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作者:地史故事

2007年,河南省鲁济县的一位老农民在装修房屋时,意外在屋顶上的一块旧瓦片下发现了一颗子弹。子弹里没有火药,只有一张记录过去秘密的纸条。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老农姓李明山,现居河南省鲁孜县。2007年,李明山想翻新自己的老房子,于是邀请了村工队。当工程团队爬上屋顶拆除旧瓦片时,他们发现一颗子弹埋在破碎的瓦片下。

李家三代都是穷农,这里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为什么在屋檐上会有一颗子弹?

李明山仔细检查了一下子弹,发现子弹已经掏空了,只有一张皱巴巴的纸条。

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已经泛黄,但上面的笔迹还是很清晰的。它是歪歪扭扭的:

今天借给高河村李大帝谷五桶盐斤,工农红军手枪连,迎来了第13个冬月。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原来这是一张借方票据,而《李夫人》中的借贷票据是李明山的祖母——项晓翠。

李明山不知道,他的祖母也借给了红军食物,只能记一张纸条去找父亲询问情况。

李明山的父亲告诉他,他的母亲项晓翠在他小时候就跟他讲过这件事,但是因为当时他太小,记不清纸条藏在哪里了,但当时他却想起了母亲和红军的故事。

就这样,这封埋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借贷票据,终于被一位老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一切都要从1934年的阿元年开始,当时国民党军队对中国红军的工人、农民和农民进行了第五次围攻行动,在王明"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我军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反围攻行动彻底失败了。在反围攻战失败后,中央红军不得不为此目的进行战略转变。

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我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旅程。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长征历时两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实现了从长江南北向地区的战略转移。两年间,中央红军横渡14个省,当地国民党军队和土匪打了600多场仗,攻占了700多个县镇,红军还保住了许多年轻红军战士的牺牲,营干部多达430人,但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虽然长征使中国工人、农民和红军大伤,但也让红军的主力留下了一支生力,为今后的抵抗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条漫长的征程中,中国红军的敌人是工人、农民和农民,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有国民党的围困和拦截。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敌人阻挠了长征,以对抗中国共产党。同样在中国红军通过各省市散布虚假信息,告诉民众红军是"共产党土匪",是"无恶"小队,如果有人发现红军通过,必须躲藏起来,或者去国民党报案。

虽然长江南北的人们都知道,中国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不会把群众的针头放在线上。但北方地区并不了解红军,所以很多人被国民党蒙蔽了双眼。而当时,帮助红军是个大忌讳,需要相当大的风险,有些人只要把东西送到红军身上,就可能遭到当地国民党军队的报复。

当时是12月,天气很冷,暴风雪已经下了几天。虽然农村有一个"瑞雪大年"的说法,但这样的大雪也让农村的道路变得难以行走。

当时,执行转移任务的红军部队抵达河南省三门峡的兰草村,为了让队伍休息一下,军首一致决定将队伍带进村。

整个村兰草上共有17户人家,而且基本上都是佃户,全家食粮无果,难以生存。而且因为战争导致村里的新闻很封闭,再加上突然来了那么多武装士兵,老百姓突然吓傻了。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正好赶上混乱,许多地区都有人倒在草丛中,抢劫村庄。如果村子里遇到抢劫是好事,虽然普通人没有钱有食,这个冬天也可能不会去,但整个村子要互相照顾,好坏也可以有出路;

在等待红军士兵说些什么之前,村里的年轻庄直接把手中的东西扔到村子的后山去跑。而那些行动不便的年老弱女幼,跑不了远,只能关上门,怕有什么意外。其中有一只小绿,脚很小。

这支部队是中国著名的第25军,全称中国工人、农民和红军第25军,它成立于1931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在玉玉地区农历革命时期创建的人民军,下属红四军。

在25,000英里的长征中,第25军可以说是所有红军中最特别的。我们都知道,长征的环境极其艰难,不仅要爬雪山,穿越草原,还要经常与国民党军队作战。

其他部队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队伍会变得越来越少,但红25军,不仅在生命力和装备不足的情况下反击敌人,而且还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队伍越是成长。甚至背部也可以继续补充其他力量。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长征结束后,第二十五军的人数被撤销,并入该团的第75师。1937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成为抗日战争期间第115师团的主力旅之一。

第二十五军司令员是我国开国元帅徐海东,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黄麻起义,去了德国的劳山、玉林桥两战取胜;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海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他被授予将军军衔,毛主席称赞他是"为中国革命做伟大工作的人"和"工人阶级的旗帜"。1970年3月25日,徐海东在郑州去世。

但这次徐海东头疼,他也听到了一路上的国民党宣传,而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害怕官兵,看到枪根本开不开门。

但是没有办法,军队已经行军很久了,士兵们基本上没有吃饱饭。如果你这样下去,你将不得不等待长征,士兵的尸体就会崩溃。

他只能硬着头皮,派兵到每个家敲门,希望当地人民能为他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但全家都关门,不管红军士兵怎么打电话,整个村子都没有回应。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当我第一次来到李的家门口时,没有人回应。红军士兵以为没什么戏,但就在这时,李明山的奶奶萧翠开了门。

红军士兵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诉他,他希望从他们家的小麦农场借几天的假。

麦田就是一片粮田,中国农民通常在田地上建一块平坦的地,用来在农民忙碌的时候晾干小麦,或者在地里把麦子或收割的大米放在地上,磨碎小麦,用牛拉石头碾碎谷物。当农民忙碌时,他们习惯于堆放稻草。现在,一些农民会习惯性地把收获的粮食放在路上,因为这个原因。

项目小崔立即同意了。

后来,根据小崔的日记,其实当时小崔一开始并不想开门。但她看到一个年轻的士兵站在雪地里,穿着一件薄薄的冬衣,在门窗的缝隙里,忍不住,打开门,同意了红军士兵。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等不及一小崔就完了,几个小红军士兵帮小翠清理。几个年轻人抱起那个家伙,开始工作,他们满怀热情地很快清理了麦田和院子。

小翠苦恼了这些娃娃兵,告诉他们的领导,红军红兵可以用自己铺在地上的麦托盘作为垫子,让士兵们在温暖温暖的时候睡觉。

红军士兵赶紧打扫感谢,在清理完麦田后,红军士兵去其他村民的家中打扫。

项晓翠看着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慢慢发现,他们并不像国民党人说的那么残忍,但对老百姓却很善良。于是他跑到后山,告诉躲藏的年轻人,叫他们赶紧回去。

慢慢地,原来害怕逃跑的人又回来了,原来冷冷荒凉的村子,也因为这群热情洋溢的红军战士而变得生机勃勃。

很快,整个村的老百姓家都基本被红军士兵打扫干净,此外,士兵们还自告奋勇地照顾村里无助的老弱妇儿,帮助修缮房子。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到了午餐时间,红军只剩下很少的食物,每个士兵只剩下半碗粥。说粥,其实就是一锅米糠、小麦粉和少许盐来煮糊状。但它是如此的糊状物,以至于红军士兵很少吃它。

萧翠看着他们,想起了被带走的大儿子。触摸场景生活,项目小绿色原本晕倒过去。

红军士兵看到帮助物品小翠晕倒在地上,叫随队的医生,救小翠不容易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儿子的事情,在安慰物品上肖翠说,虽然你的儿子走了,但红军的每一个士兵都是你的儿子。

后来,有村民看到红军士兵吃得很差,想送一些食物给红军,但红军却没有收到,因为军队有"不拿群众一枪打中线"的纪律。

"不拿群众一针线"是革命战争时期军民鱼水形势的核心体现,也是我军中具有的重要精神之一。1929年,中共中央分别颁布了"三大纪律、八个关注",分别:不拿群众针线,全部抓回民心,不打人,不毁庄稼,不戏弄妇女,不虐待囚犯,公平交易,借东西还, 赔偿损失。

这些纪律很快被颁布到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中,为我军在公民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后来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纪律工作的重要渊源。

河南的冬天异常寒冷,晚上,温度可以接近零下十几度。小翠想邀请红军士兵在房子里休息,但红军士兵说,军队不允许扰乱老百姓的纪律,没有办法,项小翠只能邀请红军士兵到自己的牛棚休息。

项晓翠找到一位红军连长,说士兵们可以睡在自己的牛棚里,好坏用瓷砖盖头,可以热身一点。

红军士兵一听到姑姑对他们说的话,就急忙感谢萧翠的敬礼。

就在这时,一名重伤兵被抬到小翠家门口,几名士兵希望项小翠让受伤的士兵在他们家的二楼休息,当然,他们也答应不搬房子里的任何东西。

项晓翠很快答应了接下来的两个房间,立即让儿子上楼打扫房间。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到了第二天中午,红军士兵们刚刚准备生火做饭,却发现队伍里没有食物。项晓翠发现红军士兵的困难,说自己有2000多斤玉米,可以拿出来给士兵喂食。

红军士兵什么也没说,拒绝接受,说得好,说是借五块玉米,这样打地主的旧财富就会回来。

小翠项没有犹豫,立刻从地窖里拿出五块玉米给士兵们,还说道:"没什么可借的,当送给红军的时候。

士兵们收拾好玉米后,一路小跑到其他村民家借石磨,有的人上山捡柴火、烧火做饭,小时候就留在村里站岗守卫。

很快,士兵们从山上带回了许多捆木柴,所有士兵都留下了一捆烧柴,其余的都去了愿意借给红军食物和石磨的村民的家。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士兵们开饭时,项晓翠拿出一大锅自己腌制的腌黄菜,据说怕玉米粉无味,吃了一些泡菜好吃。

士兵们借了一个小翠家的食物,自然不会吃自己家的泡菜,但小菜也很固执,不让士兵把泡菜放在手下。队伍中的小士兵别无选择,只能跑去向他们的营长寻求帮助。请展示跑完的跑回家中的小绿,再领到一小只绿手酸黄的蔬菜。

后来,红军队长跑到家里的一个小绿地借盐吧,承诺小绿会随玉米一起归还。罐头小崔刚拿出盐条,看到小兵身后的头拿出一把秤,明明重达了三斤盐。

李明山的父亲总是回忆起他的母亲萧翠经常告诉他们,红军的纪律非常好。

要知道,在战争年代,家里有两千多斤玉米,一大罐盐,可以说是有钱的家庭。而战争频繁,各方对食物的需求量非常大,不仅土匪会抢劫食物,欺负人,流离失所的人甚至一些国民党官兵也会抢劫人民的食物,但只有红军从未抢劫过,而且他们去了哪里,还会为富有的土匪恶霸而战, 田野和食物给老百姓。如果换成其他力量,估计连盐滴也不会离开老百姓。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部队在这里驻扎了大约半个月,在此期间,除了发现周围村民的几粒粮食外,其他时间不是为村民打扫、烧柴,或在山谷里进行哨兵训练。

当部队即将离开时,当地人民非常不情愿。一开始找一个小兵借食物找她,告诉她部队快要走了,食物可能来不及回来,本来想从西奥给她一点,但是这里的土昊食物不多,部队也没有动他们。

但军队有纪律,拿老百姓的东西一定要还,现在军队的条件很艰难,只能写一张纸条,当部队回来的时候,把食物还给她。

然后他写下了纸条,递给小崔。

虽然红色二十五军后来又回来了,但那件物品并没有拿出那张纸条,而是把它放在一个炮弹壳里,扔在了屋顶上。

直到1959年,这位80岁的老人才躺在病床上,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重磅炸弹和借贷很快传开,社会各界人士都想来李明山家一探究竟。记者想得到第一手消息,有很多收藏家想以高价购买这笔贷款,价格已经到了3万元。

不仅如此,政府还派人去找李明山的家人,表明政府愿意偿还李明山家五倍的贷款。同时,政府也希望这笔贷款能够被拿走,放在第25军事纪念馆永久保存。

最后,经过慎重考虑,李明山将这张纸条以免费捐赠的形式交给了红二十五军纪念馆,达到了老人的遗愿。

老农在瓦片下,意外发现一枚弹壳,解开奶奶80年的秘密

现在在红色第二十五军纪念馆内。不仅有这篇笔记,还有不少红军士兵辛勤耕耘的历史遗迹。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就这样成为纪念中国长征精神的璀璨明珠。

它不仅保护了留在该地区的红色二十五军长征遗骸,而且为长征精神和促进党的辉煌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类似"条纹下"的历史遗迹在民间被发掘出来,它们不仅为中国的长征历史填饱了丰富多彩,而且在新一代青年人的心中树立了我们党、我军无畏的困难、艰苦的革命精神和对国情的热爱。

继续阅读