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田市漢江區以文明實踐新時代為抓手,激發青年人愛黨的愛國情懷。
街頭運動的"志願紅"有助于文明城市的建立。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衆做實事"的實踐活動,建立"部門級上司、文明機關"對輔社群機制,整合"黨建"鄰裡中心、"綜合管理"治理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定位資源,在"黨建+"鄰裡中心推廣"時間銀行"等, 有效提高城市建設的品質和管理水準。
今年是建立新的國家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區的開始。站在文明進步的新起點上,鹽田市漢江區為民、造福人民,以惠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守衛金牌""打磨金牌",開啟了文明不斷進步的新征程,為邗江全面推進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鹽田市漢江區如何高水準推進國家文明新城建設,鞏固和提升建設成果?8月23日,鹽田市邗江區委書記連湘紅在全區文明城市建立推進會上指出:"建立城市絕不是一種追求形式,而是通過建立城市來有效提高城市建設的品質和管理水準,把人民城市換成人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設的理念落實,弘揚邗江'價值'和'氣質',增強城市的吸引力、輻射力和影響力。"
提高城市品質,增加人們的福祉
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地區,使城市真正成為一個親民工程,使群衆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增長。
初秋的漢江依然綠意盎然,鮮花盛開。清晨,漢溪街蒼林區老闆林國生拉着購物籃到離家不遠的菜市場買菜。一路車輛禮貌,道路幹淨整潔,行駛平穩舒适。他很感慨:"邗江近幾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幸福敲門'的喜悅。"以他居住的森林社群為例,老社群路坑窪窪,衛生條件令人擔憂。改造後,小區瀝青路面寬闊不堪,車輛停放整齊有序,錯位的綠色景觀短劇增添了無限的生命力。群衆得到了好處,并給予了贊揚。
圍繞短期城市闆塊,以建立城市為有效載體,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治理、城市環境,重點做好設施改善、環境衛生整治、交通秩序管理、安全風險檢測、老社群改造等方面的努力,見成效。今年,小區計劃實施12個老社群改造更新工程,全年計劃投資1.075億元。有13個在建住房項目,涉及7228個機關。從生活到宜居生活,大量的改造和建設項目在密集推進,使群衆實作安居夢想,增加更多民生福祉。
每天傍晚,市民沿着宮口河散步,清澈的河風從一旁吹來,微風拂面,河水波濤洶湧,魚兒遊動,白鹳歸家,道路綠意盎然。
環境不美,關鍵取決于水。為了保護綠水綠山,今年,全區重點對唐頭河、湘西、莊邊溪等7條河流進行綜合治理,總投資約5900萬元,河長38810米。昨日,記者在溪口塘鳳林段看到,挖掘機揮舞着鐵臂進行基本挖掘,運輸淤泥車輛及時清理河上垃圾。經過處理,河流的生态環境将得到極大改善。
同時,對漢江區無序占用、樁、建設、開采等突出的河湖治理問題進行全面清理整治。截至目前,全江"清四亂"總面積達403511平方米,望江、宮口河、曲盈河、渭河等河道水質檢測連續6個月達到标準,群衆滿意,準入意識不斷增強。
河水更清澈,道路更清澈,公園更美,社群更友善......漢江區深化文明創造,使城市品質不斷提高,營商環境也在不斷發展,城市品質的不斷提高為公德心建設提供了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文明創造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和力量不斷展現。
加強陣地建設,優化服務效率
在群衆所在的地方,文明的實踐延伸到他們所在的地方。邗江大地,一個嶄新的平台,一個創新的定位,一個活生生的載體,為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傳播提供了有效的管道,新時代的文明實踐中心"矩陣"得到了傳播......
漢江區積極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模式,将文明城市建設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精準連接配接群衆需求,架設"連接配接心橋"連接配接群衆,以群衆期望為"信号燈"打造城市, 使城市文明的内涵更加豐富。
"收縮壓力135,舒張壓力87。先生,你忘了服用抗高血壓藥嗎?"上周末,國家醫學東南醫院藥劑科成員于志勇向他所在的漢東街頂鋪的社群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報告。年滿16歲的黨齡,他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參與社群志願者工作,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超過280小時。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衆做實事"的實踐活動,在邗江區"黨建和"鄰裡中心推廣"時間銀行",促進為黨員利用8小時的外出時間向社會彙報、發揮功能、專業等優勢,主張居民"微願", 将服務擴充到居民的"家庭前線"。
位置資源是文明實踐的基礎。近年來,漢江區加強崗位建設,搭建工作平台,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志願服務示範帶動作用作用,定期開展公德心創造活動,進一步拓展創作的深度和廣度,使黨的呼聲在基層響起,讓黨的基層溫暖。
按照"三心"為"一心"的工作理念,邗江區整合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媒體中心、志願服務促進中心和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詢站,形成了關聯、共享的多中心融合社群,依托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因地制宜挖掘江口僑文化, 海洋中的紅色文化,凸顯了"黨建與"上司","殿堂"變"文明"等亮點。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目前,全區有92個鎮街道、村民居住站完成上市。燕中"講道+"、"紅旗不落"、羅嶼田曆史文化區保護等十二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品牌應運而生。
"我們是共産主義的繼承者,繼承了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近日,漢江區實驗國小組織少先隊員赴紅軍207團老址開展"緬懷革命烈士,追紅腳印"文明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傳承紅基因,延續紅血統。今年是黨成立100周年,邗江區結合"永遠跟黨走"的主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開展"孩子氣到黨"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激發青少年愛黨愛國情懷, 成長為一個能夠擔負起民族複興重大責任的新人。
邗江區委文明辦公室主任林家生說,無論是建在小區黨支部,還是家門口的惠民工程,都是邗江人的第一心。目前,邗江區正在不斷整合"黨建與"鄰裡中心、"綜合管理+"治理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崗位資源,打造更多平民"15分鐘"志願服務圈,讓群衆在建立中負擔得起。
撬動各方力量,建構共同規則和共享
文明是一片風景,更是一種力量。一旦文明的腳步生根發芽,這座城市就産生了一股生機勃勃的力量。
整個邗江地區自上而下推進共同治理共享建設,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撬動社會各界力量,建構"全民參與,創造全區"工作格局,借鑒全民共同治理共享"同心圓", 增強城市治理的"正念"。走在街上,到處流淌着最美的"志願者紅"和清新的"馬甲藍"。堅持文明、崇尚文明、實踐文明新風逐漸成為邗江人的精神追求,也成為邗江人的光輝背景。
800多名網格成員在小區内進入全市一線,在主要路口與交警一起開展交通咨詢;在近3萬名志願者中,來自漢溪街延甯社群的"夕陽紅"志願者隊伍脫穎而出。其中有黨員、離退休職工和榮民,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在群衆中的聲望,他們盡最大努力發揮餘熱作用,為建設美麗和諧的社群做出貢獻。
此外,邗江區堅持以社群為建立基礎機關,建立"部門級上司、文明機關"對輔社群機制,繼續為群衆辦實事、解決難題作為第一要務,為建立更加溫度導向的城市奠定基礎。
人人期待,人人向往,生活在文明水準高的城市是群衆的簡單理念,是邗江全力打造民族文明城市,保護民族文明城市的直接力量。
(來源:梅州日報 記者:蔡玲 記者:林亞興 林一霞文/圖檔編輯: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