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 - 中国工业网记者 李润辉
夏日的岛屿在夕阳和盛开的凤凰花中迎来了新的夜晚。
"旗帜在风中飘扬,我们把你举起来,我们举起你就是提升自己。6月11日晚,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人物、福建省大田市国有林场工人何弗雷君身着迷彩绿色,与福建各地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一起站在厦门市劳动文化宫五一广场中心。这山工人,一生中第一次登上了光明的舞台,成为"员工读者"下的焦点。

在他身后是一个巨大的党旗形舞台背景,以10条丝带为起点延伸到观众区,将"员工主导的读者"与27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代表"联动起来"。
这一天,由福建省总工会、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总工会共同主办的"永远跟党走"福建省职工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暨第六届福建省职工文化节开幕式隆重举行, 各行各业的工人现场用25首红歌和27场经典独奏会来庆祝党的成立一百周年。福建省总工会党委书记、副主席、厦门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丁文清、厦门市副市长黄晓洲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特区劳动模范代表团1人,特区同龄党员组1人,舞蹈团1人1人,舞蹈团1人,独奏会8人,合唱团18人100人......五一节的广场,几千平方米,成为千千万工人的舞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厦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自3月以来,厦门市总工会在全市400多个基层职工书屋开展"红色七月"活动。职工悦读"红色经典阅读活动",形成多种形式的"职工百人大班"。
40岁的福建省中岩退休职工陈子强成为首批加入联盟的成员之一。他站在百人团的广场上,带领全体参谋部重温党的誓言。他做过车间学徒、吸烟者、挡车者、机械师,经历过改革开放的风雨,见证了厦门的发展与变革。"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更大的舞台。他叹了口气,"今晚,我的老党员在党的旗帜下看到了2700多名闪亮的工人!"
劳动模范广场上,海棠区东湖街环卫集团负责人陈梅花的目光闪过。她拉着同事蔡月莹的手,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眼中的泪水却无法抹去。
1993年7月1日,她与杏仁纺织厂的十几名纺织工人一起宣誓敬拜党,工人们当场一起唱起了这首歌。这些年来,每当她重温党的誓言,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时,她的眼睛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作为一个年轻人。她告诉记者:"之前舞台是自己害怕无可争议的,这些天在道路清扫,就用这首歌作为手机的背景音乐。看得见那么多人,眼泪都是不听话的。"
演出结束后,中铁海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技师黄源与工人们乘坐穿梭巴士返回海棠区厦门铁路6号线工程现场。晚上11点钟回到现场,在返回宿舍之前,他"卡"进了地下17米的控制室,等待他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盾构工作。
俯仰角、滚动角度、进射度...盾构作业的轰鸣声在地下空间回荡。看着屏幕上不断闪烁的盾牌监控参数,黄媛告诉记者:"我的耳朵还是会不时在舞台上响起,就像演出还没有结束一样。"
他身上的深蓝色工作服既是工作服,也是表演服,上面有舞台表演的汗渍。"这证明我们已经闪过了灯,"他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