面,河水波涛汹涌,鱼儿游动,白鹳归家,道路绿意盎然。
环境不美,关键取决于水。为了保护绿水绿山,今年,全区重点对唐头河、湘西、庄边溪等7条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总投资约5900万元,河长38810米。昨日,记者在溪口塘凤林段看到,挖掘机挥舞着铁臂进行基本挖掘,运输淤泥车辆及时清理河上垃圾。经过处理,河流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对汉江区无序占用、桩、建设、开采等突出的河湖治理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全江"清四乱"总面积达403511平方米,望江、宫口河、曲盈河、渭河等河道水质检测连续6个月达到标准,群众满意,准入意识不断增强。
河水更清澈,道路更清澈,公园更美,社区更方便......汉江区深化文明创造,使城市质量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明创造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力量不断展现。
加强阵地建设,优化服务效率
在群众所在的地方,文明的实践延伸到他们所在的地方。邗江大地,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创新的定位,一个活生生的载体,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渠道,新时代的文明实践中心"矩阵"得到了传播......
汉江区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将文明城市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精准连接群众需求,架设"连接心桥"连接群众,以群众期望为"信号灯"打造城市, 使城市文明的内涵更加丰富。
"收缩压力135,舒张压力87。先生,你忘了服用抗高血压药吗?"上周末,国家医学东南医院药剂科成员于志勇向他所在的汉东街顶铺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报告。年满16岁的党龄,他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80小时。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做实事"的实践活动,在邗江区"党建和"邻里中心推广"时间银行",促进为党员利用8小时的外出时间向社会汇报、发挥功能、专业等优势,主张居民"微愿", 将服务扩展到居民的"家庭前线"。
位置资源是文明实践的基础。近年来,汉江区加强岗位建设,搭建工作平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志愿服务示范带动作用作用,定期开展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进一步拓展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使党的呼声在基层响起,让党的基层温暖。
按照"三心"为"一心"的工作理念,邗江区整合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媒体中心、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和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站,形成了联动、共享的多中心融合社区,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挖掘江口侨文化, 海洋中的红色文化,凸显了"党建与"领导","殿堂"变"文明"等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目前,全区有92个镇街道、村民居住站完成上市。燕中"讲道+"、"红旗不落"、罗屿田历史文化区保护等十二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应运而生。
"我们是共产主义的继承者,继承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近日,汉江区实验小学组织少先队员赴红军207团老址开展"缅怀革命烈士,追红脚印"文明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传承红基因,延续红血统。今年是党成立100周年,邗江区结合"永远跟党走"的主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开展"孩子气到党"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 成长为一个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重大责任的新人。
邗江区委文明办公室主任林家生说,无论是建在小区党支部,还是家门口的惠民工程,都是邗江人的第一心。目前,邗江区正在不断整合"党建与"邻里中心、"综合管理+"治理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岗位资源,打造更多平民"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群众在创建中负担得起。
撬动各方力量,构建共同规则和共享
文明是一片风景,更是一种力量。一旦文明的脚步生根发芽,这座城市就产生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
整个邗江地区自上而下推进共同治理共享建设,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撬动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全民参与,创造全区"工作格局,借鉴全民共同治理共享"同心圆", 增强城市治理的"正念"。走在街上,到处流淌着最美的"志愿者红"和清新的"马甲蓝"。坚持文明、崇尚文明、实践文明新风逐渐成为邗江人的精神追求,也成为邗江人的光辉背景。
800多名网格成员在小区内进入全市一线,在主要路口与交警一起开展交通咨询;在近3万名志愿者中,来自汉溪街延宁社区的"夕阳红"志愿者队伍脱颖而出。其中有党员、离退休职工和退伍军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在群众中的声望,他们尽最大努力发挥余热作用,为建设美丽和谐的社区做出贡献。
此外,邗江区坚持以社区为创建基础单位,建立"部门级领导、文明单位"对辅社区机制,继续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难题作为第一要务,为创建更加温度导向的城市奠定基础。
人人期待,人人向往,生活在文明水平高的城市是群众的简单理念,是邗江全力打造民族文明城市,保护民族文明城市的直接力量。
(来源:梅州日报 记者:蔡玲 记者:林亚兴 林一霞文/图片编辑: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